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13001
摘要 目的:研究针对肝性昏迷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性昏迷患者12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每组肝性昏迷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出现血氨升高、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不良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疾病改善、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肝性昏迷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有着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降低不良状况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整体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肝性昏迷;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模式;临床疗效
肝性昏迷(hepatic coma)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1]。该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昏迷不醒、运动障碍、意识不清等。目前,临床在针对肝性昏迷患者的护理期间常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报告根据目前临床护理该疾病的现状,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性昏迷患者12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研究针对肝性昏迷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临床疗效。详细见以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性昏迷患者12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每组肝性昏迷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其中,患者的年龄在29~67岁,平均年龄在41.8±2.9岁。患者的体重在56.2~81.7Kg,平均体重在68.3±1.7Kg。诱发120例患者出现肝性昏迷疾病包括了:①慢性肝炎36例。②酒精性肝炎25例。③药物性肝炎19例。④肝硬化40例。记录和统计两组肝性昏迷患者的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可知,不存在可见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
本报告所选取的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治、相关检查确诊为肝性昏迷患者。患者均>18岁,且患者均已知情。全部的研究步骤均符合医院伦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
1.3研究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及时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的转变,按照医嘱给患者应用相关的药物。并适量的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维持患者的营养支持。
1.3.2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详细如下:(1)心理护理。在患者的护理前,首先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并结合患者的兴趣等,制定相应的方案。护理前期主要以交流、安慰为主,努力的引导患者朝着积极乐观的方面发展。(2)饮食护理。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主要以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为主,并添加适量的水果配合食用。(3)预防感染。定期的给患者换药,并保证病房的干净卫生,常进行通风处理,防止病菌的滋生。进行患者的口腔护理,保证患者能坚持早晚刷牙的习惯。(4)知识宣讲。全面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知识宣讲,告知他们肝性昏迷的发病机理、治疗手段等。告知患者该疾病的成功案例,并和患者家属沟通,保证患者治疗的依从性。(5)预见性护理。医护人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结合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患者的预见性护理。防止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不良状况,及时的检测患者的血氨浓度,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连续跟踪两组患者一个月,记录和统计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的血氨升高、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不良状况,并针对患者的满意度、疾病改善、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进行评分(10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报告所统计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其中获得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数据间的计量资料应用t值来表示,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查验,差别存在,P<0.05。
2结果
2.1不良状况
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出现血氨升高、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不良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肝性昏迷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具有病死率高、预后差的临床特点[2]。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的麻烦,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目前,临床在针对肝性昏迷患者的护理期间常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于患者主述、临床检查等相关资料,进行患者全面的评估和判断。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防[3]。其优势包括了:(1)有利于患者的疾病的转归,提高患者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2)降低了患者出现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不良状况。(3)对于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患者出现消极态度。(4)预见性护理可以提前消除各种诱发因素,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5]。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出现血氨升高、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不良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疾病改善、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肝性昏迷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有着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艳波,连晓南.探讨肝性脑病昏迷前期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10,12(6):518~519
[2]赵水英,王章明.早期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外医疗,2011,22(22):151~152
[3]董小莎.早期肝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工企医刊,2010,23(4):68~70
[4]张丽华,包晓春,姚琳,等.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2011,20(15):1931~1933
[5]陈小玲,吕碧仪,吴碧云.早期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8(4):21~23
论文作者:沈莲,邹菊燕,朱志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患者论文; 预见性论文; 模式论文; 状况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食欲不振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