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猴”熟语研究
闫金玲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44)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不仅反映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更映射出这一民族的文化发展与思维模式。在文明发展中,猴与人类关系密切。研究猴熟语不仅对于汉民族全面理解猴文化有重要作用,更能促进二语学习者恰当地使用相关汉语。本文基于语料库文本,通过“语言的文化阐释法”,解构涉“猴”熟语,解读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
关键词: 猴 熟语 语义色彩 文化意象
猴,在中国文化中出现已久。早在远古就有猴崇拜,并在图腾文化下诞生了包括猴在内的十二生肖。民间存在大量的猴神话、传说以及有关猴习性、智慧的熟语。“猴”熟语以及与“猴”相关的文化意象早已深深地刻在中国文化中,成为汉语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古籍对于猴类动物名称记载众多,各类不辨。即使在分类相对科学的《本草纲目》中,猴、猿、猩猩分开立类,但在猴下的小类中也有“其类有数种……似猴而长臂者,猨也”的描述,同样混淆了猿、猴。事实上,汉语中的猴是对灵长目动物的总称,多指猕猴(我国境内主要的猴的种类),也包括猿、猩猩等。所以在研究“猴”熟语时,根据出现频率、常用范围等,也涉及了猿、猩猩等作为关键词素的熟语。
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熟语的“熟”与常用语的“常”不同,它不仅使用频率高,且为人熟知,多是智慧的总结,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具有字面义,还常有引申义、比喻义等,是经过高度浓缩、长久积淀形成的。研究熟语有利于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进行深入探索,帮助汉语为母语的人系统理解“猴文化”,也对汉语国际教育中“熟语”词汇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成语的来源非常广泛,从神话、历史到诗文、俚语,都有演化为成语的,因而比起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它更能系统、全面、深刻地表现文化意义。风格典雅,多是小故事或诗文浓缩成的四字词语。涉“猴”成语主要有以下几类:
但是,面对这个题材,该怎么做?当时领导问我们问得很直截了当,就是能不能拿全国大奖?这个怎么能保证呢?创作任务、创作过程和创作结果,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候是不一致的。但是,我们强烈意识到必须改变河南戏曲的现状,来满足河南戏迷乃至全国观众对豫剧和豫剧现代戏的期待和时代要求,这一点我们是信心十足的。起码,我当时心里的概念和创作动机是清晰的,就是要通过《香魂女》改变河南豫剧的四个气质:一个是土,一个是苦,一个是粗,一个是俗。这四个字,是当时引起老百姓,引起业内人员,引起全国同仁对豫剧乃至豫剧现代戏诟病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主要指向。
发了疯的猴子——上蹿下跳 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猴子托生的——一肚子心眼
猴类虽为灵长类,但较人智商低,人们拿猴子取笑,作为愚笨的象征。“猿猴取月”,见水中有月亮,群猴便想捞起,结果“枝折一齐死”;用猴喻人,常常有徒有其表或者装模作样的意思。但也有例外,“火中取栗”讲猴子为烤熟栗子,将其放入火中,然后哄骗猫用爪子把栗子取出,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却无所得。但这一成语是从法国预言诗《猴子和猫》 中得来的,不是本土故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移动网络设备已经普及,手机应用软件已经能够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大部分信息服务。财务信息化服务由于缺少相应的移动端模式,致使财务处理局限于PC端、报销流程半自动化、数据缺乏共享,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和师生对财务事项办理的需求。
B.动作行为类:狐媚猿攀 意马心猿 惊猿脱兔 猿惊鹤怨 杀鸡骇猴 (宰鸡教猴、杀鸡儆猴) 檻猿笼鸟 树倒猢狲散 猴头猴脑 猿穴坏山 水晶猴子 猢狲入布袋
猿猴善攀援、倚树群居、山中打穴、胆小、警惕性高等特点被人们观察记录下来。“狐媚猿攀”喻说追求事物时不择手段;“猿穴坏山”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意义类似,指要防患于祸患之初;“水晶猴子”指圆滑刁钻的人,出于姚雪垠《李自成》。①“猢狲入布袋”指聪明灵活的人被捆入口袋而摆脱不掉,形容虽有能力却无法摆脱困境。
在二维情况下,格式函数用0次的第1种汉克尔函数H(1)0(x)表示。将其带入(19)式后,可导出以下严密式:
