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科学 学科素养 评价
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革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对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提出了提升科学学科素养的要求,在小学课程的早期阶段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以能够清晰、准确地感知事物各部分的科学关联,小学生自制力差、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上课注意力分散,这是因为小学生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征,学生在这个认知思维的过渡阶段,想象理解靠具体、直观的情境,思维没有被固定化,因而可塑性是极强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真是在这个阶段渐慢慢培养起来的,所以,小学阶段更应该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具体说来,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思维特点,顺势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的先天优势,将兴趣转化成学习科学知识的内在动力,提出符合学生逻辑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具体形象思维像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打好科学学科素养的基础。
一、小学生科学学科素养现状分析
(一)自我探究意识明显
有关数据显示,小学生在遇到看起来有趣或者令自己感到惊奇的科学现象时,绝大对数小学生在天生好奇心的驱使下,非常想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也在这种求知欲的推动下具有想试着自己探究问题真相的意识,这说明学生内心是有探究科学知识的主动性的。当发现问题不止一个,接二连三的出现时,大部分的小学生有对问题进行分类的习惯,虽然分类多少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大部分小学生已经开始有了比较不同问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思维习惯。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有向他人寻求帮助的意识,有些是同学间的互相探讨解决办法,有些只是跟同学讨论一下有什么发现,虽然最后可能并不能得到理想的解决办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这一系列行为说明,小学生不仅是具有发现新事物的眼睛,更重要的是在发现问题之后,不是仅仅停留在观察层面额,而是已经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来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这种发现科学现象并采取方式主动探究的意识,说明目前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科学学科素养。
(二)挑战权威精神不足
我们都知道,科学家的出来的科学定理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够经受得住长期的实践检验,但是在得出最终的结论之前,也要根据有关事实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测,再用实践来证明理论的科学性。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全面的开发,因而在推测、猜想方面有些欠佳,大部分学生对教材深信不疑,认为课本中的内容就是绝对正确的,是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所创造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真是因为这样,小学生对权威科学家的深信不疑,导致学生对相关定理和现象缺乏挑战权威的精神,对科学知识一方面是敬畏,一方面是自身猜想和假设能力不足,这表明,大多数学生缺乏在科学现象面前的假设和猜测认识,甚至有学生对课本中的一些科学家盲目崇拜,这也是学生对定理缺乏猜想认知的一个原因,缺乏对既有现象的怀疑能力,是科学学科素养不足的表现,因而,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做出必要的科研假设和猜测,不断提高学生的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品质,锻炼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
二、以评价手段提高小学生科学学科素养的途径
(一)评析认知水平,打好课程基础
打好课程基础是提高学科综合素养的前提,在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下,对学生基础知识认知水平的评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教师要在每节课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前一节课的授课内容进行考察,涉及到学习过的概念、原理以及本节课的预习情况,评价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能力。例如,学习了《新的生命》一节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花10分钟的时间,来做一个简单的小测验,设计内容包括:识别雄蕊和雌蕊;准确的答出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方式;种子的构造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卵的孵化过程是怎样的?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又是什么?通过检测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掌握程度,来定性定量的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素养水平,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也是方便学生在掌握牢靠的知识条件下,更好的发展学科的其他素养。
(二)评析创新能力,激发探索精神
在逐步掌握了基础概念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创新思维素养。例如学习了《食物》一课,学生了解了我们平时吃饭营养要均衡才能保证健康成长,有些食物是可以生吃的比如瓜果,有些是只能加工后的熟食才能吃比如猪肉,食物放久了会发霉,因而现在技术延长了保质期,我们可以吃很久也没有质量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再没有告诉学生贮藏原理之前,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放在冰箱里的东西不会变质呢?冰箱里是有什么超能量吗?激发学生思考冰箱的特质,是温度比室外低,那么学生就会想到是改变了温度才让食物不那么容易坏掉,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印象,了解食物的保质方式和性质,不直接告诉学生结果的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素养。
(三)评析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创新素养一部分靠努力,一部分是天赋,学生的个人智力、能力水平有差异,自然成绩参差不齐,如果一概而论只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探索素养也是不科学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因而教师还可以采取评价学生学习态度的方式,通过评价学生上课与教师的互动积极性、书写文字优秀等等,即便回答错了问题也要提出表扬,教师不能一味的否定学生的观点,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评价学生学习态度的方式来鼓励每一位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素养。
三、结语
用多种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况,除了平时的测试评估外,还有行为分析以及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科学整体性评价体系的缺失将会导致学生对科学课程重视程度不足,课上学习态度不端正,严重的会让学生产生小学科学课程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副科的想法,从根 本上削弱了科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科素养评价,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方面,因而学校科学课程教研在对小学生的科学课程进行评价时,不仅仅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水平维度,还要重视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思考方式和探究能力,以及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情感态度维度。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学生的硬性学习成绩水平,保持正常的学业质量,还能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整体素养,这同样有益于其他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小学生受益广泛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林艺虹. 基于“做中学”理念探索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D].闽南师范大学,2019.
[2]沈奕赟. 核心素养目标下提高小学科学分组实验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3]李霞.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论文作者:叶成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科学论文; 学科论文; 小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