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优化路径
在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以及系统的储存,但因事业单位的性质特殊,其档案管理工作也相对来说较为复杂,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承担比较大的压力。事业单位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意义重大。但是,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很多管理理念和方法缺乏科学的依据,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非常不足,这个同档案管理重视不足有很大的联系,相关人员意识浅薄,没有正确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指通过对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归纳而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是衡量管理水平与业绩较重要尺度之一。档案管理的优化创新对我国事业单位深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创新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系统教育,可以极大提高其管理技巧,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其次,档案管理工作优化创新可帮助事业单位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让单位能获得更准确及时的数据档案,提升事业单位系统化、科学化及网络化管理水平。较后,事业单位通过对档案管理人员和手段的优化,有利于单位及时发现及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完善档案管理体制,推进事业单位管理的体制化建设进程。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弊端
1制度残缺
制度的不完善是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首要问题,第一表现在对于档案标题和需要的标注的不规范,对于档案的组装和存放不规范,第二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借阅的制度不完善,造成档案的缺失和存放混乱;第三是对于制度的执行不彻底,没有发挥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真正作用。
2现代化管理意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即通过人工对纸质档案进行搜集、整理、存放,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随着信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进入了信息化的办公环境,某些事业单位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缺乏对本单位纸质档案的电子存档,以及对电子档案实行监管。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但是实际上,档案管理不仅需要一定的政策理论,而且专业性和技术性也很高,它要求工作人员在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更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3管理人员与档案硬件设施被忽略
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认为其不过是对资料的整理和搜集,不注重对其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档案硬件设施的购买。目前我国大多是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大多综合素质较低,且岗位变更频繁,缺乏一定的档案专业管理人才。对于现代化的管理系统的引进、检索平台的建立、档案室的成立、计算机等硬件设施不加以重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难以继承和创新,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4档案检索效率较低
事业单位的档案检索一般分为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而档案检索效率的高低往往和硬件系统设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为了加快档案检索的速度,投入大量的物资升级发展检索工具,认为检索工具越先进,档案检索效率就越高。事实上,这不仅会造成档案重叠的问题,而且对档案整理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误解。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
1加强档案业务的建设力度
首先事业单位负责人应该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将其纳入事业单位的日常事宜,通过健全档案管理机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其次是要通过建立档案人员的奖惩机制,激励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创新,调动起工作积极性,提高办事效率;最后要依照国家档案管理的相效率,建立本单位的档案质量评价标准,并做到深刻贯彻,真正实现事业党委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我认知能力
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聘请,要提高录用指标,充分考究他们的业务综合能力,对于已经录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通过强化政治教育,使得他们能够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相关条例,依据制度规范开展相关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事业单位还要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鼓励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3提高档案管理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要想能够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就必须提高现代化的服务水平,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武装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利用先进的网络科技和技术手段,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其次是要积极提升档案信息管理的时效性,做到精确及时的传达各类信息;最后要积极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通过后台登录、数据共享和其他单位形成信息共享,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
4事业单位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要立足于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不足的现状,积极地建言献策,构建更加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比如从档案的收集整理、档案保管、档案查询、档案借阅、档案鉴定等多个角度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保证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在有效的、科学的、全面的制度背景下开展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加强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通过优化档案管理制度,使得档案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的,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5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素质[2]。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首先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进行培养,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这样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仔细认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其次,还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科技技术的培训。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向前发展。
为了其未来得以发展得更好,我们就必须更加重视并着力解决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要在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中将档案管理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总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充分认识到现阶段所存在的弊端,寻找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通过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规范、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思想重视和资金投入,全面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让其真正成为事业单位发展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冷艳.信息时代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3):171-172.
[2]张玲.分析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J].赤子(上中旬),2015(1):150.
[3]姜俐.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6(5):224-224.
论文作者:张雪岩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档案论文; 事业单位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现阶段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