B. 动作行为:猴子偷桃——毛手毛脚 猴子偷瓜——连滚带爬 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李白怀才不遇时,曾写下诗句“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表达自己久被埋没的郁闷心情②;“弄鬼掉猴”常用来形容调皮捣蛋,见《红楼梦》第十六回③;“穷猿投林”指猿遇险时往往慌不择路,比喻人到危急时刻也往往慌忙失措;“猿鹤虫沙”传说周穆王南征时,军队中君子都幻化为猿和鹤,小人都幻化为虫和沙④。借用这四种动物,比喻将士出征,战死沙场。在成语中的“猿”常常比“猴”的意义要正面。
除了上述举出的带“猴”“猿”“猱”词素的成语,常用成语还有“朝三暮四”“火中取栗”。示例中的汉语本土成语共26个,除“栅猿笼鸟”“猿鹤虫沙”之外,感情色彩义均为贬义。
谚语是人们通过观察客观事物、总结经验教训得出,具有哲理性、最接地气的固定语句。它原汁原味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对生活的思考。惯用语短小精悍、搭配灵活。涉“猴”谚语和惯用语有:①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②猴子穿上绸缎也还是猴子。③猿锁空房性犹耍。④猴嘴里掏枣,虎口内走人。⑤猴子不钻圈,多筛几遍锣。(猴子不爬杆,你就多敲锣。)⑥猴不上杆是敲锣少,狗不咬人是哄家少。⑦猴子燎了屁股。⑧猩猩饮醇醪。
在谚语和惯用语中,几乎全部用于贬义:如①猩猩兽性难改,比喻人没有教养;②③意义类似;④以猴子暴躁护食,比喻铤而走险;⑤⑥里是“猴戏”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猴子淘气不按规定套路走,只驱赶、吼叫是不行的,要用敲锣来鼓励,引申出遇到难事要另想办法去解决;⑥中究因,比喻不好的行动必定有人挑唆;⑦猴子被火烧后,上蹿下跳,抓耳挠腮着急的样子,喻人着急的样子。⑦中以猩猩饮酒无节制,比喻事情不到走投无路不肯罢休。
歇后语,是类似于谜语的固定语句。一般前部分或比喻,或引人思考,再由后部分说明,喻指意象或是谐音来源,指出说话目的,令人恍然大悟,诙谐幽默。以猴为喻的歇后语有:
文学作品《西游记》塑造了“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一形象。它以猴子为原型,丰满生动、深入人心。其中有趣的情节也被人们创造成谚语流传下来,偏重于孙悟空形象中的“猴性”,多属贬义。
A.智力类:猿猴取月(猴子救月、猴子捞月)沐猴而冠(沐猴冠冕、衣冠沐猴) 轩鹤冠猴
这组歇后语多从猴子的性格出发,一语双关,表达中性、贬义或讽刺。猴子生性好动,喻人闲不住的样子;它臀部皮薄,血管多,非常敏感,触摸不得;猴子性格急躁易怒,用来比喻人的情绪多变;失去前肢,难攀高枝,一词多义,“高攀不起”,也是客套话中指与比自己级别高的人拉关系。
猴子拉稀——坏了肠子 断臂的猴子——高攀不起
C.性格类:猕猴骑土牛 弄鬼掉猴(耍歪掉猴) 穷猿投林 教猱升木 猿鹤虫沙
猴子杠大梁——受不了 猴子吃大象——亏他张得开口 猴拿虱子——瞎掰
猴子捞月亮——空欢喜(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猴子长角——出洋相
OPC UA TSN还将满足未来物联网应用的要求。该项技术支持多达数以万计个节点的网络,并能从以太网标准的带宽扩展中受益。即使是大量数据 ,例如由集成机器视觉应用产生的数据,也都可以轻松处理。
猴子吃辣椒——红了眼(猢狲上了辣椒树——蹿跳不停 猢狲跳上煎饼锅——瞎蹦跶)
这组谚语从猴子的动作行为出发,展现了猴子一系列的生活画面,轻松诙谐,惹人发笑,形象生动,贬义了然纸上。
猴子拾着一块姜——胡思乱想 猴洗孩子——不等毛干
周耒笔下人与白头叶猴的之间,总有某种相似性,《悬崖上的爱》中激发岳西对小猴子感情的,正是两者共同的“家庭被破坏”的受害者身份,而《铜鼓与猴王》中,并且少年卡勐和小猴子的成长也十分相似,甚至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互文映射关系。
C. 喻人类:小猴子戴草帽——充人(猢狲罩头巾——假装也是人) 猴儿背着手走——装人相
猴子看书——假斯文 猴子坐轿——不识抬举 爬樱桃树——粗人吃细粮 猴子扫地——只顾眼前 猢狲穿衣裳——像煞一个人 猴子放爆竹——自放自惊 毛猴子说话——不知轻重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猴子戴凉帽——不知几品 猴戏学走路——假惺惺(猩猩)赖猴子
猴子模仿能力极强,又与人相似,所以常用猴子模仿人来讽刺、比喻做作、不聪明的样子,也属于贬义类。以人喻猴,多是戏谑的口吻。
D.猴戏类:猢狲耍把戏——有啥本事都拿出来 耍猴的丢了猢狲——没甚弄了 猴子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猴子带胡子——要哪出没哪出 猢狲耍把戏——老一套
我国很早就开始驯猴,在街头巷尾、店铺门前表演猴戏,以娱乐观众讨赏钱或招徕来生意。在观看猴戏时,创造出了这类歇后语,多是贬义。
在实际设计上的镜频主要是指空间环境中存在干扰镜频信号,对其抑制主要依赖于前端预选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镜频抑制滤波器、混频器、中频滤波器等,通过这些措施一般可以对镜频抑制达到80 dBc以上的抑制。
E.文学作品类: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跟孙悟空比跟头——差了十万八千里
猴带纱帽——瘟官一个 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 六耳称猴充悟空——冒牌货 孙猴子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A.性情类:猴子的屁股——坐不住(猕猴坐禅——坐不住) 猴子屁股——摸不得
F.其他:猴托生的——猴里猴气 猢狲画像——一副猴相 猴子爬山崖——有能耐
