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文化,谁来反思?_加班文化论文

加班文化,谁来反思?_加班文化论文

加班文化,谁来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谁来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不久,华为公司25岁的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而死亡,该员工病发前曾经连续加班。华为公司新闻发言人表示“虽然过度劳累与胡新宇死亡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确实也有相关性”。此事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网友普遍认为:“如果不是长期过度劳累,小胡不会变成这样。”

当我们走上这条路,没有退路可走时,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的高层领导为此牺牲了健康。后来的人也仍不断在消磨自己的生命,目的是为了达到业界最佳。沙特阿拉伯商务大臣来参观时,发现我们办公室柜子上都是床垫,然后把他的所有随员都带进来听我们解释这床垫是干什么用的,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富裕起来就要有奋斗精神。奋斗须一代一代地坚持不懈。

这是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摘自《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一段话。这折射出华为团队以“业绩最佳”为公司的最高目标,而颇值得自豪的“床垫文化”成为华为人奋斗精神的典型写照。

华为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华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文化以及超常规的发展,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员工睡了这么多晚的床垫,才使得华为比竞争对手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才能压低产品的价格成本争得市场份额。

不仅在华为,在很多外资和大型民营企业,加班加点工作已经成为企业通行的用工方式,不少企业还认为这是制胜的法宝,有的企业老总把职工加班工作认定为“狼文化”的组成部分,以此倡导员工对事业要有献身精神。

然而,当加班从偶然变成必然,成为一种常态、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或潜规则时,企业被长期笼罩在这种文化之中,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可能是许多潜在问题的警讯。加班文化,谁来反思呢?

企业管理——对加班文化三思

一思用人之道是否到位。企业鼓励加班的目的无非是追求用更少的人、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量,追求公司较高的整体效率。但企业一不留神把“绩效”建立在牺牲员工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便有违企业文化的初衷和用人之道了。员工只有保持健康的身心和充沛的精力,才能保证每天的工作效率,从而也保证了公司整体的效率。同时,企业应责成人力资源部门,在作息时间上为员工的健康着想,建立适当的调休或轮班制度,让加班者得到适当地休息和调整,以饱满的身心状态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让员工干得高兴、干得更有成效。

据悉,ebay易趣的CEO吴世雄和搜狐的CEO张朝阳,在获悉了华为员工因病去世的消息后,作为公司的高层,两位CEO都表示,“床垫文化”在今天看来不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作为公司的高层,应该关注员工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

二思内部管理环节上的问题。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思考,员工长期处于加班状态,很可能是管理上出现了漏洞,这正好是企业管理者提高改善管理水平的契机。比如,各部门工作量与人力配置是否合理?公司内部各项资源是否正常发挥作用以保证工作效率?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人员沟通是否存在问题?整体或局部的运行流程和工具是否需要改进?甚至具体员工的工作效率是否有改善的空间,比如时间管理是否得宜、做事的方法是否恰当等,都应详细考察,认真改进。

三思企业精神导向上的误区。很多企业管理者习惯地认为,加班就是员工甘于奉献、兢兢业业的真实写照,因此对个别员工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大加赞赏,甚至立为“企业精神”,由此产生误导,导致“讨好上级加班”、“不好意思按时走”等加班怪现象的产生。这种加班实际上就等于时间管理不善、低效率、资源浪费……它不只扭曲了工作的意义,也对组织的营运产生很大的危害。

加班绝对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常态的加班更是一种无奈的痛苦。只是作为企业,相对员工而言比较强势,而员工屈于来自生存、发展、养老等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忍耐、坚持。加班一旦成为一种社会范围内的现象,受害的是一个庞大的工作者群体。这种不满情绪是会积累的,也许有一天你的企业要为此付出代价。而且,如果这种文化在全国蔓延、加深,既是企业管理不科学的表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健康的表现。

腾讯公司曾于去年年底做过一次IT行业人员的调查,参加调查的网友23岁到29岁的占了86%,调查显示他们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次调查中,对于自己的每日睡眠质量有60%的人表示一般,24%的人认为睡眠质量很差,并且经常在梦里梦到与工作相关的事情,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很一般。平时的工作繁忙使加班工作成为IT人士最讨厌的事情。

企业员工——叩问价值取向

当众人把胡新宇之死的矛头指向倡导“狼文化”的华为、指向众多鼓励加班的企业、指向企业不良的加班文化时,我们感到25岁的小胡死得实在可惜。其实,小胡不过是都市的钢筋水泥中疲于奔命的现代的我们的一个缩影而已,众多在职场上打拼的白领们也开始纷纷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活。

在经济迅猛发展中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商界英雄的诞生,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也在倡导一种成功的价值观。各种励志的书籍和资讯刺激得年轻人热情澎湃、热血沸腾;每年的各种富豪排行榜、首富访谈频频在媒体亮相。如果你不知道王石、张朝阳、潘石屹、丁磊等,人们会说你是“火星人”。

似乎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标准就是财富。各种主流媒体对名人富豪成功的辉煌刹那争相报道,以诸如“优雅”、“品位”、“格调”之类冠冕堂皇的理念为幌子,倡导奢华消费,似乎消费的金钱价值与真正的品位、优雅和格调才是成正比的。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年轻人群中迅猛滋生、膨胀,渴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成了当代不少青年人的目标。

于是我们甘心选择跻身社会主流、精英人群,过“高质量”的生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付出超人的代价,才能取得超人的成就”。为了做个“人上人”,为了取得超人的成就,我们就不得不透支身体,获得财富,获取所谓的自我价值实现。我们一旦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就像电影《虹舞鞋》中的女主角穿上了红舞鞋,必须一刻不停地跳舞,再也停不下来,直到累死。

我们为什么把成功标准定位成这样呢?许多人像小胡一样追求优秀、追求卓越而“奋不顾身”的青年人在心里是否应该问问自己,我们真的追求到了我们渴望中的“价值”实现,我们的生命价值就实现了吗?我们就会快乐吗?其实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大多数人始终奔跑在追求“更好”的过程中,始终在为“更好”付出代价,包括身体的和心理的,这种付出一旦超出我们的承受力,我们追求的结果和过程都不会快乐,自然不会有高质量的生活。我们是不是要选择“现在用健康换金钱,将来用金钱换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标签:;  ;  

加班文化,谁来反思?_加班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