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德育三要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地理论文,三要素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般来说,中学地理教学中德育要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国情教育;二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当然,还包括地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观念教育,如生态观、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等,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进行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其树立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和信心。
地理作为一门科学,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从自然与人文等诸多地理要素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证。所以,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从地理角度认识国情,即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我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状况。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反映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关系,及如何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等问题。
首先,在备课中,我注意抓住了国情教育与地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结合点。如在讲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时,我指出人类改造气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人工造林,我讲了林地对局部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后,让学生从反面列举森林遭到破坏对气候乃至整个地理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大量事实,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造林与毁林这两种不同的人类活动,对气候和整个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后果。不但使学生们掌握了森林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又使他们从中学会分析人地关系,确立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在国情教育中,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外,最不可忽视的是两分法的原则。在地理教学中,坚持以知国——爱国——报国为教学目标的正面教育,就要讲清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同时,又要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等国情劣势。既使学生明确国情优势,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使他们了解了国情劣势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通过教育活动,逐步把学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责任感铸造他们的报国志——发愤读书,立志图强。
利用数据、事实进行纵横向对比,是国情教育的好方法。如当讲到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时,我也提到建国以来植树造林所取得的成绩,如“三北”防护林带成为“世界最大生态工程”,人工造林面积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1/3,居世界之最。学生喜欢横看发达国家,我就在讲课中着重指出,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仅从农业生产看,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做到的。当然,在横向比较时,也不回避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分析日本、新加坡、瑞士等国如何根据本国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本国经济的经验时,我都提出我国应借鉴的某些方面。
地理国情属动态范畴,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善于捕捉新的地理信息,以不断充实国情教育内容。我时刻注意把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获取的新的地理信息和数据,如人口数量变化、矿产资源的发现、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业绩,工农业、交通建设的新成就,治理环境的新进展等介绍给学生。这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证明,学生美好的情感,需要教师的感染、熏陶: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需要教师的诱导、激发。要培养学生的知国、爱国、报国的情感,教师本身必须是忠诚的爱国者。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师应注意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画龙点睛,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如,在讲授《地壳运动》一节时,我抓住了以下几处教育点。
第一,我没有平铺直叙地介绍地壳是运动的,而是先给学生打出两组投影片。一组是在喜马拉雅山这样高大雄伟的高山上,却发现了海生生物的化石,启发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第二组是台湾海峡的投影片,在二三百万年前,祖国大陆和台湾岛是一整块陆地,为什么后来出现了台湾海峡。学生们经过思考,提出地表形态总是在变化的,甚至会出现沧海桑田的巨变,从而印证了“物质是运动的”这一普遍规律。
第二,紧接上面所讲的,我引导学生分析地壳运动的原因是地质作用,而地质作用又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分析内外力促使地壳运动的关系中,我引导学生说出,内力作用就是促使地壳运动的内因,外力作用就是促使地壳运动的外因。如果没有内力作用形成地壳的高低起伏,就不会有外力的削高填平作用。从地壳的整个发展来看,内力起主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这一唯物辩证观点。
第三,在讲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即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时,通过分析和演示,使学生看到水平运动是主要的作用,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地壳运动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地质构造的两种基本类型主要都是水平运动形成的。
第四,从地质剖面图上判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会出现判断错误。我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讲清背、向斜的判断不应仅依据外表形态,还应考虑岩石的新老关系。通过师生共同分析,使学生看到,如果仅从岩层的凹凸来判断,会得出与事物的本质截然相反的结论,自然渗透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观点。
在教学中,由于我始终注意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所要讲授的内容,使德育和教学内容自然、有机地结合,加之教学方法上坚持启发诱导,使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三、以传授知识为契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注意把所讲授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中获取的有关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的信息相结合。比如,我要求学生每天都收看电视台的天气形势预报和天气预报,记录下天津一个月以来每天的天气预报内容。在讲天气时,我绘了一幅用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图”,让学生说出图中反映的天气状况,并说出天气与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活动的关系(我绘的是中雨天气),由于学生们提前注意了观察、思考,所以,基本都能顺利答出。在讲课时,从感性到理性,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风。
我在给初一学生讲“板块构造学说”时,正好电视台报道了印度地震的消息。学生们都听了这则新闻。我问他们为什么在印度发生地震呢?学生们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以此导入新课后,指出印度处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处,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正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抬升而形成的,正是在板块交界处易发生地震。我又让他们看了全球板块图,学生们纷纷说出了世界各地地震的多发区。
由于长期坚持书本理论与生产、生活的结合,学生们也养成了这方面的习惯。他们非常注意生活中新闻报道中哪些事与他们所学的地理知识有关,时常主动告诉我这方面的发现和收获。这样做,培养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对于他们今后运用各科知识参加祖国建设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