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体育创新发展研究
胡秉娇,晁岳刚,孟 焕,陈 磊,黄春艳
(牡丹江医学院体育教研部,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发展与强大。本文阐述了“健康中国”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体育创新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健康中国;青少年;体育创新
健康能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强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旨在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青少年是国家的重点关注人群,然而近几年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提升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国家和学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健康中国”的概念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实现人们健康、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是健康中国遵循的主要原则;并将健康中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各学校加快对体育课程的创新改革,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热情、体育爱好,要求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及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增加青少年的体育活动时间,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升。此外,学校要建立健全体育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械,为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提供物质基础,着力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与强大。
2 “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及家长重视程度低,忽视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虽然推行的是素质教育,但升学考试的衡量标准依然是分数,在升学的压力下,学校及家长往往只看重青少年的文化课成绩,忽略了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在学校,为了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课成绩,体育课往往被文化课占用,久而久之,体育课成了学校的一门形式上的课,没有存在的意义,更别说提升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了。青少年的体育热情随着体育课的减少、运动时间的减少而逐渐下降,积极性逐渐消失,这很不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升,更不利于健康 中国的建设与推进。
2.2 学校的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
青少年的体育运动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校的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中小学并没有按照相关政策及规定开展体育课程,体育课被文化课挤用,或个别地区由于师资缺乏,体育课程常常被取消。由于资金的限制,有些地区的体育运动场地狭小,体育运动器械缺乏,青少年不能正常开展体育运动,逐渐失去了对体育运动的热情,阻碍了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2.3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单调枯燥,缺乏创新
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及方法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内容枯燥、方式单一,很难激发起青少年的热情及积极性。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基础好的青少年吃不饱,而基础差的青少年吃不好,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因此创新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使青少年自愿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
2.4 学校存在体育教师师资配备不足的问题
共享经济领域快速发展,共享产品层出不穷。当安全头盔进入共享领域时,有更多的问题需要面临分析研究。可是以探索产品的CMF为出发点结合共享经济的的特殊性展开分析与研究的却寥寥无几。本文则率先的展开了对共享经济产品的CMF的分析、研究和实践。比如,头盔与不同的用户接触进而产生了更高的自清洁要求;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出发,需要更好的衡量生产成本与耐用时间的关系;普及度本不够高、影响不够深的产品以何种更能被用户所接受的方式进入全新的共享领域。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采用的仍旧是“大班制”的教学方法,一个班大约有50多个学生,由一个教师教授体育课程,师资配备不足,从而导致难以实现差异化教学,学生的兴趣也不高,只是把通过体育课考试作为体育运动的目标,青少年各项体育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都尝试、都学习,然而每项运动只是简单地学习基础技术,而没有做到熟练掌握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且体育教师缺乏继续学习的途径,健康知识储备能力有限,缺乏体育课程的创新能力,教育思想也相对落后,不能够有效地开展健康体育的教学,从而不利于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
2.5 体育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匀
结合国内外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技术进行分选现状可知,当前国内外对颗粒状农产品的分选研究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并很多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且可以达到很高的分选精度和检测速率,但在图像处理领域还在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图像识别方面存在着困难,在硬件上要实现实时地进行图像分割也是一个技术难点,提取何种特征最适合,采用什么样分类器,要配置什么样的处理器等等,仍需要不断进行改进技术,进一步完善。
3 “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体育创新发展研究
3.1 提高师生健康优先的观念,增强师生健康意识
高温环境下GH3536基体软化,导致其粘着趋势上升,存在外部载荷时易发生塑性变形,在磨球滑动过程中以剥层的方式不断脱落的磨屑被胶合在一起,形成层状物(见图5a)并逐渐被撕裂。另外,基体磨痕的局部区域可见沿滑动方向的犁沟,这可能是由于部分磨屑在磨损过程中嵌入到基体中,在滑动中推挤基体使之塑性流动并犁出沟槽,从而引起磨粒磨损。由图5b可见,NiAlW涂层的磨痕比基体更为光滑和平整,没有明显的单个颗粒沉积物脱落和涂层整块粘着或撕裂现象。涂层的磨损机制以微切削为主,其表面的单个颗粒沉积物凸起部分首先被切削,在外界的反复撞击与挤压下发生破碎,最后脱落并造成涂层的磨损[15-16]。
我国的体育教育资源存在着城乡分布严重不均衡的现象。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沿海地区的体育教育资源较为充足,而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缺乏体育教师、体育运动场地、运动设施等,很难有效地开展体育课程。体育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健康中国的建设进度,也难以提升我国青少年的整体身体素质水平。
3.2 改善学校体育条件,促进青少年体育体制的改革创新
