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蔺炳硕

CT…和…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蔺炳硕

【摘要】目的:本次对CT、MRI诊断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诊断效果展开分析。方法:纳入本文的研究对象100例主要是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经诊断时间先后展开组别归纳,每一组例数=50例。一组接受CT诊断(常规组),一组接受MRI诊断(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经MRI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为96.00%,常规组经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为80.0%;观察组经MRI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比常规组优,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在临床诊断之中应用CT和MRI诊断均可明确椎间盘突出影像征象、具体节段,均可有效进行诊断。但和CT诊断展开比较,患者接受MRI诊断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中可提升其诊断效果,十分有助于其阳性检出率的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MRI;极外侧型;CT;阳性检出率;诊断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退行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包括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肌肉麻痹、大腿前侧或者下腹部出现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经保守治疗症状未能改善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因此患者在进行早期诊断变得尤为重要,可有助于缓解其症状。纳入本文的研究对象100例主要是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主要对CT、MRI诊断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诊断效果展开分析,研究如下文详述:

1.研究资料

1.1患者资料

纳入本文的研究对象100例主要是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经诊断时间先后展开组别归纳,每一组例数=50例。一组接受CT诊断(常规组),一组接受MRI诊断(观察组)。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1.87±2.06)岁。常规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2.48±3.12)岁。患者临床体征、症状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资料无欠缺,患者、家属了解诊断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之中观察组资料和常规组资料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在诊断时接受CT诊断,在检查之前的四小时需禁食,应用64排CT机进行检查,患者选择仰卧体位,对其椎间盘L3-S1节段展开扫描,扫描CT层面与椎间盘之间保持平行,层厚、层间隔均设置为5mm,一共进行16层扫描。

观察组在诊断时接受MRI诊断,应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成像仪,选择仰卧体位,主要扫描其椎体L2-S1冠状面、矢状面进行T1、T2以及横断面T2加权像,在其椎间盘进行扫描的时候需要对上一椎体下缘、下一椎体上缘进行扫描,层厚、层距设置分别为3mm、0.30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研究

在进行分组数据的分析、统计时主要应用软件PPSS22.0,其中在分组计数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时经(n%)对相关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关于组别间计量资料的对比和分析中采用(x±s)对相关的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组别间的检验水准采用P<0.05对数据展开核对,此次研究中组别间P值对比若小于0.05,则可判定组别间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经MRI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为96.00%(其中IV度共13例,III度共9例,II度5例,其余21例均为I度),常规组经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为80.0%(其中IV度共10例,III度共9例,II度4例,其余17例均为I度);观察组经MRI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比常规组优,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临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主要是指突出或者突出椎间盘组织处于椎间孔内、孔外或者椎间孔外内,出现同节段脊神经根发生炎症刺激或机械压迫,其中以放射疼痛作为主要表现,进而引起患者出席运动神经性损伤。在疾病发作后,患者的工作或日常生活恢复正常极为困难。虽然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估计为2%-3%,这取决于年龄和性别,但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症及其与临床症状,使得临床医生难以评估患者何时恢复体力活动。在临床中需要构建适当的策略来恢复吸收前的活动水平,同时建立必要的预防措施来预防复发成为了治疗的关键,目前治疗目标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为主[2]。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在临床中属于特殊的LDH,临床对该病的了解比较缺乏,因此误诊或者漏诊的可能比较高。近些年因为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病常用的诊断方式主要包括了椎间盘、脊髓造影、CT、X线以及MRI技术,但造影在临床之中的应用存有一定的限制,因此CT和MRI得以推广。CT为临床常见应用的诊断技术,应用在该病的诊断之中可对椎间盘突出节段、影像学进行直接、准确的判断,可直观的了解其骨组织、软组织状况,但难以得到影像学图像。MRI在临床中也是常见应用诊断技术,该诊断技术本身具有很高分辨率,在经过扫描之后十分容易取得影像学图像,可对患者本身的机体病变部位、病变严重程度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查,因此可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信息,在之后的治疗中医师可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进而有助于改善其预后[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MRI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为96.00%,常规组经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为80.0%;观察组经MRI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比常规组优,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P<0.05)。

概而言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在临床诊断之中应用CT和MRI诊断均可明确椎间盘突出影像征象、具体节段,均可有效进行诊断。但和CT诊断展开比较,患者接受MRI诊断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中可提升其诊断效果,十分有助于其阳性检出率的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兴睿.X线平片、双排螺旋CT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5):144-145.

[2]王桔.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特征性MRI影像表现及对临床诊治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8):62-64.

[3]张静.不同影像学检查方式诊断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1):155-156.

论文作者:蔺炳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CT…和…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蔺炳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