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昌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湖北 宜昌 443000)
(2葛洲坝中心医院检验科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观察孕前和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检测巨细胞病毒的2102名受检对象,其中孕前检查685人,孕期检查1417人。对HCMV-IgM(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的个体通过亲和力实验和聚合酶连反应(PCR)实验进行确证,同时联合B超检查、MRI检测和跟踪回访等方式开展研究。结果:比较孕前和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其中685例孕前检查IgM确证感染113人,感染率16.5%,治疗后怀孕异常妊娠3例,占2.7%。1417例孕期检查IgM确证感染188人,感染率13.3%,其中异常妊娠或出生后缺陷62例,占确证感染的33%。明显高于孕前检查感染治疗后妊娠的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56,P<0.001)。结论:孕期母体内巨细胞病毒新近感染和复发感染是造成胎儿宫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新生儿缺陷和发育不良的重要因素,故孕前检查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于胎儿优生优育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孕前检查;宫内感染;优生优育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0-0167-02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影响孕产妇优生优育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胎儿先天性疾病证明与HCMV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1]。宫内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可引起死胎、小脑畸形、运动障碍、智力发育落后等,但也有许多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孕妇未见胎儿及新生儿异常[2]。
为此,本研究使用安图公司生产的A2000化学发光定量测定仪器对来我院就诊的怀孕前和怀孕期妇女进行HCMV筛查,再对初筛巨细胞HCMV-IgM阳性的对象通过亲和力实验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确诊。并分析研究HCMV感染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和HCMV感染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2102名已到育龄期且有生育意愿的女性和已怀孕的孕产妇行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血清学检查作为本次统计分析的对象人群,年龄21~38岁,中位数27岁,孕期0~32周,其中65例具有异常妊娠史。对孕前和孕期做一般基线资料对比分析,孕前对象中位数年龄24岁,孕期对象中位数年龄27岁,经过对受检对象病史询问,既往生育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分类,除孕前对象有1例和孕期对象有3例不明原因的流产史外,其他均未有明显影响胎儿异常的环境因素和严重的遗传性病史。故本次对孕前和孕期巨细胞病毒IgM阳性对胎儿影响具有比较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采取孕前妇女和孕期妇女静脉血2ml,3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使用安图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A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定量仪器对巨细胞病毒做初筛检查,对检测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的样本再做亲和力实验和聚合酶连反应(PCR)以确证,试剂由郑州安图和广州达安基因公司提供,同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将所有受检对象根据血清测定结果分为四个组,分别为一组:HCMV-IgG阴性和HCMV-IgM阳性;二组:HCMV-IgG和HCMV-IgM阳性;三组:HCMV-IgG阳性和HCMV-IgM阴性;四组:HCMV-IgG阴性和HCMV-IgM阴性。
1.3 观察指标
对巨细胞病毒感染一组和二组联合产前B超检查、MRI检查和跟踪随访等方式记录研究结果,找出相关性。平行比较孕前检查685人,孕期检查1417人,从数据上看,孕前检查巨细胞病毒抗体后怀孕风险出现异常概率小的个人优生优育的意识还不够,故做孕前和孕期分组比较从结果看具有显著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SPSS18.0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孕前检查685例中:一组32例,二组81例,三组482例,四组90例。孕期检查1417例中:一组80例,二组108例,三组923例,四组298例。比较孕前和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其中685例孕前检查确证IgM感染113人,感染率16.5%,治疗后异常妊娠3例,占确诊感染的2.7%。1417例孕期检查确证IgM感染188人,感染率13.3%,异常妊娠或出生后缺陷62例,占确诊感染的33%。明显高于孕前检查感染治疗后妊娠的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56,P<0.001),见表,对于三组和四组而言,当HCMV-IgM检测阴性时,无论HCMV-IgG检测结果如何,本研究数据显示均对胎儿无影响。故不在此表中进行统计分类。孕前和孕期感染HCMV情况呈随机分布,根据数据分类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也不在此做统计分析。
3.讨论
