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土地基是市政道路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施工情况,其将会影响道路的沉降,带来道路隐患。软土地基以淤泥为主,含水量高,土质松软,流动性和压缩性强,沿海,河流,湖泊地区的软土地基较多,如果在软土区域建设市政道路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防止地基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沉降或者位移,避免道路发生裂缝、倾斜或者坍塌问题,为人们的正常出行和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具有各向异性、抗剪度低、塑性体积应变等特点。各向异性:软土的结构是长时间沉淀而成的,所以软土路基的黏土部分存在分层现象,不同层次的土质其结构也是不同的,所以沉淀的土层代表着不同的地质条件,这就是软土地基的各向异性特点。抗剪程度低:在软土路基中,土质结构较为疏松,这种结构特征使得地基无法承受路面较大的荷载,受到荷载力的影响,软土路基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这种现象就会导致路基裂缝的产生。塑性体积应变:软土路基受到自身结构的影响,其内部经常会出现一定的空隙。为了应对塑性体积应变,就需要进行软土空隙的处理工作,对软土中的空隙进行压缩,调整软土中的颗粒,使软土结构变得更加紧密,避免软土地基出现变形问题;在压缩完成后,软土地基就不会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很难进行二次更改,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及流程进行施工,否则二次调整会影响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
二、软土地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软土路基强度较低
由于软土的土质松散,在外力的作用下,软土路基极易出现变形及沉降问题,从而对市政道路的稳定性及耐久性造成影响。为了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要对软土路基的土样展开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针对不同的土质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从而将软土路基的承载力与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2、软土路基的边坡稳定性较差
在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施工中,难免会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雨水的冲刷就会破坏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导致边坡失稳的现象发生,所以需要对路基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对软土路基边坡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路基施工工艺,从而有效地提高软土路基的加固效果。
3、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路基不均匀沉降是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软土地段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难以保证其稳定性与强度。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软土路基的结构特点,对软土路基进行一定的加固处理,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为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1、强夯技术的应用
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中,强夯技术是指使用夯实机械或者是重物,对软土路基中的素土、杂填土、低饱以及粉土进行夯实,实现对路基的加固。在应用强夯技术前,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素土与杂填土,保证填料的质量满足相关要求。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测量放样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并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应用强夯技术的过程中,必须从路基两侧开始,向中间进行夯实,并做好加固工作工作。一般情况下,整个过程需要进行三次夯实,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夯实质量的检测,保证路基的整体夯实度,提高路基强度。
2、换填技术的应用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如果遇到软土路基,可以应用换填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在这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挖除路基中的软弱土层,再使用强度更高、质地坚硬的碎石或砂对缺失的土层进行填充,在填充完成后,需要对路基进行夯实与碾压,确保路基的强度能够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应用换填技术对软弱路基进行处理时,如果软弱土层的厚度在3m以下,需要将软弱土层挖除,填充厚度相同的填料,并做好夯实与碾压。如果软弱土层的厚度在3m以上,需要根据路基的实际情况确定挖除软土与填充填料的量,再进行夯实与碾压。由于换填技术的操作相对简单,因此,目前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软土路基的处理工作中。
3、排水固结技术的应用
如果软土路基的含水量较高,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可以应用排水固结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排水的方式对路基的含水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确保其不会发生形变,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如果软土路基的含水量相对较少,可以在排水过程中应用热化处理技术,通过热化处理降低软土路基的含水量,操作相对简单,具有良好的排水固结效果。如果软土路基的含水量相对较高,可以在排水过程中在软土路基内专门设置排水管道,再对软土路基施加压力,将其中多余的水分挤压出来,可以有效的提高软土路基的固结能力,促进软土路基承载能力的提升。
4、碎石桩处理技术的应用
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中,碎石桩处理技术是一种传统的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目前正常被广泛的应用到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施工中。在应用碎石桩处理技术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振动与冲击的方式,使软土路基的表面出现大量的孔,并对碎石进行妥善的处理,再添加适量的粘接剂,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粘合性,保证路基的整体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在应用碎石桩处理技术时,碎石桩位置的确定需要结合软土路基的性质与面积,保证整体密度满足要求,提高碎石桩的稳定性。碎石桩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并且有利于施工成本控制,能够应用在大部分软土路基的处理工作中,但无法应用在路堤宽度较大的市政道路工程中。
5、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
在对软土路基表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以下几种处理技术:第一,加固层技术。这种处理技术需要在软土路基表面加入碎石、砂石等材料,有效提高路基表面的承载能力。第二,表层排水技术。这种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土质为细砂或粘土的软土路基中,需要在软土地基表面增加排水沟,并将路基两侧铺垫,提高路基整体的稳定性。这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路基表面的含水量。第三,铺垫土工布或土工格栅。由于软土路基容易出现形变,造成路基承载能力较差,为了环节这种情况,可以在路基表面铺设土工布或土工格栅等材料,提高路基的整体抗变形能力与抗剪切能力,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第四,使用添加剂等混合物。在软土路基的处理过程中,为了增强路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可以使用添加剂等混合物,改善软土路基的性质。
四、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需着重把控的要点
无论采取哪种软土地基加固方法都应充分结合现场情况,严格把控施工要点,确保实现有效的地基加固,避免发生沉降等问题,做好各环节相应工作。在施工前应清理施工现场,将杂草、垃圾等清理干净,将表面平整均匀,及时将水分排出。挖设排水沟槽和铺设垫料都是常用的排水方式,其目标都是为了较少水分含量,具体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确保满足施工需求。除了排出水分,还可以通过添加吸水性物质的方式吸收软土层中多余的水分,最终确保水分含量达到施工要求,这种方式对提高地基承载力也十分有效,还能为现场所需的机械设备提供操作场地。为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符合工程需要,通常在完成软土地基加固后再进行机械夯实操作,通过设备自身重力来压实基地,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空气,减少土壤缝隙,增加密实度,所有的操作最终以满足后续施工和道路正常使用为目标。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一项不可避免的施工任务,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结合项目的实际特点,根据不同的软土性质,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有效提高地基结构稳定性,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减少后期道路维护保养负担,进而提升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道德.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1-14.
[2]王明法.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17,43(11):137-138.
论文作者:黎永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土路论文; 路基论文; 技术论文; 夯实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碎石论文; 土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