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工程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要点的研究论文_武海波

关于公路工程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要点的研究论文_武海波

山东泰山路桥工程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建、养任务的不断增大,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应用,公路机械设备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施工环境更加复杂,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技能、操作水平不断接受新挑战,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关系到公路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兴衰,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操作手生命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的公路事业,人们越来越关注到各项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中人们高度重视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这是因为公路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在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可以将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确保正常进行公路工程施工。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对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从人为、环境、机械设备因素等方面将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管工作中所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出,并针对此提出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管的要点。

1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1.1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必要性分析

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首要把控环节,其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其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在公路公路安全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快速的发展的公路事业,需要将强对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公路事业的长期发展和提拱更加安全、舒适的服务给道路使用者。作为公路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更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工程施工企业领导和设备的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将工程施工生产做好,而且也需要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行高度重视,将安全管理的要点掌握好,这样才能确保正常运行机械设备,使得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提高。

1.2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

公路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就是通过采取各类形式的技术对策以及组织策略,处理那些可能会影响设备质量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的一切因素,从而真正的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出现,有效的保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施工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要做好人员、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2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便是管理人员,如果其无法正确看待设备的安全问题,只是注重公路项目的质量、效益以及进度等工作,则很容易发生安全隐患问题,且后果极为严重。尤其部分企业的机械设备已经出现问题,但为了短暂的利益,管理人员甚至视而不见,依然继续施工,而这也是安全事故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设备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实际施工过程中,设备的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工作,且整个工程期内也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以致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无法及时解决设备的安全问题,严重阻碍了公路工程的顺利施工。再次是操作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熟练的操作、专业的知识以及安全规章制度是操作工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且其还应可以灵活应对突发情况,比如因违反操作流程而突然出现的设备损坏问题等。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操作人员并未充分重视,叼着烟工作,甚至还会出现闲谈问题,而这些均属于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这种侥幸心理必然会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最后是机械设备本身存在问题,在实际维护工作中经常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只要设备还在运行就不去检查,甚至部分企业还在继续使用报废的机械设备。同时,为了减少支出,施工方临时自行设计设备,但受专业技术限制,这些设备并不符合标准,以致使用期间经常出现安全事故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设备中还存在不合格的零件,比如制动部分不符合标准,设备所使用的油料不合格等,而这些均可以引发安全事故问题。除了上述因素外,施工地点偏僻、施工条件差、照明不足等也可以导致机械设备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3加强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要点

3.1构件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有序的进展每一项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按照“安全第一,人人有责”以及“生产安全,责任要到家”的原则构建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且确保能够从纵到底,从横到边,切实的落实到各个层面上,没有留下任何死角。在整个体系中,包括有第一责任人、日常安全管理人、主管人和操作人员等在内的所有施工人员,都需要各尽其职,措施得力。所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活动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需要确保能够有效的运转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活动,能够对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起到一定的有效的约束力,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地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3.2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心理稳定,身体素质好。在复杂的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应变性。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操作不熟练不上岗,不了解岗位可能发生事故及防范措施不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要做好操作人员劳动防护工作,安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并与经济挂钩,使操作人员具有安全风险意识,有的放矢,避免事故发生。

3.3做好设备使用环境的保护工作

施工机械设备的停放环境应满足基本要求,且周围不得存在任何危险因素。同时,停放场地应平坦坚实,确保顺利进出,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进行疏散。同时,夜间时应提供足够的照明,并在安置消防器材的门口设置警示标志。除此之外,冬季也应充分保护机械设备,做好防冻工作,夏季则应避免雨水淋湿机械设备,且在全年内都应注意防盗。综上所述,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为此,应在人员、设备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人员方面注重增强维修技能,提升安全意识;设备方面做好保养工作;环境方面应重点保护,提供合适的停放位置。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好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4确保机械设备自身的安全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科学制定出的岗位责任制进行操作,对机械进行不定时的检查审验,及时将机械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发现出,并对其进行整改,从而确保机械设备自身的安全性。严格按照“三检”制度来检测机械设备,确保在工作前、中、后都需要进行检查。工作前的检查主要是做好预防机械设备故障的工作。工作中的检查主要是及早找出机械设备中的故障问题。工作后的检查主要是及时处理好所出现的故障问题。再者,需要确保正常安全运转机械设备的各个部分对于已经失效的机械设备和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的设备是不可以进行使用的。在没有经过同意是不可以将拆除指示、仪表、警示和监测等装置。为了安全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相关的安全标志设置在机械四周。

结语

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不仅有效发挥其工程作用,同时有效提高设备运行成本效益,显然提高工程中的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实施时,为了有效提高机械设备运行安全性,应当从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机械设备人员安全意思等方面入手。从工程实施效果表明,这些建议是有效的,可在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王锦木.浅谈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152-153.

[2]李慧.浅谈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关键和重点[J].山西建筑,2008,11:127-129.

论文作者:武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关于公路工程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要点的研究论文_武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