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积极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美化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游憩和科学文化活动园地等方面起着的重要作用,也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有社会原因:实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体制原因: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主管部门追求“政绩”和短期效益决策者和专业人员知识和审美取向的局限性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制定规划时缺乏统筹考虑等,使得园林绿化发展速度虽快,但效果并不理想。
1.1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不到位
目前,绝大多数城市虽已编制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但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城市绿化面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绿地率低、层次性差、布局和物种搭配又不尽合理、绿化效益和投入资金相比不成比例,这些无疑使我们的城市绿化状况处于双重的弱势。
1.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目前,许多地方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各自为政,如各开发区、各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园林绿化管理,自成体系,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事件时有发生。
1.3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备
有法不依,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在执法上存在着执法不严或某种程度的谋私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以罚代管和以罚代法的倾向。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不力。
1.4 城市园林绿化意识普遍不高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起步较晚,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迟缓的严峻局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许多城市政府对园林绿化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
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
2.1 必须遵循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般程序
首先细致构造园林绿化系统。包括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的结构组成、相应的防护林带、生产绿地及专用绿地。其次,计算各类绿地的新增面积各项绿地指标是依据余杭地区的环境目标确定的,按照指标要求逐项计算新增绿地面积。还有,编制绿化规划根据前面计算的新增绿地面积和新增公共绿地面积,会同园林部门制定具体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实施措施即绿化规划对策。最后,绘制绿化规划图和绿化设想图。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园林绿化管理的程序,才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制定并应用好城市绿化树种规划原则
树种选择的原则符合森林植被的分布规划,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抗性强的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树种规划原则的具体应用一是要调査本地原有树种的生态习性,对环境的适应性抗污染性、生长状况、发挥的效益等同时,也要了解外地引进树种的生态习性,对现在环境的适应性、抗污染性、生长状况及发挥的效益等。二是在广泛调查研究及査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本地自然条件选择骨干树种。三是制定主要的树种比例。。四是树种的抗性选择通过各地树种的分析,根据各地区不同环境、地理特点,以科学性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为指导。
2.3 组织好夏季抗台、抗旱及秋季抗旱保苗工作
为了减少高温干旱带来的绿化损失,应召集绿化养护单位召开抗旱保绿的专题会议,要求养护单位加强抗旱巡査,增加人力物力,避免中午:下午:时间段浇水,以免出现髙温浇水叶面打蔫的现象。给苗木浇足水、浇透水,提高了苗木的抗逆能力。
2.4 注重植物造景的功能,发挥不同地域园林绿化的特点
城市发展的好坏不仅标志着城市的活力和文明,城市环境的好坏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状况和人们素质水平的高低。而城市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因此园林植物就成为城市绿化的主题,如果不注意不同地域树种的变化和特点,以及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破坏生态环境。
2.5 建立法律法规,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使其茁壮成长,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贯彻《森林法》、《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各种法规。随着园林管理中出现各种新的问题,还应及时制订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商业标准。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城市绿化工作的执法力度,使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真正步人法制轨道,提高绿化养护的技术水平。
2.6 加强园林企业管理,搞好行业服务
组织园林企业培训、加强信息交流,加强同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引导和扶植园林企业,整合资源优势,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竞争,促进企业上资质、上规模、上档次,做大做强。本区争取在完成今年园林企业资质重新就位的基础上,引导家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上二级园林施工资质,引导一家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上一级园林施工资质,促进我区园林绿化行业发展。
3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髙。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越来越完善与稳定,园林绿化特色越来越鲜明,人类与环境发展越来越和谐。随着城市园林体制改革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髙,但是,目前国内的理论和技术同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国内也有一些相关学者对城市生态和绿地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由于中间结合环节的原因,并未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充分应用。生态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需要科学的决策以及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就目前来看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云路,关海莉,李雄.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响应[J].中国园林,2017,33(02):71-77.
论文作者:董广彬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城市论文; 树种论文; 绿地论文; 城市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生态论文; 《红地产》2017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