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林
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16
摘要:各级政府更重视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且逐渐加剧了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实践表明:想要积极的提升工程质量,应抓紧对检测单位检测工作的管理,同时落实对各工程参建单位的检测,加强管理和整改已经发现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是对水利工程的质检资料管理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质检资料;水利工程;问题;措施
一、质检资料管理遵循的原则
1、完整性
也就是说不能够随意的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改变信息的特性和内容,或者是插入、乱序、偶然重放、删除,以及于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会修改或蓄意伪造,造成内容受损或者是丢失的情况。保证质检资料的完整性,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应保证的。应当严禁在传输、存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篡改数据信息,提供有效保障给水利工程质检资料的管理工作。针对整理和收录水利工程各类质检资料,需通过专人负责,严格遵循工作流程,并如实的填写且全面记录施工,以及结合签订的施工合同,全面、认真且细致的整理资料,确保便于查找和内容的完整性,做到有始有终,方便提供给管理层一定的资料支持[1]。
2、及时性
质检资料管理员在结束了水利工程质检工作之后,需要讲求实效,及时整理有关资料,确保各单位对质检资料的及时应用。时间性这一特点,各类信息价值均具备,从某一程度上来说,越高的利用价值,则信息可能具有及时性。列入历史资料中的是过时的信息,无法为质量管理和工程施工提供决策支持。所以管理人员应做到准确记录,并及时的整理质检资料,定时对水利工程的资料进行收录,并及时的传递给其他部门。而积累、收集和整理质检资料的过程,需确保能够将工程质量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可以保持和施工的同步开展。除此之外,监理机构和水管单位,均需做到杜绝事后补记现象和资料造假行为。
3、准确性
管理人员需通过准确的独立判断能力,保证资料的准确和翔实。准确无误的资料对于和工程质量监督来说是核心。在评估工程质量时,质检人员需具体描述项目内容,依据规范填写,并不是通过泛指或者是较为模糊的,如“符合标准”、“合乎规范”等词语进行描述并给出定论。资料的整理工作人员以及质检审核人员均需做到照章办事,严把资料质量关,在整理质检资料的时候,严格遵循准确性原则进行。
二、存在于水利工程质检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存在问题
缺少第三方检测。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在现如今大多是通过建设单位组织监测,或者是施工单位内部完成。第三方质量控制检测在整个工作中极为缺失,主要指专门进行监理部门的缺失。第三方应从公正的立场出发,这是重要性保证工程质量的方式。基于此,应大力推行第三方检测于水利工程建设中。数据整理传递能力较弱。因近些年并未有极高对检测工作的重视度,所以设备老化和工作环境较差,是很多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所以在较长时间范围中一致处于滞后的状态。除此之外,不能够及时完成数据整理的基础工作,是一些检测机构面临的问题,造成很多检测数据难以及时性被传递到施工现场,工作发生延迟。质量自检水平较低。现如今普遍存在于建筑市场中的问题,是施工单位的“三检”不严,质量自检的制度和手段不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此,其质量质检工作隐性中转移到监理工程师身上,同时带来极低的施工单位质量自检水平。不仅带给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极大的不便,同时加重了监理工程师的负担。
2、解决对策
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应在工程初始阶段,因系统积累施工资料等需要,整理有关资料,并建立各种技术档案,直至工程结束。所有资料需附有正式性技术负责人的审定意见,同时要有原始记录,无人可擅自增补及修改。在对下一工序或者是部位进行施工前,需等到验收合格之后。除此之外,也需提供完整且详尽的技术资料给竣工验收,要求在取样之后即刻计量、烘烤、称重,加快施工的进程,并尽可能快的得出结论。除此之外,需非常细心做好内业工作,因小失误可能会造成大经济损失。要做到按时填写质量统计报表,对和质量有关的文字资料及统计进行认真编撰,并做到及时完成质量报告,打下坚实的基础用于竣工验收。
检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的加强。重要性能够体现工程质量好坏的信息便是检测数据,所以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并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在开展质量检测工作中,对数据进行的信息化管理是其重点,可对数据在信息化之后进行长期保存和使用。对质量有关信息的分析、反馈、整理和收集,是质检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信息要求具有等级性、可加工性、适用性、价值性等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出质量信息,所以在管理工作中需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用于对信息的分析、报告、收集、储存,并将工程项目质量信息管理工作积极的建立起来,便于帮助决策者和机构快速且正确的传递决策指令,并辅助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质量自检能力的加强。针对于质量管理工作者来说,较低的质量自检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想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同时加强其质量监督能力。且质量检测和监督工作人员想要获得上岗证,需经严格的考试之后,从而保证检测及监督工作的质量,同时便于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
三、加强质检资料的管理
整理施工质检资料。施工质量检验评定对各部工程项目均有严格的细分,有很多检测层次存在于施工过程中,且均有对应的检验内容存在于工程的不同分项部分,所以形成了繁杂且庞大的质检资料系统。假设系统性分类和整理可及时的开展,则会造成无法实时跟踪分析,同时难以及时掌握施工质量情况,并且选择针对性措施对出现事故的高危因素进行控制,因此造成确切且必要的参考依据在工程质量最终评定是极为缺失的,同时也难以有效保障工程质量。怎样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理大量积累的零散质检资料,并将一目了然的质检资料记录提供给参与者,是质检资料管理人员应注意的问题,需不断于工作实践中完善和研究。
结束语
真实可靠是水利工程质检资料的必要条件,这能更好的支持工程质量等级核定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各类数据声像资料,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均是必要性质检资料的构成,也是对内在化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反映。资料人员需做好分类与整理工作,加强全面与规范化管理,熟练掌握新的资料整理方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蒲丽芳.水利工程的质检资料管理分析[J].民营科技,2018(05):189-190.
[2]宋雄杰.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做好质检资料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275-276.
[3]孙俊杰.浅析市政工程质检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其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6(44):196-197.
[4]杨晓梅.工程质检资料的收集整理极其重要性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16):68+9.
论文作者:董晓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质检论文; 资料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信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