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相关问题探讨论文_姚伟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22600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在实际生活中,城市配网的规划与建设也存在了很多问题,所以就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和优化。下面,本文首先对我国城市配网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总结出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的四路:实现对电源点选址和线路走廊的安排优化的同时也实现配网馈线的规划原则的优化,进而保证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同时,我国的经济效益也进行提高。

关键词:城市配网;规划建设;问题;措施

1、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电力行业属于特殊行业,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的定位也应该做出调整,无论怎样的改革,电力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是不会改变的。城市配网建设就是电力企业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保障城市供电稳定性的同时,维护着城市生产生活秩序,因此政府和社会必须为城市配网建设提供便利。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需要长远考虑,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能源的支持,电力是目前最佳的选择。如果不在城市建设发展之前做好配网的规划与建设,就无法与城市用电的急速增长相适应。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同时存在。随着城市发展速度加快,配网规划与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好这项工作,根本是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寻找新思路,新方法。

2、分析我国配网发展的现状

2.1、电源的布点不合理,使得供电半径比较长,线损较高

在早期的整体规划中,我国的城市配网电源布点不是出现不足现象,就会出现分布不合理的现象,使得出现了供电半径比较长,线损比较高的现象。另外,电源布点的不合理,使得一些地方还会出现主变负载的不均衡现象,从而对城市配网系统经济性进行了降低。

2.2、不合理的网络结构,使得其运行方式出现不够灵活的现象

对于我国城市配网的网络结构,经常会出现安排不合理的现象,使得相应的故障复电和计划检查等项目都受到限制,并且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还会遇到变电站停电或是变电站移址时,这时就会出现负荷不能转出的现象,同时还会增加联络线或是新出线。

2.3、配网线路经常出现故障,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

在现在的城市中,输电线路大部分都是采用架空线,使得其故障率比较高,随之业绩对供电的可靠性进行了降低。另外,网络结构的不合理也会导致供电可靠性的降低,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出现故障问题。

2.4、负荷的不断增长,电网建设的用地紧张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的东南城市或是沿海城市,电力负荷增长都在12%~15%,有一些地方超过了20%。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变得越来越密集,而可以利用的空间就越来越有限,导致了电力供求不断日益增加,这就强迫城市配网的规划与建设要不断加强,存在上述的问题也一定要解决,下面就对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的思路进行分析。

3、做好城市配电网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合理安排规划电源点与线路

电源点定址合理,可以降低线路建设成本,减少供电网络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当前城市电源点主要存在数量不足,容量不够的问题,需要建造新的线路来弥补供电的不足,这是使供电网络损耗过大,浪费严重。城市配网建设秉承适度超前的原则,对于电源点的选址,供电线路的安排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做好电源点的选址与线路走廊安排工作很重要,城市建筑使电源点位置的选择减少,同时造成线路安排的空间不足,即使电源点选址和线路构建完成,也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约束使布局不合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配网建设的成本会急剧升高,不仅施工的难度增大,而且城市居民的生活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目前电源点与线路建设出现的问题多是因为城市可利用空间不足,所以要提前准备,做好电源点定址与路线安排工作。选择供电线路时,如果采用架空线的形式,这会影响城市景观,而且架空线的故障率要比入地电缆高,不能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所以要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电缆入地的形式。在电缆建设过程中,一般使用排管敷设或者电缆沟的方式来保护入地电缆,排管敷设相较于电缆沟其建设费用低,但是在排管敷设情况下,供电线路日常维护繁琐,而且对于电缆的保护能力也稍差一些。所以应根据实际来合理选择,在施工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电缆沟方式,其次是排管敷设,一般不采用架空线的方式。要做好这一项工作,配网规划建设部门要参与到城市规划中去,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这项工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土地用途的不同决定了这一地区的用电密度,除了小部分用地比如居民小区其用电规律可以掌握,城市中很大一部分土地的用电情况存在不确定性,电力部门对其用电密度难以把握。从多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地区的用电量近年来保持持续上涨,对于一些城市地区以后的用电密度,要有科学合理的预测,所以在电源点的选址上要转换思路,合理规划。供电线路的建设也要与之相适应,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给新电缆的铺设,所有的这些工作都要在城市建设之前完成。

3.2、配网馈线的规划

(1)出线方向的选择规划。设计变电站出线方向时,尽可能将变电站不同主变的出线在区域上交叉,即某一用电地区的馈线要来自不同主变。如果是单台变电站,应该尽可能将不同母线的出线在区域上交叉。依照此出线原则,能够保障任一用电地区内都有两个以上的电力来源,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可以由其他电源进行供电。(2)环网及联络方式选用。对于环网接线方式,应避免主回路电缆迂回,环网节点也不宜过多,力求缩短主回路成环的建设周期。考虑到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环网接线模式应考虑过渡方案。在前期,考虑使用单环网接线形式,根据地区用电变化,再改成多分段联络,提高线路使用率。如果用电量进一步增大,需要设置第二环,使用双环网接线形式。图1是馈网联络及环网方式示意图。

3.3、城市配网的自动化改造

城市配网自动化是在电网变革中一项重大举措,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扩大供电能力、实现配网高效经济效益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配网自动化工作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近10年的缓慢摸索发展,到90年代我国开始正式开展配网自动化工作。从最初可以实现基本的故障隔离到21世纪初期可以完整实现馈线自动化、配电变压器巡检、配电网SCADA、开闭所自动化、客户故障报修等功能,配网自动化在我国已经历了一次跨世纪的变革,改变了过去我国电网“重发、轻配、不管用”的状况。实施城市配网自动化首先要对配网自动化进行规划,为配网自动化的实现作好长远打算。配网自动化规划的原则有:(1)应指明配网未来可观、可测和可控的长远发展方向并为之提供发展战略。(2)为配网自动化要实现的功能和与之相应的配置提供指导性意见。(3)指出配网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的要求。(4)遵循分段投资和分段实施的原则。⑤在实施配电自动化项目具体时,要结合实施对象电网的实际情况,提供适时实地的考察报告,对项目的实施提供早期的技术和经济论证。

总之,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用电营销业扩流程作为电力企业的重要窗口,将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整体形象,那么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规范用电营销业扩流程,完善相关制度体系,规范业扩流程,将更加优质的服务提供给用电客户,这样自身竞争力方可以得到强化,与电力体制改革趋势所符合,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潇.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5:33-34.

[2]陈振亮.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2:66-67.

[3]田历.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167-168.

论文作者:姚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相关问题探讨论文_姚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