青少年是“健康中国”的重点关注人群,因此实现学校的体育体制创新,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推进青少年体育的创新发展,就需要改善学校的体育条件,促进青少年体育体制的改革创新。首先,学校要完善体育评价考核体系,将“健康中国”的相关知识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教师升职、评级等把“健康中国”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学生升学也要主要考核体育能力,确保考核的真实性,极大地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使青少年自愿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此外,面对体育运动及体育运动器械缺乏的问题,学校要创新体育活动的场地和器械,因地制宜,将能利用的场地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也可自制体育活动器械,推定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体育要想实现创新发展,首先要培养师生健康优先的观念,增强师生的健康意识。学校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向青少年讲解“健康中国”的概念、历史、起源及重要性,增强师生的健康意识。通过集中宣传或经常性宣传,将“健康中国”的意识深植于师生的心中;并增强学校的健康教育师资,对教师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定期进行考核,使教师将健康教育贯彻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把健康教育作为选拔教师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从而推进青少年体育的创新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创新体育课程的内容及形式
为实现青少年体育的改革发展,学校应创新体育课程的内容及形式。学校应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层次、学校的具体条件、地区的特色等,为青少年提供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供青少年进行选择;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创新体育课程的形式,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增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热情,实现差异化教学。学校可推行选课教学的制度,使青少年获得自主选择权,打破原有的按照班级教学的局限,可以将选择同一运动项目的青少年按照年级进行教学。认真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使青少年能够熟练掌握一项及以上体育运动项目,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肝癌细胞株HepG2(ATCC),用含10%胎牛血清、1×105U/L青霉素和100 mg/L的DMEM培养基,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当细胞生长密度在75%左右时加药处理。Danu母液终浓度为50 mmol,用新鲜DMEM培养基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浓度效应实验药物浓度设为0.01、0.1、0.5 μmol,作用时间24 h。时间效应实验设4、8、12、24、48、72 h组,Danu浓度0.5 μmol。
3.4 重点关注农村的学校体育,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公平
学校教育是“健康中国”的基础,因此关注学校体育教育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发达城市体育教育资源较为丰富,而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体育教育资源贫乏,缺少体育教师,缺乏体育运动场地、运动器械,青少年不能有效地开展体育运动,严重阻碍了“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因此,国家应重点关注农村的学校体育,合理分配城乡学校的体育资源,并适时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国家应加大农村体育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农村学校的体育条件,并改革教师工资制度,实现同工同酬,吸引更多的体育教师投身到农村体育教学中来,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治理,提升其体育运动的条件,改善农村整体的体育运动条件,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加快“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3.5 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仍存在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缺乏的现象,1名教师1节课往往要教授50多名学生,“满堂灌”的教学形式难以估计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难以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学校应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应对教师加强“健康中国”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健康知识的储备,使教师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创新体育课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要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树立“健康中国”的理念,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并影响青少年,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 语
“健康中国”对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健康中国”的主要人群,因此,在学校以“健康中国”为指导思想,创新青少年体育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健康中国的视域下,青少年体育创新的发展策略主要有:提高师生健康优先的观念,增强师生健康意识;改善学校体育条件,促进青少年体育体制的改革创新;创新体育课程的内容及形式;重点关注农村的学校体育,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公平;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热情及积极性,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更快、更有效地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荣,王彦成,胡永南,等.构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2).
[2]孙洪涛.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
[3]毛振明. 论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性(二):解决运动技能有效性问题的关键——体育课程教材排列理论的构建[J]. 中国学校体育,2011(2).
中图分类号: G8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51X(2019)09-106-03
投稿日期: 2019-04-13
基金项目: 2018年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编号:2018_KYYWFMY_0108)。
作者简介: 胡秉娇(1977—),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通信作者: 晁岳刚(1973—),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标签:健康中国论文; 青少年论文; 体育创新论文; 牡丹江医学院体育教研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