人体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的影响因素探究
王 斌
山西省屯留司法鉴定中心,山西 屯留 046100
摘 要 :在法医毒物鉴定中对于酒后、醉酒驾驶的驾驶员(交通肇事案件)实施人体血液乙醇含量的检测、为交通警察提供证据属于较为常见的工作内容之一。但在实际的人体血液乙醇含量检测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乙醇含量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甚至影响交通肇事案件最终的仲裁结果,因此在人体血液乙醇含量的检测过程中注意及避免这类影响因素属于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提高乙醇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及检测价值。
关键词 :血液乙醇含量;检测;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各个城市机动车成为了人们出行较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但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越来越频发,现阶段我国已经针对酒驾及醉驾等行为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追究酒驾、醉驾驾驶员刑事责任过程中无法避免要对驾驶员血液中乙醇的含量进行检测,在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检测准确性,为警察及法官提供最有效的证据应在检测过程中最大程度上避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出现。
同一图形出现在连续几张课件中时,图形位置应固定不变,避免注意力的分散.体现了认知负荷理论的一致性原则.[19—21] 在课件播放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关注动态的图形,位置发生改变,使相邻两页课件产生振动效果,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勾股定理课件制作过程中,同一图形出现在连续几张课件中时,图形位置应固定,减少视觉对图形位置改变的处理,降低视觉产生的认知负荷.
一、血液标本采集、保存、检测的过程分析
在针对交通肇事案件中驾驶员实施血液乙醇含量的检测过程中应采集体表浅静脉血液,采血操作前给予非乙醇成分的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处理,当使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后,采血过程中将消毒酒精抽吸入血液中造成血液中乙醇浓度水平上升,对于最终乙醇含量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且人体血液乙醇含量检测一般在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事发的时间、抽血、检测的时间等均与事发当时的乙醇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在采集血液后标本的保存属于较为重要的环节,在保存过程中标本中乙醇可能出现氧化、挥发及微生物降解等现象,或出现血液腐败自身产生更高浓度的乙醇成分,导致检测结果受影响。在血液标本乙醇含量的检测过程中一般实施化学比色法、酶学测定法、干化学法、速率法等,其中干化学法及速率法检测过程中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对于人体血液酒精浓度的结果造成直接影响。
(1) 长三角平原水网地区乡村植被群落质量分异明显,值得原位保护的植物群落(Ⅰ级、Ⅱ级)共29个,占比为21.60%;需要优化改造的植物群落(Ⅲ级、Ⅳ级)较多,共96个,占比为71.64%;需要修复重建植物群落(Ⅴ级)较少,共9个,占比为6.76%。
二、交通肇事案件驾驶员死亡后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
(一)尸体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交通肇事案件中若驾驶员涉嫌酒驾,死亡后尸体内乙醇含量会出现双向性的变化,驾驶员死亡后腐败细菌在进行组织分解时会产生相应的乙醇,导致尸体内的乙醇含量升高(非真实性),或者出现腐败细菌也会对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进行分解,导致血液中乙醇含量下降(非真实性)。在饮酒后人体消化道内的乙醇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收后才能达到峰值,在血液乙醇浓度达到峰值前,消化道内食物中的乙醇浓度会高于血液及其它器官内的乙醇浓度,驾驶员死亡后消化道内的乙醇会在其他器官内进行乙醇的弥散及渗入导致患者乙醇浓度异常升高。且交通事故中多数尸体由于烧死、组织器官出现严重损失等导致外周血血液标本无法获取,乙醇含量的检测结果受到影响;且当死亡的驾驶员生前存在静脉用药或疾病等现象会导致血液中乙醇含量上升,糖尿病、甘露醇药物使用、外源性物质及停尸房内的气雾剂等均会对尸体内血液乙醇含量产生影响。
(二)人体血液乙醇含量检测影响因素的改善策略及注意事项
在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在其中添加抗凝剂并将试管密封操作,在实施血液乙醇含量检测过程中应避免血液标本凝固的现象,检测过程中尽量将凝集块粉碎及混匀,在均匀分散后再进行取样检测,将血液标本密封直立保存,若短时间无法实施送检操作必须进行密封保存,将取样检验后剩下的血液标本密封保存在4摄氏度环境下,以便复检。在针对尸体进行血液乙醇含量的检测过程中应将尸体存放在4摄氏度的环境下对尸体进行冷冻或冷藏保存;在采集尸体的血液标本时为了避免驾驶员死后胃部乙醇出现弥散及渗入导致乙醇含量上升的现象应针对非腐败的尸体选择远离消化道的外周静脉采血;对尸体进行股静脉血液的采集检测。在针对烧死尸体及组织器官严重损伤的尸体进行血液采集时应在尸体心前区体外抽取心血部位、右胸第3肋间或左胸第3肋间的血液进行检测,能够客观的反应死者生前血液中的乙醇浓度。针对死前血液大量流失的尸体采用相对稳定且环境因素较小的体液或组织(胸腔积液、关节液、玻璃体液、肌肉、骨髓及胆汁等)进行检测,判断血液中乙醇浓度。
三、结语
检测鉴定机构在进行人体血液乙醇含量的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减少人体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检测、尸体腐败程度、尸体内消化道乙醇的弥散作用、死者生前疾病等影响因素,实施一系列的改善及避免影响因素的措施,提高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委托方提供最真实有效的检测结果,促进检测质量及检测有效性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邹正升.酒精的吸收、代谢及与服药的关系[J].肝博士,2018(05):7-9.
[2]张恩,徐炜烽.不同保存条件对血液酒精浓度检测的影响[J].检验医学教育,2006(01):47-48.
[3]段智力,高秀娟,张纯彦.酒精在人体血液中含量及分解时间的数学模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03):15-17.
中图分类号 :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2019)05-0158-01
作者简介 :王斌(1983-),男,汉族,山西长治人,理学学士,山西省屯留司法鉴定中心,法医毒物鉴定人,从事专业:人体血液乙醇含量检测。
标签:血液乙醇含量论文; 检测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山西省屯留司法鉴定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