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曾四宝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 南京 2112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股骨头骨折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头骨折患者30例,分别将这些患者表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股骨头置换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观察组中患者有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中患者手术优良率为73.3%;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组中患者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人数,对照组中为6例,观察组中为2例。结论:对股骨头骨折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可使手术优良率得到有效提高,提高手术质量,并且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股骨头骨折;股骨头置换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24-02

股骨头骨折现代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均会产生十分严重影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多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常规手术方法往往不理想,并且并发症比较多,股骨头置换术是现代临床上治疗股骨头骨折的一种新型手术,有着十分广泛应用,并且效果比较理想。本文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头骨折患者30例,分别以常规手术方法与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选择的所有对象均为2015年5月-2016年4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头骨折患者30例,对这些患者分别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在观察组中共有患者15例,其中共包括10例男性患者与5例女性患者,本组患者年龄分布区间为20~50岁,其年龄平均大小数为45.8±2.8岁;在对照组中患者总例数为15例,这些患者中男性人数为8例,另外7例为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大小均分布于22~50岁,其平均年龄大小为46.4±2.4岁。在年龄及性别方面比较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充分准备,即在手术前牵引患者皮肤或者骨,时间为3~7d,并且对其内科并发症进行治疗,手术前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时间为1~3d。同时检查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沉与血糖,并且对患者行心电图、B超级胸部X线检查。若患者存在内科并发症,应当由内科医师及麻醉科医师协助治疗。在手术前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使其恐惧心理消除,以便尽快进行手术。在手术前准备完成之后,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选择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其具体操作内容如下[1-2]。

所有患者均对其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选择髋关节后外侧切口,使患肢内旋,以便使转子间窝显露,将外旋肌群止点切断,使后关节囊充分显露,将股骨头取出,选择股骨颈基底上端到小转子上方股骨矩0.5~1cm位置对患者行截骨,将残留股骨颈以及股骨上端髓腔扩大,使其与人工股骨头柄相比比较小,在髓腔内填入骨捻固剂,并且将其嵌紧,对于人工股骨头,应当保证其颈部椭圆面长轴吻合股骨头截骨面长轴,以与原股骨头相比等大或者稍小人工股骨头置入,向远端牵引并且外旋患肢,同时以手指对人工股骨头进行推挤,使其能够进入髋臼之内,彻底进行止血,将伤口缝合。然后将负压引流管放置在切口内,时间为24~48h。

手术后处理。在手术结束之后应当注意小心搬动患者,使其保持体位外展、内旋、伸直。在手术后牵引患者患肢,时间为1周,在1周之后使患者穿矫形T字鞋,使其患肢保持中立位固定,并且轻度外展,手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时间为5~7d,手术之后14d拆线,在手术之后7~14d使患者开始在床上活动期患肢关节,在3~6时间之后使其扶拐下地进行行走。定期对话中进行随诊,每2~3个月进行1次,以便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定期对患者行X线检查,从而将并发症尽早发现,若患者出现疼痛及炎症等症状,应当对其原因进行查找,并且及时进行处理[3-4]。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行走可恢复正常,其关节活动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不存在疼痛感,则表示为优秀;在治疗结束之后,患者行走能够恢复正常,气关节活动能够恢复正常,存在较小疼痛,则表示为良好;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不便行动,其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有疼痛感存在,则表示为尚可;患者行走表现为严重跛行,其关节活动受到严重限制,疼痛感较严重,则表示为较差。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手术情况及并发症人数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手术情况相关数据,以%表示患者手术优良率相关数据,并且对两者分别行t检验及χ2检验,将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

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观察组中患者有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中患者手术优良率为73.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其比较情况如下表。

3.讨论

股骨头骨折在现代临床上发病率越拉越高,对患者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十分严重影响。对于该疾病治疗,临床上选择较多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本文研究显示,在股骨头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效果比较理想。在手术过程中选择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入路方式,操作比较简单,能够较好暴露患者组织,尤其是在切口内不存在重要血管及神经,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少,风险比较小,手术并发症比较少,对患者早期康复以及其关节功能恢复十分有利。而常规手术切口比较大,对患者造成创伤比较小,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也比较大,并发症比较多,不利于患者早期康复以及关节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对股骨头骨折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可使手术优良率得到有效提高,提高手术质量,并且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坤,宋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3(25):45-48.

[2]陈安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72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4(30):261-262.

[3]李春根,陈江,牟明威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4(25):509-512.

[4]邢少华,邢永军,刘增亮.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综合比较[J].河北医学,2015,9(18):1449-1452.

论文作者:曾四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股骨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曾四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