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的效果观察论文_杨旭华

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的效果观察论文_杨旭华

杨旭华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水样腹泻患者38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消旋卡多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儿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患儿在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观察组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平均为(2.1±0.7)次;对照组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平均为(4.2±1.6)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急性水样腹泻;消旋卡多曲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041-02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疾病,同时也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病在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1],小儿腹泻不仅会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对身体发育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为进一步探讨消旋卡多曲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水样腹泻患者采取消旋卡多曲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水样腹泻患者38例,所有患儿每日大便次数超过3次且大便性状呈水样,隐血试验呈阴性;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排除依从性较差患儿,不能按时服药患儿;肝、肾功能不全患儿;药物过敏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6±0.5)岁;病程1~6d,平均病程(3.5±1.3)d;对照组患儿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7±0.4)岁;病程1~5d,平均病程(3.3±1.6)d;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患儿对症治疗措施,其中包括饮食控制,补液、抗病毒等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双歧杆菌乳酸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1岁以下患儿每日2次,每日1片;1~3岁患儿每日2次,每次2片;同时给予患儿双八面蒙脱石散剂口服,1岁以下患儿每日1袋,分三次口服;1~3岁患儿每日2袋,分三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消旋卡多曲治疗,口服消旋卡多曲1.5mg/kg,每日3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根据患儿大便次数、性状等改善程度进行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儿治疗72h后,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性状恢复正常,全身其他症状消失;有效:患儿治疗72h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性状明显改善,全身其他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儿治疗72h后,大便次数无改善或增加,性状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儿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儿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患儿在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平均为(10.2±1.5)次;对照组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平均为(10.5±1.3)次;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观察组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平均为(2.1±0.7)次;对照组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平均为(4.2±1.6)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儿出现1例呕吐,对照组患儿出现1例嗜睡,停药后自行消失,未影响正常治疗;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急性水样腹泻表现为水样便,该病主要为病毒感染所导致,其主要病因为病毒对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进行侵犯,并将其破坏,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出现脱落,对小肠粘膜吸收能力造成严重影响,使肠液聚集肠腔内,肠液较多时会增加渗透压,从而出现急性水样腹泻[2];小儿急性腹泻是导致小儿死亡的常见因素,在治疗上,多采取饮食控制、纠正脱水等治疗为主;近年来,合适使用止血药物在治疗小儿急性腹泻逐渐被广泛应用;消旋卡多曲是临床上常见的抗腹泻药物,在腹泻患者中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该药物能够对脑啡肽酶的活性进行抑制,使内源性脑啡肽避免被降解,从而充分发挥其抗腹泻效果[3];另外,消旋卡多曲对胃肠道蠕动无影响,抑制肠道过度分泌,从而减少水电解质的缺失。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3.7%;治疗72h后,观察组每日大便次数为(2.1±0.7)次;对照组每日大便次数为(4.2±1.6)次;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了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疗效显著,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林道煌,陈燕霞,林国深,等.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23(6):49-51.

[2]万长生.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7):1057-1058.

[3]李妮芝.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2):1665-1666.

论文作者:杨旭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的效果观察论文_杨旭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