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和谐文化构建高校和谐校园_和谐校园论文

学习中国和谐文化构建高校和谐校园_和谐校园论文

学习中华和谐文化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论文,中华论文,校园论文,文化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第15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上,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高校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要求。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校园,应该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共进的综合实力的展示;也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宗旨的整体功效的显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和谐、和合的思想和观念,形成了中华和谐文化的瑰宝,努力学习和掌握这些博大精深的瑰宝,对我们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至关重要。

一、学习“天人合一”观,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区环境

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天,顺应自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解决生态危机。关于天人关系,纵观中华传统文化,从先秦到明清,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过不少论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周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和谐说”。在中国“儒”、“道”文化中,“天”原来是指自然现象的存在,在儒家那里转为了道德的终极境界,因为社会圆满的道德力量,天与人和谐共鸣便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天人合一”一方面强调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天地人相统一,另一方面又强调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界的万类万物只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类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才能与自然界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天人合一”,老子从观察自然中,提出了一个高于人类社会的宇宙运行的法则“道”,从宇宙秩序推演出社会秩序,由宇宙和谐引申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他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他认为,宇宙和谐乃至社会和谐,都是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产生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形象化,便是中国道家哲学的图腾——“阴阳太极图”。太极充满强烈的流动感,柔中有刚、静中有动,阴阳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两者的对立与斗争,最终必然以“和谐”的方式来解决。这就是被人称道的“和谐辩证法”。

至今自然界万物虽然进化时间漫长,但却始终保持着均衡、有序的和谐状态。自然界生态平衡是地球从“道”那里沿袭下来的本能。它要求我们在认识自然、能动地改造自然过程中,要爱惜自然、崇尚自然。人类应该以对自然真诚的爱心,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把自然作为人类亲密的伙伴,在当今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天人和谐”的目标,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新的境界。

学习和运用中华和谐文化“天人合一”观,在构建和谐校园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生态平衡,切忌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和只顾开发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缺损流失的“短视行为”。大学者,非只有大师也,还应有大楼、大树也。这里大楼、大树也是校园环境,它是引导和感染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健全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能量场。大学校园环境折射出大学的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体现了大学对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生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

二、学习“和而不同”观,创建人与社会圆融无间的人际环境

人与社会即人与人的关系,是讲人要知人,最终目的是实现人际和谐,解决人文危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古代先哲们认为,人是社会生活的人,人是有人性、有人伦、有道德规范的人。因此,人和人和谐相处,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这方面,中华和谐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乐观通达的处世之道。其中,最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又闪耀哲学思想光芒的就有如下三种。

1.倡导最普遍最基本最高尚的道德标准——“仁人爱人”。孔子的一部《论语》,讲“仁”就有104次之多,可见,“仁”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性。何谓“仁”?《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三句话,可作为“仁”的释义。一句是《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即“仁者爱人”,把“爱人”作为“仁”这个道德规范的定义。一句是《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爱人就要尊重人,自己不想要不想干的,不要强迫别人去要去干。另一句是《论语,雍也》:“子曰:‘己所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立己达人”,就是说要想自己站得住脚,就要别人也能站得住脚;要想自己做成事,就要让别人也做成事。

孔子还把“仁”作为道德标准去区分“君子”和“小人”。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成人之美,小人乘人之危等等。

可见,“仁”既是道德规范,又是区分善恶的标准;既是一把为人处世的尺子,又是一副化解人类社会诸多矛盾的良药。

2.主张最精彩最智慧最深厚的人生哲学——“和而不同”。早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思想家就有过“和”与“同”的争鸣。“和”在古汉语中作为动词,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如《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帮。”作为形容词,表示“顺其道而行之”,描述事物存在的一种和谐适度的状态,如《广韵》:“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从“和”字的古汉语喻义,推之到古代哲学范畴,“和”就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规律。

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理念,把“不同”而又和谐相处相生看作事物的本质。因此中华和谐文化研究中提到“和”的本质时,都会把孔子的“和而不同”视为经典。在这里“和”是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是多种事物的差异与统一,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和而不同”充满了大智大慧,是中华和谐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和而不同”中的“和”,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意见,要采取宽容态度,发扬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风格,聚集不同事物而得其平衡。

将“和而不同”的哲理用于和谐校园建设,定会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用于办学,则人才辈出,人民满意;用于治校,则和衷共济,均衡有序;用于理财,则繁荣富足,和气生财;用于管人,则政通人和,上下一心。学校就会呈现出党政协调、师生团结、上下诚信、干群融洽、贤才蜂聚、良言潮涌、内外通达、左右和谐、创新源泉竞相进发,改革成果充分展现的大好局面。

3.推崇最通达最聪明最美好的人生境界——“中和之境”。中华和谐文化中有两块文化瑰宝,一是“和”,二是“中”。刻在孔庙大成殿前的“中和位育”,可以说正是儒家和谐思想的高度归纳和概括。“中和位育”语出《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值焉,万物育焉。”“和”已在前面说过,这里的“中”,是说凡事都应有一个适当的“度”。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不及”,超过了这个“度”,就是“过”,“过犹不及”。处理事情要讲合乎这个“度”,就是叫“执中”。这里的“庸”,即传统、规律或规则,也就是“中”的最高表现,是实现“中”的法则和途径。《礼记·中庸》认为:极高名而道中庸,就是说只有最高明的人才讲“中庸”。可见,“中庸之道”就是处理天、人关系的最高的一种思维观念和行为准则。

