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与人际关系的消极变化_人际关系论文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与人际关系的消极变化_人际关系论文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及人际关系的负面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人际关系论文,负面论文,基本特征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年来改革开放将我国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全面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在优化结构、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平稳转型意义重大。

社会转型是质的意义上的社会整体嬗变。社会革命、社会变迁、社会改革都可以看作社会转型的形式。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可从多方面描述其实质:从产品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从伦理型社会向法制型社会转型。从哲学角度分析,社会转型包括三种涵义:第一,是制度规范层面、思想文化层面等各个社会领域的全方位变革。社会转型的基础是经济领域的转型,核心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与重建。第二,是社会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社会转型是社会基本矛盾演化的必然结果,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社会规律的运行和实现都离不开主体的活动,而主体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因而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体追求自己的目的的结果。第三,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关系的转变是社会转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互相作用。至此,我们可以把社会转型定义为: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体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全方位地变革人的生存发展状况和社会结构关系的社会实践过程。

从社会角度分析,处在转型中的我国社会表现为:首先,社会分化在加速,即社会结构构成要素或构成部分的种类明显增多,数量迅速扩大,社会结构形式多样化以及功能专一化。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长期以农为本缺少变化的农民群体首先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或正在转化为农民工人、农民个体工商者、农民私营企业主、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农民企业家。随着农民从业的多元化,不同地区的农民经济收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差别。在城市,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职业分工的加快,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导向下显著分化,原来的干部、工人、知识分子等群体内部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方面形成明显的差别,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新生社会群体迅速诞生。不仅如此,我国社会的大分化在社会个体的微观层面上表现为社会成员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多样化以及成员间异质性的增大,大社会群体层面上整个社会正在由过去封闭的身份群体结构不断向多样化的职业群体、利益群体结构转化;在社会组织层面上,不同类型的社涣组织权力与责任的分工及其功能日趋专一化,各种新型的社会组织特别是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出来;在社会不同区域层面上,沿海与内地地区差距的扩大以及各个地方的利益在分化。与此同时,社会结构的规范体系、观念要素也不断趋向复杂化、多元化。

其次,社会成员流动在加快。随着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的社会位置(职业、职位等)大量增加,利益差别拉开,开放度增大,为社会成员流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动力和途径。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成员的流动主要表现为:由公有制部门或单位向非公有制部门或单位流动,第一产业劳动者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西部内地向东南沿海及经济特区流动,乡村人口向小城镇、大城市的流动,低收入、低社会地位的职业向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职业流动。

再次,社会矛盾与摩擦在增加。改革以来,旧体制不断肢解,新体制处于建立之中,新旧体制并存必然会产生结构性冲突,集中表现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冲突,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社会的不断分化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利益群体和阶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强化,对利益的追求成为社会行为的强大动力,势必在不同的利益主体间产生广泛的矛盾与冲突。社会规范作为社会结构制度化的表现形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往往慢于社会结构实体要素(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转化,在快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会程度不同地出现新旧规范的冲突与脱节,社会规范滞后于实际社会生活。随着思想领域的解放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结构不断趋于丰富和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分化使各种亚文化不断产生出来,新旧价值观念、中外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与冲突。

伴随上述特征的出现,我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关系。在家庭中,它表现为夫妻、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上,它表现为上下级之间、亲戚朋友之间及工作对象之间的交往。人际关系由人际沟通、人际情感和人际心理三个方面组成。三个方面的作用,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贯穿于人际关系的全部内容之中,是人际关系的中枢神经。

人际关系的新变化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人们相互交往的功利意识日益加强,在交往中,人们重视利益与效率的实惠,而感情因素、伦理观念则从维系人际关系主要纽带的地位上逐渐跌落下来,人际交往也不知不觉渗透了等价交换原则,经常地、普遍地表现为一种经济交往。人们交往的面越来越广泛,交往的对象大大拓宽,又发展成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多维交往,但交往的深度(尤其是感情深度)却不断在弱化。具体表现在:

1.真诚情感失落。“诚信好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诚”为基础,为人“诚实”,待人“诚恳”,对事业“忠诚”等。可近年来因商业赢利原则的泛化,一些人将“特”的获取作为唯一的目标指向,价值天平上所有的砝码均为功利。为此,道德原则可以当成“广告词汇”,真诚的友情可以冷却为虚情假义,甚至在人命关天之时,照样可以讨价还价。这些现象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急剧的社会变革,使人们精神价值的创造和调整落后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社会“大舞台”中的演戏者,产生了强烈的“角色意识”。如此,当然就不在乎自我的“本真”状态,道德价值的神圣性。“物”的实在状态与其外观的分离,同时也造成了人的“本真”与人的“外貌”的差异。因此,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只喜欢作事实的选择,而忽视甚至漠视价值的问题,只管能否得到,而不管是否应该得到。

2.社会偏见丛生。社会变革既是社会体制的除旧布新,也是社会集团、社会阶层的重新组合,还是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我国社会从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穷而患不安”的超稳定系统中“突围”出来,给我们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使许多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反差,一些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抵制。在改革开放中不乏敢赌会钻的投机分子,他们看准新旧体制转换中“真空地带”,置国家法律、社会道德于不顾,堂而皇之步入暴发户的行列。它给社会以极大的刺激,使不少人就此带上有色眼镜,并进而扩大范围,甚至将一些奉公守法、勤劳致富的社会成员也划归其中。而一旦偏见根深蒂固,与之相伴随的认知与行为方式就被形成一种社会规范。虽然这当中包含了很大的盲目性,但很少有人对此规范进行认真的辨析。现实生活中那些不满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又无力改变的人,正是把无奈和怨气转化为偏见,进行盲目的发泄,人为制造了一道道人际沟通的障碍。

