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课;游戏教学法;教学设计
“新课标”指出:“要改变传统课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的教学现状,倡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快乐学习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当前“寓教于乐”式教学法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其中游戏教学还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小学数学基础教育之中。将游戏教学法与基础教育学科相互融合,不仅可以有效适应“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还能够创建出“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在快乐而融洽的氛围中“玩”好游戏、“学”到知识。基于此:文章试图以小学数学课游戏教学法为主要研究内容,将游戏教学的理念引入到了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设计之中,进而结合教学的对象,探索了符合小学认知特点的游戏化教学方案。
一、培养与实训一体化,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培养与实训的一体化模式更加符合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需求。这里的“培养”与“实训”指的是指理论和实践,“培养”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和训练,加强教师对数学游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认知。“实训”是让教师将所学的寓教于乐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一步步完善,帮助教师加深对游戏教学的理解,同时还要重视教学反馈过程,课堂效果好的方面加以保留,不足的方面加以调整和反思。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阶段,首先就是要传授教师教学理念,让教师明确游戏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从目的出发,然后指定和调整游戏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出现无意义、无目的的游戏形式,如:“为游戏而游戏”,学生参加这个游戏并没对学习产生任何帮助,所以要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形成好的教学理念以后,再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形成较为完善的游戏教学体系,推动教师“培养实训”一体化。
在对数学游戏的情景创设的时候,要以游戏性为辅,学科性和启发性为主。在游戏过程中,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设立的游戏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环节中学习数学,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教学授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新知识,提高学生理解和思考能力。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对游戏环节的设立之前,要全面理解所要传授的知识。针对具体的章节和内容,得出此章节的游戏环节的必要性,并设定相应的数学游戏。课堂小结对教学效果而言至关重要,特别是传授新知识,及时回忆巩固上课所学的新知识,将整节课的知识进行串讲和总结,可以减少学生所学知识的遗忘程度,提高教学质量。课后总结有利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这个环节,就不适合加入游戏环节,此时应该以题目练习为主,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回归到题目解答中,循环多次的练习,可以形成长时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和解题能力。
二、自主创编数学游戏,科学嫁接教材内容
数学游戏教学对课堂有较大益处,所以为了帮助教师结合教程内容来设定游戏环节,有必要开展专门的数学游戏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数学游戏的质量和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由于数学游戏教学和普通授课方式不一样,需要学生参与和互动,在课堂实施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未预期的问题。所以在数学游戏的研发的时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制作。因此,数学老师要提高对数学游戏教学设计的关注度,及时倾听学生们的想法和心声,与学生们一起创编出各类学生们喜欢的数学知识小游戏,使得数学游戏教学模式逐渐完善,在培养好数学教师教学探索精神的同时,还能给学生创造趣味的课堂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开放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游戏教学的本质是寓教于乐,利用游戏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必须要结合教材内容开张游戏教学。数学游戏的设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教材内容为主,再根据学生年龄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的分析,选择难度和思维强度适中的数学游戏,将数学知识和游戏内容相关联起来,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来研发数学游戏,如生活中的游戏,和数学的延伸与猜想。游戏本身不是传递数学知识,而是重在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思维,是探索知识的指南针。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所使用到的游戏教学法多为生活类游戏,猜想型的游戏比较少。这是因为这类游戏设计难度较大,但是这类猜想型数学游戏,可以更好的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解放学生思考天性,不限制于公式和课本的条条框框,老师针对学生的猜想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利用数学知识来检查学生猜想的正确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针对每个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进行针对性教学。使数学教学的课堂不再死板,变得生动而富有吸引力。
三、创新课堂管理手段,优化游戏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数学游戏教学模式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实施数学游戏教学过程中,由于游戏本身的自由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不自觉地嬉戏和玩耍,从而影响课堂纪律。此时不能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手段来管理课堂纪律。教师要结合该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用创新的课堂管理手段管理课堂秩序。数学教师可以设立小组合作机制,并设置“奖惩守恒制”,让组员之间相互监督,不同组之间进行相互竞争,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体系。给每一个小组的纪律表现进行统计打分,并且不是累加制度,而是每个小组拥有的基础分数是固定的,如果课堂纪律表现不好,本组的分数就会转移到其他小组上。这样的竞争模式,让学生拥有胜负的欲望,有利用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对于这些得分高的小组可以给予一些学业加分,赋予学生一种成就感,让学生更加关注分数的得失,上课更加认真听讲。这种制度的课堂管理手段暂时是较为有效的,还需要后续地完善。
在游戏课堂中,学生的自由行为较多,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举动,了解学生做出各种行为的心理状态。对于一些不良行为,不可大声呵斥,可以让向该学生提问,暗示该学生要认真听讲,问题不宜太难,让学生有能力回答,学生回答以后可以在心理认为得到老师的认可。也可以了解到老师正在关注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于一些较小的不良行为,可以去表扬该学生的相邻座位的学生,与自身不良行为形成对比。这样一来,可以形成较为良好的课堂环境。
结束语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说的那样:“教育的生命力不在于‘复制’,而在于‘刷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在轻松快乐、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是基础教育人文精神的体现,更是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祈盼,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可以说游戏教学法的出现完全弥补了基础教育领域中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让小学数学课堂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游戏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寓教于乐”式数学课堂必将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姜银芝,谈小学数学课游戏化教学的开展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6):301.
[2]吴红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普童话,2019(21):57.
[3]廉锦涛,试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51-152.
论文作者:张朋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游戏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数学课论文; 学生们论文; 寓教于乐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