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因素的探讨论文_李玲

关于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因素的探讨论文_李玲

莱芜市莱城区高庄办事处南冶社区服务站 山东莱芜 271100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院治疗的112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详细阐述了造成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原因;预防

一、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近期入院治疗的老年人下呼吸道患者112例,年龄均大于60岁。其中住院后发生感染时间3~10 d内52例;11~20 d 35例;20~30 d 15例;30 d以上10例,有2例为气管插管。通过临床治疗,发现这些老年人体质较弱,一旦感染病情就很严重,须大剂量、长疗程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药性。

二、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剖析

(一)内源性因素

1、老年人基础性疾病

老年人往往会有一种或几种原发性疾病,这些疾病的存在就会诱发感染因素的发生。特别是一些诸如糖尿病、肿瘤疾病等慢性病,会造成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严重的会使一些细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易于黏附定植,原发病越严重,革兰阴性杆菌定植率越高,下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就越大。在本院治疗的112例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人中,有95%以上的患者均有其他疾患,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肿瘤疾病等,这些疾病都在间接地加速了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2、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也会增加。据医学统计,35岁以下发生该病的

机率为0.6%,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高达16%。

3、其他因素

其他内源性因素如吸烟、低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剂、使用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等也会造成下呼吸道的感染。由于老年人年龄偏大,其身体的器官处于一种老化的状态,免疫功能也有所下降,当他们进行手术或化疗时,极易造成细菌的入侵,进而引发感染。

(二)外源性因素

1、外科手术

下呼吸道疾病严重的老年人如果进行手术,由于他们的肌体和免疫力等机能较弱,因此就有可能增加下呼吸道的感染几率,特别是ICU的术后患者,他们的呼吸道清除机制不太完整,正常的吞噬功能能力减弱,这时病菌就会存留在体内,从而引发下呼吸道感染。据统计,ICU术后的患者感染概率在50%以上。

2、侵入性操作

如果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把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这些医疗器械设备的操作会直接破坏人体呼吸道的自然屏障,使呼吸道在受损部位就会受到有害细菌的入侵,使气道纤毛黏液系统的清除能力下降,甚至是设备带有的病菌会直接从上呼吸道进入下中呼吸道,引发交叉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也就无法幸免。同时,侵入性的操作还体现在医护人员在使用器械、对管道消毒不彻底,或医护人员着装不净,或不戴口罩,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等,这些因素也会间接引发交叉感染。

3、抗生素使用

对于老年人的下呼吸道感染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治疗,抗生素的过多使用,会造成老年人鼻腔和咽部的正常有益菌减少,使真菌大量繁殖,并造成这些病菌能产生耐药性,当这些有耐药性细菌吸入到下呼吸道时,就会对下呼吸道产生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使用H2受体拮抗剂时,用药后胃液酸度降低细菌得以生长,含有较多细菌的胃液反流至口咽再被吸入,使老年人体内免疫功能失调,加之吸入细菌的机会较多而诱发肺炎。

4、环境因素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人员聚集,各类病情众多,空气相对不新鲜,周围环境也不洁净,容易形成交叉感染,老年人患下呼吸道感染入院后,其免疫力相对较弱,使一些大量的病菌微粒进入呼吸道,因此极易被传染,

三、预防与控制

(一)加强学习教育

首先是卫生系统制定科学的预防感染规章制度,结合本院的具体规定,让每名医务人

员都要学习和落实预防感染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对医务人员的学习教育要常规化,特别是对下呼吸道的预防、控制及操作程序,每名医务人员要熟捻于心,全面提高预防感染的意识水平;最后是学习预防感染操作规程,做好每道工序的消毒工作,全面防止交叉感染,真正把预防感染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无菌观念

让细菌没有生存的空间,消灭其繁殖的温床,就必须强化无菌观念。每名医务人员都要把这项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落实。凡是进行人体的医疗器械做好一切消毒工作,直接接触皮肤的用品更应严格消毒,特别是对进入下呼吸道的医疗器具必须消毒彻底后使用,每个患者有专人专用,不能混用,使用完毕立即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二次污染或交叉感染,让无菌观念深入人心。

(三)保持手部卫生

所有参与手术与护理的医务员,每时每刻都要保持洁净,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严格遵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去执行,因为洗手是切断接触传播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直接方法。因此每名医务人员都要模范遵守,全面防止病菌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四)做好患者的精心护理工作

精心护理能间接地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让患者在一个安全、温暖、周到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对他们疾病的痊愈大有裨益。重点是做好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这些患者需要及时地清理他们呼吸道和口腔的分泌物,时刻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避免因误吸或阻塞造成严重的后果。其次对患者要精心,及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并耐心教会他们咳嗽的正确方法;对于气管切开患者予持续气道湿化,以稀释痰液;对于昏迷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或头部抬高姿势,对昏迷患者吸痰时,动作要轻、稳、快,每次抽取时间小于15秒,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导致细菌侵入。在病情允许时,对于患者睡眠及进食可采用抬高床头20~30度,鼻饲时可抬高床头30~45度;最后要保护患者的口腔清洁,每日口腔护理2次。

(五)加强病房管理

病房是患者的临时居住场所,病房能否保持卫生洁净也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首先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对于陪护和探视者要合理限制,以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清洁;其次,维持适宜的室温与湿度,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房的卫生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清扫,全面预防感染。

四、结语

通过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做为患者要抱有战胜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信心,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治疗预防措施与护理预防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感染,使老年下呼吸道患者顺利康复,这些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莉,杨立涛,张红丽.呼吸道疾病老年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04)。

[2]杨军丽,夏光云,董文红,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9期。

论文作者:李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  ;  ;  ;  ;  ;  ;  ;  

关于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因素的探讨论文_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