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峰 富裕县逸夫学校
摘要 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开动脑筋,拓展思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息 技术 拓展 应用 教学
当代儿童喜欢在实际动手中、动脑中、游戏中学习知识,而小学信息技术课就是一门既动手又动脑的课程。在几年的教学当中,我始终认为: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看老师的演示,用心地上机实践就能够把信息技术学好,其实不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比如:有的同学刚刚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鼠标、键盘,而有的同学已经能够简单地掌握Word、Excel的应用。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明显不符合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开动脑筋,拓展思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课堂拓展方面,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一、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不同,分层教学,扩大知识面。
记得有一次,在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后,学生们在上机操作,有两个同学在我用的电脑上研究什么,我过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我刚才给学校做视频短片时,我用的电脑上Premiere没关,这两个同学也在研究呢!于是,我问他们俩:用过这个软件吗?有兴趣吗?看着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也很高兴!于是,教他俩怎么用这个软件,一会儿我周围的学生越聚越多,他们对这个软件都很感兴趣,并且都要求学。我告诉他们,必须完成这节课的作业,下节课我就教你们用这个软件。于是,我把下节课的上机实践改成了premiere的初步了解,并且告诉他们在哪里可以下载此软件,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回家试一试。上了3节课后,我给他们留下了作业,回家后或课余时间给任何人(包括自己)做个视频短片,内容不限,要求:有音频特效、视频特效,时间不超过3分钟。过了一周后,同学们陆陆续续把作业交了上来,有动画片、连续剧、还有歌曲等等,花样繁多,目不暇接。
可能有的老师觉得对于6年级的学生,我们这是在揠苗助长,但事实证明,学生是具有的潜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要我们有耐心,有一定的方法,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学,而且可以学得很好。回过头来想,其实所谓的信息技术的教学大纲并不应成为我们教学的瓶井。因为《大纲》的对象是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是有很大的地区差异的,作为一个纲领性的文本它必须照顾到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因此大纲的标准对于发达地区来说要求偏低。特别是由于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更新速度非常快,软件一般在一年半就会有一次大规模的更新,硬件平均每六个月就要提升一个档次,这样的发展速度下《教学大纲》更新的速度明显滞后。因此,所谓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只是让我们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动一动就有所收获,不被《教学大纲》所束缚,所以,在保证《教学大纲》的要求后为什么不能拓展呢?谁又能保证这个班的学生不会出现一位电影、电视的剪辑大师呢?
二、英语课堂渗入:
我校是一所中小一贯制学校,教师们已经把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各个学科,英语课、语文课、数学课、音乐课、体育课等。在教学中,以英语语言技能为工具,以信息科技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和英语的整合,可帮助学生实现探究学习、发现学习,主动地建构知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促进学生间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实现小组协同学习。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通过英语课堂的渗入,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例如:有一次在用powerpoint做新年、圣诞节贺卡时,他们问我关于“Christmas Day”的事宜,我与他们一起上网查询,从基督教“圣诞节”的历史由来到传统文化以及外国其它节日的起始时间、历史由来,比如复活节、感恩节、愚人节等,激起了同学们了解西方知识文化和民族习惯的兴趣。
进过一段时间探索与实践,我们觉得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和保证。网络环境下小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挥个性,培养情感。这种学习方式,不但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策略,而且通过广泛的课内外交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不但给学生探索活动以极大的自由和发挥余地,为发展创造潜能提供可能,为儿童后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源泉。同时也给学校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机遇,为我们创建了新型的教学结构,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
通过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我们发现:在结合当代教育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大胆地倡导和探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思路——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已成为必然。探索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规律,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结构,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而不懈努力。
论文作者:赵雪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大纲论文; 这个软件论文; 作业论文; 能力论文; 同学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