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产高白度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小麦论文,白度论文,临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临麦4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采用有性杂交,经系圃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鲁麦23号×临9015,2006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46号。
1 特征特性 半冬性,幼苗半直立。2004~2006两年山东省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242d,比对照潍麦8号早熟1d;株高78.9cm,株型半紧凑,叶片上举,茎叶腊质明显,抗倒伏,熟相中等;667m[2]最大分蘖92.5万,有效穗35.8万穗,分蘖成穗率38.7%,分蘖成穗率中等;穗型长方,穗粒数44.3粒,千粒重45.8g,容重776.3g/L;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半硬质。2005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至高抗叶锈病等小麦病害。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13.2%、湿面筋(14%湿基)36.1%、出粉率64.0%、沉淀值(14%湿基)20.7ml、吸水率55.8ml、形成时间2.2min、稳定时间1.3min、面粉白度82.4(高白度)。
2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度参加临沂市农科院小麦鉴定试验,平均667m[2]产693.28kg,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8.34%;2002~2003年度品比试验,平均667m[2]产659.62kg,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6.37%。2004~2006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m[2]产580.45kg,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7.31%;2005~2006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667m[2]产561.17kg,比对照潍麦8号增产6.20%。
3 适宜种植范围 该品种抗冻抗寒性强,种性稳定,丰产潜力大,面粉白度高,适宜在山东省及江苏、安徽省北部等高肥水地块推广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施足底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土杂肥3000kg、磷酸二铵15kg、尿素15kg、硫酸钾15kg。山东省最佳播期10月5~15日,667m[2]基本苗15万~18万。要求冬前分蘖匀而壮,冬前总蘖数达到80万~90万/667m[2],浇好浇足越冬水。加强起身拔节期的肥水管理,每667m[2]追施尿素15kg,适时浇好孕穗灌浆水。抽穗后及时喷氧化乐果1~2次,防治小麦蚜虫和吸浆虫,同时配合施用粉锈宁,对提高粒重具有重要意义。灌浆期喷2%磷酸二氢钾2次,确保粒大粒饱,高产优质。蜡熟至完熟期适时收获。
(276012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刘正学 刘飞 李宝强 王靖;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 樊宏伟)
(摘自《中国种业》2007.1.33
联系电话:010-6218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