孔子认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还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和为贵”的价值观,主张施政使民,贵乎“执中”;天地万物,贵乎“中和”;君子言行,贵乎“中庸”。把“中和”看成天下万物存在的依据,天下万物规律的体现。

推崇“中和之境”,荀子在《荀子·王制》中更提出了“和则一,一则多力”的主张,认为在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内部,只有和谐相处才能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上下协力,无往不胜。

我们将这种思想用来构建和谐校园,就会一切从校情出发,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各方利益,理性地制定战略策略,温和地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化解人际摩擦和校园内耗,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和谐校园建设带来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祥和安泰的良好气象。

三、学习“自知者明”观,创建人与自我合德并进的身心环境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讲人要知己,最终目标是实现自我的身心和谐,有效地解决人类的精神危机。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章》中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要学会知人知己,尤贵有自知之明。能清醒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自己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

人最难是真正了解自己,学会超越自我。老子在这里选用一个“明”字,含义极深。什么叫“明”,白天有阳光普照,晚上有月色浸润,这就是叫“明”,不明则暗,看社会一团漆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自己陷入“自我盲区”,对别人脸上有污点清晰可辨,对自己脸上的污点却看不见。人要走出自我的盲区,就要像唐太宗那样,以史为镜知兴退,以人为镜明得失,以铜为镜正衣冠,练就火眼金睛,训练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的好眼力。

如何才能做到“明”?

1.要正确认识自我。传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临死前,给自己写好的墓志铭是“认识自己”。以后这句话在他的墓碑上,并留传下来成为名言,镌刻在希腊德尔菲阿波罗神庙通向预言女巫岩石的入口处。这句名言把人对自身的自然属性的认识转向了对人的内在精神的认识,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灵魂,而灵魂的特点就是能够自我认识的精神和理性。它启示后人:要战胜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首先必须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难就难在每个人都是由四种不同角色组成,一般人而言,都有一个公开的我,即公众场合下道貌岸然的我;隐私的我即在个人空间中随意洒脱的我;背后的我,即内心深处见不得人但未触犯刑律的我;潜在的我,即尚待开发的我。一般情况下,前两种是浅层的,易于认识;后两种是深层的,难于认识的。绝大多数人的盲点和误区就在于对后两种“我”认识失真、失衡。

今年4月16日,震惊全美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两天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收到了凶手赵承熙寄出的包裹,内有23页手写遗言、433张照片和28份录像资料。这些资料显示,赵承熙极度自恋,然而又为虚无主义情绪困扰。心理学家认为,这些与社会脱节的孤独和对美国社会的不满及他对富人的仇视心理就可能使人选择极端的表达方式。赵承熙造成的社会悲剧和家庭悲剧也像前几年马加爵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他在认识自己上出现了“盲区”。我们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目空一切,趾高气扬,经常沉湎在自恋幻觉之中,把人家当面恭维和逢迎场合下的捧场误认为是对自己真的评价,甚至只爱听恭维的话,听不得不同意见,这就不利于认识深层次的、背后的“我”。还有人自卑自贱、自惭形秽,总觉得自己不如人。这就是自我失落、自我迷失的表现,全然不知还有一个潜在的自我。

2.要学会善待自己。一个人在任何环境下,无论生活多艰辛,只要能够自得其乐,就是一种能力、一种生活态度。人生有得必有失,有顺必有逆,有胜必有败,有进必有退,有荣必有辱……人生之路不可能处处洒满阳光,铺满鲜花,也不可能处处风雨泥泞、荆棘丛生。人生之旅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你做了多少,更在于你悟了多少!苏东坡1082年谪居黄州时写过一首词叫《定风波》,写他与几位好友春游路上遇到雨这么一件极为平常的生活小事,但却反映了作者胸襟坦荡,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他在词的小序中写道:“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原词如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者面对大自然的风雨也可以说是官场政治风雨,看破忧患,不避坎坷,准备奋然一搏,心胸何等旷达。这就是苏轼从容而豁达的人生态度。可是人生命运也好,机遇也罢,往往是不可刻意追求的,自解得失,善处顺逆,就成为处理好人与自我关系的关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最好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今天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经常面对迷恋金钱、崇尚奢华,甚至物欲横流、欲壑难填的境况,强调善待自我、自强不息精神,更有现实意义。

3.要努力提升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就是要使自己真正快乐起来。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这是人生的基本问题。孔子有两条著名的语录,讲到了人生之“乐”。一句话是《论语·述而》篇中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赞美自己的生活平静恬淡之乐,平平凡凡才是生活之真。另一句是《论语·雍也》篇中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赞美学生颜回的生活,简洁明快之乐,简简单单才是生活之真。这两者之“乐”后来便被宋明理学推崇为“孔颜之乐”。“孔颜乐处”既反映出了一种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与社会和自然和睦相处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一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境界。

古代圣贤十分追求人生的境界,这里所说的境界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是一种理想人格的精神状态。他处于自然之境,则顺乎自然,习惯成自然;他处于功利之境,则趋利避害,目标如一;他处于道德之境,则行侠好义,仗义执言;他处于天地之境,则尊崇自然,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身处这种境界的人,就能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既不求名利回报,又不求闻达和虚名,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真正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相处。

知天以解决生态危机,知人以解决人文危机,知己以解决精神危机。这三大人生课题做好了,社会就和谐了,我们的大学校园也就和谐了。

标签:;  ;  ;  ;  ;  ;  ;  

学习中国和谐文化构建高校和谐校园_和谐校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