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检测与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比较论文_杨敏

TCT检测与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比较论文_杨敏

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 400039

【摘 要】目的 探讨比较TCT检测与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820例,随机分为巴氏组与TCT组。结果巴氏组检出阳性患者15例,阳性检出率为3.7%,TCT组检出阳性患者26例,阳性检出率为6.3%,TCT组准确率达96.3%好于巴氏组的65.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宫颈癌筛查中TCT检测法较巴氏涂片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好,准确率更高,标本满意度更好,涂片质量更高,阳性检出率和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方法,有利于对宫颈癌患者的准确筛查,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宫颈癌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对女性生命健康形成了严重的威胁[1]。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患者数量达到50万,我国宫颈癌患者数量正以2%~3%的速度增长[2]。尽早检查确诊对治疗宫颈癌起着关键性影响。随着细胞筛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宫颈癌早期检出率大大提高,从而也提高了宫颈癌的治愈率。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8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巴氏涂片与TCT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820例,随机分为巴氏组与TCT组,每组各410例。巴氏组年龄26~74岁,平均为(37.6±8.1)岁;TCT组年龄为25~76岁,平均为(37.2±8.7)岁。两组临床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并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登记患者相关信息,向患者介绍研究事项,予患者签署知情协议书。

巴氏组:准备筛查所用相关仪器、无菌棉球、宫颈刮板及巴氏涂片。用无菌棉球擦拭掉宫颈上的粘液及分泌物,将刮板插入宫颈管中,围绕宫颈旋转轻刮1圈,将刮板上收集到的细胞均匀涂抹于涂片上,使用95%的酒精进行固定,半小时后将固定好的涂片染色,最后于镜下进行筛查。

TCT组:准备筛查所用相关仪器、无菌棉球、细胞刷、离心管等。用无菌棉球擦拭掉宫颈上的粘液及分泌物,将细胞刷插入宫颈管中,围绕宫颈顺时针轻轻旋转1圈,收集脱落的细胞。将宫颈刷放入装有 Thinprep保存液的离心管中,立用离心分离技术分离出样品中的细胞标本。通过过滤、吸附等手段将细胞标本转移制成均匀的薄层细胞涂片,用95%酒精进行固定,巴氏染色后利用分级系统对细胞进行筛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分析指标

①采用TBS分类法:如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鳞状上皮细胞癌变(SCC)鳞状上皮细胞低度病变(LSIL)、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HSIL)等。②所有检查均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准,比较巴氏涂片与TCT检测两种方法筛查的准确性。阳性率=筛查出阳性例数/检验总例数×100%;准确率=筛查出阳性例数/病理学检出阳性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来表示,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异常细胞检出率:巴氏组诊断出的15例阳性患者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4例(26.7%),鳞状上皮细胞癌变1例(6.7%),鳞状上皮细胞低度病变8例(53.3%),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2例(13.3%),诊断阳性率为3.7%;TCT组诊断出的26例阳性患者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11例(42.3%),鳞状上皮细胞癌变2例(7.7%),鳞状上皮细胞低度病变9例(34.6%),鳞状上皮细胞高度病变4例(15.4%),诊断阳性率为6.3%。

2.2 两组检验准确性比较:病理结果显示,巴氏组中,阳性患者为23例;TCT组中,阳性患者为27例。巴氏涂片组筛查结果显示阳性患者15例,准确率为65.2%;TCT组筛查结果显示阳性患者26例,准确率为96.3%。两组准确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标本满意度:巴氏涂片检查标本满意度为73.7%,TCT 检查标本满意度为95.1%。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疾病,宫颈癌在妇科肿瘤的发病率中仅次于乳腺癌,也是唯一一种明确病因的癌症[3]。目前,随着多产、多性生活、多性伴侣、HPV 感染、化学等不良因素刺激导致其发生率不断呈上升趋势,而且越来越向年轻化趋势发展。临床上,由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为原位癌需要大约10 年的时间,而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则需要约3~10 年时间。并且有资料表明宫颈癌若能及时诊治,5年内治愈率90%以上[3]。因此,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是发现和诊治的关键,在防治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研究显示,巴氏组检出阳性患者15例,阳性检出率为3.7%,TCT组检出阳性患者26例,阳性检出率为6.3%,TCT组阳性率与病理活检阳性率基本一致,准确率达96.3%。说明TCT检查结果更为符合真实检测结果,而造成巴氏涂片检测法准确率低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其本身操作过程中,所制涂片厚薄不均匀,混有黏液)血液及大量炎性细胞等杂质掩盖了异常细胞,造成较多的假阴性病例。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筛查中TCT检测法较巴氏涂片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好,准确率更高,标本满意度更好,涂片质量更高,阳性检出率和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方法,有利于对宫颈癌患者的准确筛查,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梅.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疾病诊断中应用[J].四川医学,2013,34(8):1227-1229.

[2] 陈国强,韦丽艳.宫颈癌筛查中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巴氏涂片法的对比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17):88-89.

[3] 宁能斌.液基细胞学和巴氏涂片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分析[J].健康必读,2010(4下半月):43-44.

论文作者:杨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TCT检测与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比较论文_杨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