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措施论文_陈游

陈 游

(湖北省 武汉市蔡甸奓山卫生院 , 430100)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3-0155-01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危害 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公害。该类病 人既有一般健康人的心理特点,又有病态的特殊表现①。为加强治 疗心脑血管疾患疗效,本文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进行心理健康状 况调查,以便掌握心脑血管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有目的地 制定护理措施,从而掌握护理技术中的心理知识并采取针对性护理 措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选择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87 例为观察组, 男40 例,女47 例,年龄在30-78 岁之间,平均年龄55 岁。病例 确诊为脑血栓,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等,均在科内实施同种药物 治疗;随机选择87 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男44 名,女43 名,年 龄在31-76 岁之间,平均年龄53 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与性 别间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采用Derogatis,L.R. 编制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统一调查问卷②。评定一周时间的两组174 人的心理问题,由护士 发放调查卷给调查对象,对于文盲和部分小学文化者由护士按统一 问卷逐项读给调查对象听,根据调查对象自选答案填写,问卷由护 士收回,有效答卷为100%,然后计算总症状和各因子分,总分是90 个项目所得分之和,总症状分是将总分除以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

2. 结果分析 以该量表总症状分和各因子分作指标t 检验做设计处理( 见表)。

如表中所示:患有躯体疾病的人与健康人心理存在显著差异, 依次有症状总分,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躯体化因子分,强迫 因子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敌对因子分,精神病因子分。无差 异的恐怖因子分,偏执因子分,其他因子分。

3 讨论

心脑血管病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心理因素 起重要作用,对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的目标,是为了有效地应付健康 问题和日常的生活要求,是为了能够承受治疗所带来的压力,保持 病人达到最佳心身状态,故提出以下针对性措施。

3.1 抑郁的护理

抑郁是以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症状,以生活兴趣减退、动 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特征来反映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 认知和身体方面的感受,个别还包括有关死亡思想和自杀观念。抑 郁常常与脑血栓、肢体偏瘫、肢体功能丧失有关,病人感觉他们在 家庭和社会地位发生动摇,丧失发展个人事业的机会,丧失感成为 抑郁病人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对异性兴趣减退,容易哭泣,经常责 怪自己,感到孤独,前途无望等。对抑郁病人应利用各种方式促使 病人倾诉,要使病人精神平衡,就必须通过适当的场合向一定的人 倾诉苦恼后,心里才会轻松,利用交谈,填问卷,无记名提意见等 方式让病人把压抑在内心的想法倾诉出来。另外,具体地帮助病人 解决实际问题,如争取家人探望,协调好关系,多安排一些他们愿 意做的事情;充分发挥他们的生活能力,如在家里安排看电视、报 纸,听音乐等,摆脱疾病带来的困扰,帮助他们从心理上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3.2 焦虑的护理

一般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 躯体征象,如震颤。初次来院的人不了解自己的疾病性质和预后, 会产生期待性焦虑;与他熟悉的环境和心爱的人分离,会产生分离 性焦虑。对抽血、打针等检查与治疗,认为是对自我完整性的破坏。 高度焦虑,可增加生理或心理负担,夸大疾病的严重程度,怀疑医 护人员解释的真实性从而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一位中年女 性冠心病患者,在输液中突然全身颤抖,说不出话,经护理诊断确 定是焦虑引起的反应后,护士即握住病人的手和蔼相问,帮她采取 合适的体位,并转移她的注意力,使其摆脱焦虑情绪。事后帮助病 人分析焦虑的原因,对病人进行疏导,帮助病人用理智和成熟的思 维方式去克服幼稚的情感和行为,从而达到接触焦虑的目的,此后 这位患者在我科治疗期间,再没发生此类情况。

3.3 躯体化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的老化,心脑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硬化, 表现为头痛,胸闷背痛,关节痛等,还有在行为上出现倒退,有的 病人病情虽不太重,但行为变得幼稚,有“童心复萌”的表现,产 生依赖心理,对这类病人要重视生活上的照顾,给予长期性指导用 药,减轻症状,自我保健。

3.4 强迫症状护理

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 为的病人,如怀疑自己的衣饰及仪表不端,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 示做得正确,这些人多数为文化层次较高患者,脑血管硬化,血流 降低,神经传导减慢导致感知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 对各种刺激反应变慢,这是一种老化现象,护士应用和病人谈心的 方式,引导其恢复注意力、计算能力,以及时间和地点的定向能力, 还可对忘性大的患者,告之亲属提醒,或使用备忘录等。

3.5 人际关系敏感护理

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 出,在人际交往中,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强 烈自我意识与消极的期待,如对别人责备求全,感到别人不理解、 不同情自己。这种情绪对病人身心影响很大,情绪反应可受性格特 征自我评价等内因和社会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和家庭关系等外因 影响,对这类病人需要做好情绪调整,具体方法是:维护病人的自 尊心,将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在最初的信任格局之中,让病人体会 到相互信任所带来的愉快情绪,这种愉快情绪也是一种自我角色, 可使病人从中得到社会和他人的信任和自信。

3.6 敌对和精神病性护理

敌对从三方面来反应表现:思想、感情和行为,包括厌烦的感 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如易烦恼、激动等。护 士应十分耐心、体贴、理解这类病人,用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语言 抚慰患者,注意调整病人情绪,帮助病人维持家庭和谐、社会融洽, 利用病人间的交叉影响改变思维角度,通过病人间的较多接触,改 变其原来的思维,避免任何激惹使其得到满足。

4. 小结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后均有心理状态的改变,所有在药物治 疗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建立可行的护理方式和方法, 寻求疾病康复的心理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也 属于心理治疗中的支持疗法范畴,以上护理对策实施,则是通过对 病人在心理上安慰、支持、劝解、保证、疏导和环境调整等方面, 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参考文献

[1] 皇甫恩. 护理心理学,P74.

[2]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3,P33-36.

论文作者:陈游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7

标签:;  ;  ;  ;  ;  ;  ;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措施论文_陈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