潜伏感染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重要特征,当巨细胞病毒进入宿主机体后可终身潜伏,初次感染时为原发性感染,一旦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病毒可激活为复发感染[3]。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以肝炎、肺炎多见,48%~78%的婴儿肝炎综合症有HCMV感染的证据,宫内感染所造成的先天性感染的HCMV肝炎病死率可高达20%,对婴儿HCMV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中药鱼腥草治疗孕产妇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明显,提高了感染HCMV-IgM转阴的概率,且鱼腥草对孕妇及胎儿毒副作用小,其中有效成分槲皮素能明显抑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s,CPE),呈典型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后的细胞形态学改变,CPE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4]。我院临床实践用药数据证明,更昔洛韦在治疗先天性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时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在孕期以对症支持常规治疗为基础的干预措施下,加用抗病毒制剂更昔洛韦可改善HCMV宫内感染患儿的概率,同时可抑制HCMV的复制[5]。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造成孕妇宫内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就有巨细胞病毒感染[6],胎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的发育缺损等问题与妇女在妊娠早期是否受巨细胞病毒原发感染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我院巨细胞病毒的检验结果与临床指针联合[7]研究发现,巨细胞病毒通过胎盘经血流感染胎儿,造成胎儿宫内感染,孕妇在妊娠早期原发感染巨细胞病毒并产生了病毒血症症状,病毒主要进入宫内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早期原发感染比复发感染更易导致胎儿宫内的感染。在复发感染产生病毒血症时,病毒的滴度较低,是否产生宫内感染取决于进入体内的病毒量和体内的巨细胞病毒抗体滴度[8]。由于巨细胞病毒隐匿感染的特点,临床不易发现。近年来,随着病毒定量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巨细胞病毒的检测也变得越来越容易[9]。孕妇活动性CMV感染导致胎儿先天性CMV感染率较高,并且可导致胎儿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建议孕前筛查CMV感染,活动性感染者延迟怀孕,可降低CM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10]。
综上所述,孕期母体内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新近感染和复发感染是造成胎儿宫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新生儿缺陷何发育不良的重要因素,故孕前检查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于胎儿优生优育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临床应做好相关检测工作,早干预、早治疗,尽最大可能减少缺陷新生儿的出生。
【参考文献】
[1]北京地区母婴巨细胞病毒感染调查协作组.北京地区母婴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调查[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2,15(8):459-461.
[2] Revello MG,Lazzarotto T,Guerra B,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hyperimmune globulin to prevent 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J].N Engl J Med,2014,370(14):1316-1326.
[3] Ozgu-Erdinc AS,Sen C.Diagnosis of 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 antigenemia by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immediate early antigen[J].Fetal Pediatr Pathol, 2014, 33(1):64-70.
[4]张柳红.鱼腥草治疗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5]张华,刘莲.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9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6):120-121+124.
[6] Rycel M,Gaj Z,WilczyńskiJ,et al.Evalu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HCMV viremia and the course of pregnancy and neonatal outcome[J].Ginekol Pol,2013,84(12): 1005-1011.
[7] Bagheri L,Mokhtarian H,Sarshar N,et al.Seroepidemiology of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in Gonabad, east of Iran: a cross-sectional study[J].J Res Health Sci, 2012,12(1):38-44.
[8] Yinon Y,Farine D,Yudin MH.Screening,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pregnancy[J].Obstet Gynecol Surv,2010,65(11):736-743.
[9]金艳,松华,王明丽.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N].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3):282-285.
[10]桑洪爱,王琳琳,刘振平,马玉燕.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5,7(01):36-39.
论文作者:王瑜孜1,金心2,刘怡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巨细胞论文; 胎儿论文; 孕期论文; 病毒论文; 病毒感染论文; 孕前论文; 宫内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