养殖人员可以将青干草、青贮饲草、精饲料等各种添加剂混合打粉,制成熟制的颗粒料,提升饲料的适口性,使饲料的转化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还可以很好地减少饲草饲料的损耗。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以及饲喂技术,也可以有效减少肉羊代谢功能以及消化类疾病等问题发生,进一步提升肉羊饲养管理的高效性和精准性。另外,在饲喂中需要采用分次喂养模式,对于成年羊日料中的含氮量需要控制在10~15 g。
在猴类谚语中,褒义的很少。这组谚语在词典中的释义分别为聪明灵巧、机灵顽皮、有能力。只约占搜索到的全部谚语的5.7%。
汉语熟语中,“猴”类往往是被讽刺的对象,是急躁易怒、难以专心、装模作样、自作聪明、目光短浅、只会模仿、缺乏创造力、野性十足、桀骜不驯的形象。但在汉语词汇中,“猴”除了表示灵长类动物的义项之外,还有乖巧、机灵的义项,多用于指代称呼语,如猴儿、猴儿崽子、猴头等。因此在汉语词汇教学中,需要强调“猴”语素在一般词汇和熟语中的感情色彩是不同的。
北宋画家张择端有一幅具有史料价值的山水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清代画家沈铨有一幅花鸟长卷《百鸟朝凤图》,以写实的手法将人类赋予了美好寓意的花卉和禽鸟汇集一图。这两幅图都不仅仅是为了如实描绘现实风光和自然景物,而是为了歌颂太平盛世,表达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清代画家吴让有一幅《蔬果图》,取材柿子和白菜。为什么中国画有这么多的题材,吴让却只取柿子、白菜为主题作画呢?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非常智慧的内容,就是借物之名称的谐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幅画就是借柿子之“事事”、白菜之“清白”,来赞美士大夫的清廉品质;
通过涉“猴”熟语的研究,系统地看待词语的相关性和文化性,梳理其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可以更加深入地明白猴在汉语类似意象的原理;第二语言学习者从文化视角识记猴词汇,也可以更加系统掌握猴词语词义和猴词语背后的中国文化内涵。
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每年的6—9月为鲎的繁殖季节,雌鲎在沙滩上挖出若干洞穴并分别在洞穴中产卵,可产卵五六千粒。不过,最终能顺利长大的鲎宝宝却寥寥无几。自然界中,行动缓慢的鲎有不少天敌,而防卫能力薄弱的鲎宝宝更是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饥肠辘辘的候鸟紧紧盯着那些营养丰富的卵,随时准备大快朵颐。超过半数的鲎宝宝还来不及看一眼这个神奇的世界,便成为了大自然物竞天择的“牺牲品”。
注释:
①第一卷第十四章:“他是吃秦椒长大的水晶猴子,不光刁滑,肚里还辣。”
②《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③《红楼梦》四六回:“又怕那些牙子家出来的……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This girl is from China.This man is from England.They are going to get married.What should I do?
④《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六《羽族部•鹤》中引《抱朴子》曰的内容。
(1)联产提取化工产品、环保产品技术。抚顺油页岩废渣中,氧化铝平均含量为17.98%,SiO2平均含量为57.87%,氧化铁平均含量为8.26%。根据实验室及小试装置的实验结果,确定了在提取氧化铝、白炭黑、水玻璃、偏硅酸钠等化工产品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聚合硅酸铝铁、沸石分子筛等环保产品。现已在半工业化试验装置上试生产成功,其工艺流程见图6。
参考文献:
[1]中国成语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2]汉语惯用语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3]中国俗语大字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4]汉语歇后语辞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中华谚语大全[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申小龙.文化语言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8]华惠伦等.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2).
中图分类号: H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07-0103-02
作者简介: 闫金玲,大连外国语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修辞研究。
责任编辑:张蕊
标签:猴论文; 熟语论文; 语义色彩论文; 文化意象论文;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