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_解贞梅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_解贞梅

解贞梅(新疆博乐市第一小学 新疆 博乐 833400)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特殊课程,要尤其注重其课程资源的开发,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学会自己设定主题、调查活动、汇报成果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成长。但是该课程在教学资源上还是比较单一,缺乏通用的教材,本文就如何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做出了相关探讨,旨在寻求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130-01

一、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可以说开展有效的分工合作成为新世纪人们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综合实践活动里,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具体的分工与与合作,可以充分地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了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与方法。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的,因此这门课程就是把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课程目标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并提倡个性化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锻炼。

(三)有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以说实践综合课程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积极倡导学生投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在亲自动手、亲自动脑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直接地体验、感受现实生活,并体味到“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既然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具有这么多素质教育范畴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就必须深入地探究切合实际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以下从三点来具体阐述。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一)立足学科,促进常态实施

在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立足学科,打破学科之间界限,促进其得以常态化地实施。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率。如果让学生全面、综合地利用自己所学过的,所掌握的知识来处理实际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就会对学生的相关学科的学习起到正强化的作用。例如可以有效整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太阳》《只有一个地球》以及自然教材中的《认识太阳能热水器》这些学科资源,推行一次以“关注太阳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回家上网、在学校阅览室查找、搜集有关太阳能方面的资料介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理解和把握一定层面的太阳能知识之后,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太阳能热水器厂去参观,并邀请相关技术人员给学生们做具体的太阳能热水器制作方法,工作原理的诠释,进而让学生实际、充分地了解、认识这种绿色环保资源的独特性、优越性。那么这次实践活动到此才仅仅进行了一半而已。太阳能方面的理论知识、实践体验,学生们都已经了解、感受了很多,接下来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具体设计出他们心目中的太阳能产品来,调动学生的美术才能,让他们画出自己心目中产品的图纸,并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来编写产品说明书。等待每个人的作品都完成之后,就开一个以“我爱发明”为主题的班会,评选出优秀发明作品,并授予“小小发明家”,“未来星”之类的称誉。可以说本次的实践活动设计了多方面的学科知识,诸如自然科学、语文、美术等等,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味到了学科之间的密切关联性,领悟到学科并没有主副之分,应该把每一个学科都学好,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挖掘校本,确保有效实施

学校是师生一起生活学习的乐园,也是精神发展的有效平台。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诸如草木、砖瓦以及景物皆可以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形资源,这些硬件设施每天与学生形影不离,学生对它们也是有一定感情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素材纳入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去,成为学生们合作与探究的主题。例如让学生们去研究亭台、楼阁、雕塑、体育场地、绿植名称、广播站、气象台、墙中画以及百草园等等,这些看得见,又摸得着的事物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师就要主动地引导学生去挖掘每一种事物的主题与内涵。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关注学校文化中的软件资源,具体包括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精神、校风校纪、教风学风、班风班貌以及校徽校歌校旗等等。教师也要主动地指导学生去思考、领悟、解读这些无形文化的深刻意。我们上文中说到,学校成为学生精神发展的有效平台,那么这个平台到底体现在何处呢?其实就体现在学校的文化“软实力”方面,这种文化“软实力”是学生行为举止的依据,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动力。我们关注到每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不同的,每一种理念都具有深刻的内蕴与独特的个性。

(三)强化特色,力求高效实施

可以说地方文化特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宝贵资源与潜在资源,需要学校、教师进行切实有效地挖掘,因此在具体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内容和实施策略时,必须主动沾染地方文化特色。不同地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将使得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有一个质的提高与飞跃。例如安徽泾县诞生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手工艺美术品,即我们常言的宣纸。宣纸的具体制作流程、技巧,现在业已被纳入我国非物质保护遗产“名单”之中,受到国家的保护。这个地域的小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自己实践活动的主题,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宣纸厂去具体了解、熟悉整个宣纸的制作过程,并给予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的机会,看他们谁听得认真、学得快,让他们在具体的劳动中,感受这种工艺品复杂的制作流程。参观完毕之后,就要求学生用宣纸来进行绘画、书法比赛,也可以让他们将参观的感受画在或者是写在宣纸上,给自己的实践活动留下美好的回忆。这种生活化、社会化的实践活动显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的,因为没有一个人不为自己家乡的特色而自豪的。

参考文献:

[1]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2]谌纪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开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10,(1):185-186.

论文作者:解贞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_解贞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