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策略刍议论文_戴璐洋

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策略刍议论文_戴璐洋

戴璐洋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15013

【摘要】教育部心理问题课题组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76.3%的中小学生都有一定的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轻或重[1]。因此,强化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引导应是题中之义,而这个过程中必须以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导向注重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此实现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心理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048-01

引言: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在多元思想思潮影响作用下,中小学生面临的压力和冲击越来越大,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重、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成长发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为依据,强化大教育理念的运用,努力在学生生活和学科教育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方方面面的渗透,构建融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结构和课程体系,以课程为引领强化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升。

一、强化环境创设,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

新课程理念倡导要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之中,教师发挥好辅助和服务作用,但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外在环境的创设与构建使之充分地作用于学生。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优美的校园环境,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价值文化之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开展是非常有益的[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的定位和角色发挥应当是主阵地,而教室承担的作用则是基本支撑,学校和教师应当强化能够促进学生融入和体验活动的互动性、主体性、特色性心理教育教室的创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学生自主发挥空间。比如通过正念和瑜伽等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核心要义就是实施对中小学生压力管理和情绪引导,往往需要学生采取盘腿而坐或者站立的姿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学习和体验,而采取情景剧教学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需要将演出区域和观众充分地划分出来,这就要求学校想方设法创建一个舒适优美、资源丰富、多变灵活、契合心理学教学规律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环境[3]。

二、强化情感关怀,健全良好的班级心理教育机制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从精神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关注、关心、关怀,用自己的爱心去抚慰中小学生心灵上可能存在的创伤,用鼓励和支持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克服自卑心理,同时,要强化集体教育力量的充分利用,注意积极、友爱、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氛围的营造,组织学生们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和关心,用相互之间的友谊去实现,特别是作为班级的辅导员更应当经常性地与中小学生进行谈心交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和思想诉求,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班集体的温暖。要注重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策略,做到个别谈话和集体教育的有效结合,注重借助多种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强化学生精神风貌的提振和班级凝聚力的有效增强,帮助和引导学生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运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让学生在学习中磨练意志砥砺品质,提升自身思想素养和价值追求,锻造美丽人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强化教学渗透,树立融合整合的大教育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树立大教育理念,努力将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地贯穿到其他的学科教育教学中,强化健康教育融合性课程的构建与打造,努力让学生家长和全体教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充分参与。比如,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真挚情感的培养,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其中表露出的思想情感进行充分认知和理解[4]。在小学品德和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自我心理调节技巧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沉着冷静、保持思维性,不慌乱、不冲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强化学生静心、细心的良好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5]。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探究意识和发散思维[6]。教师还要注重在教育教学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将教学的方向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延伸和拓展,通过点滴的小事,组织一些小的活动来强化小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还要注重借势借力,强化家校互动,动员和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7]。

四、强化理想教育,构建奋发向上的引领方向

强化青春教育及前途和理想教育,在开展青春期知识内容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中小学生记忆力较好、思维较为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精力旺盛充沛的特征,对学生开展前途和理想教育,重点内容就是自律、自强、自护、自理、自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中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思想、行为、性格尚未定型、有着很强可塑性的时期,在前途未确定、理想未实现的关键节点,正应当发愤图强,且不可陷入到情绪化的自我封闭状态之中,做到不误人生、不走歧途[8]。同时,充分借助主题班会的作用,强化对中小学生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念的教育,多倡导和灌输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帮助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时间、把握好光阴,积极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到自身综合素质的持续性提高上,让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报复,并以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支撑,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为个人的成功、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强化环境创设,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强化情感关怀,健全良好的班级心理教育机制;强化教学渗透,树立融合整合的大教育理念;强化理想教育,构建奋发向上的引领方向。努力让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和延伸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帮助和引导中小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卫根泉 李瑞.刍议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5(2).

[2]潘华萍.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2).

[3]杨巧玲 杨芙蓉.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1(5).

[4]秦大明.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教育探索,2017(11).

[5]肖丽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北方文学,2016(7).

[6]胡丽莹.刍议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教师),2014(4).

[7]付云.心理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渗透[J].试题研究,2016(8).

[8]菅本征.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期刊数据库教育,2015(34).

论文作者:戴璐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策略刍议论文_戴璐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