3.经济色彩普泛。当前人际关系经济化的现象,集中表现为经济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金钱在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普遍感觉到,人际交往就是常常需要和经济“挂钩”的,在一定意义上其支撑点就是一个“钱”字。不少人在实用主义人生观指导下,处理人际关系也以方便有用为原则,能够给我带来好处、对我有用的人才去交往。人际交往渗透等价交换原则,你送我多大的礼,我回你等量价值的礼;你送我多少东西,我给你办多大的事。人际关系的经济化,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排斥的离心力,近利远义,重钱轻德,失去情感和爱心,变得冷酷和麻木。

4.孤独感蔓延。孤独感是个体的社交期望和自我表现得不到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由于社会变革引发了原有稳定的社会成员结构大调整,新的社会坐标决定了社会成员新的权利和义务,使得原有的人际交往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甚至引起交往的“中断”,在一些人的心理上产生被遗弃的感觉,相伴而生的便是“孤独”的情绪。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由整个社会的封闭状态所决定,个体间的交往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因而个体间的交往能力和交往特色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现实社会一反常态,人体的交往能力很大程度大决定了个人的生活机遇乃至未来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努力在此扬长避短。与此同时,由于受经济地位、工作性质和性格特点所制约,一部分人在社会交往上并未能做到左右逢源,因而容易与外界产生隔层,进而引发孤独感。另外,社会现实生活的多面化,使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层次性,处于同一交际圈中的个体也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由于沟通难度增加,自然会在心中酿制孤独的情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人际关系发生如此变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是人际关系变化的客观原因。人际关系是与社会经济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生产。这就是说,有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际关系,才有了人们的生产等经济活动,生产是以人际关系为前提的。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又决定着人际关系的观念、内容和方式。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尽管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但它具有商品经济的共性,因此具有滋生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客观条件,也就可能使一些人把人际关系当成金钱关系,只认钱,不认人,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友谊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

其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曲解和误解,是导致人际关系蜕变的认识论原因。这种曲解和误解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一切向钱看”,认为市场经济作为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社会生产劳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其一般的内在规定性都是客观存在的,无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认识只看到一般,忽略特殊,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属性,忘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利己关系”。

其三,错误的舆论导向为人际关系的蜕变设置了舆论环境。社会舆论起着导向人们言行的重要作用。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这些年来一些报刊对社会上泛起的各种错误观念不但不予揭露和批评,反而推波助澜。比如有的报刊刮起一股正名风:要为“一切向钱看”正名,说对“抬头向钱看,低头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钱看”批评错了;要为“唯利是图”正名,说市场经济就是要“唯利是图”;要为“财迷心窍”正名,说经商就得财迷心窍;要为“投机倒把”正名,说市场经济讲竞争;“投机”是竞争求胜的要诀;要为“钻钱眼”正名,“钻钱眼”是奔小康,是发家致富的同义语,等等。一些出版物甚至公然打出“攒钱厚黑学”、“发财厚黑学”、“骗术智谋”招揽读者,教唆人们通过行骗发财。这种名为宣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为金钱至上的舆论导向,无疑给人际关系负效应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和思想支持,使其得以堂而皇之在中国大地上蔓延。

人际关系蜕变给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必须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来治理。

——净化社会环境。在一个假、恶、丑现象四处充塞的社会中,要求人们达到以情相融、以诚相待的境界是很难的。因此,重要的基础工程,就是整个社会多管齐下,惩治丑恶现象。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丑恶现象,既有漫长的积淀,也有西方涌来的糟粕,当然还有在市场经济建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因此,必须加强法律调节的力度,用法律保护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各项权力,对侵犯公民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给予法律制裁,使公民生活有牢固的“安全感”。特别要强调反腐败必须动真格,不能纸上谈兵。腐败已成为社会许多丑恶现象的源头。要增强反腐败斗争的透明度,不要担心大案要案公布于众会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其实恰恰相反,通过反腐败来弘扬社会的正气,以正压邪,营造清澄的社会环境。这样,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也就有肥沃的培植土壤。

——改善社会风气。在我国,“信”是人们对自己负责的伦理规范,主要指言行相符以及人们对真理的热诚和执着的态度。一个人具有“信”的品质被认为是其成熟的标志。事业的成功依赖于人们具有诚实的品质,同时它也是取信于他人的前提。再则,“信”又指交友之“道”,政治之“道”,朋友间的诚恳相待,为政者的赏罚分明、取信于民。无论从人际情感交往的角度,还是从市场经济利益互惠的角度,这几年舆论宣传对“信”的关注是不够的,在不少时候甚至出现误导,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因此,我们必须形成这样的共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高度文化内涵的经济,要着力于培养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强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时要有高尚的精神自律。要将“信”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高尚精神和严格规范加以弘扬。

——树立新的观念。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以与此适应的新观念的形成为前奏的。我国社会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现代化进程中特别需求人们树立换位理解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角色分类愈来愈细,每一个角色都有它独特的权利和义务,而角色间的相互理解是人际建设信任关系的重要环节。在社会角色的分类中,一类是功能性角色,另一类是表现性角色。无论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功利性角色,还是以表现某种价值观念、思想信仰或道德情操为目的的表现性角色,只要在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的规范下活动,都是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而,社会角色首先就要消除观念上的隔阂,善于站在对方的位置观察、思考问题,这样有助于角色间彼此理解。

标签:;  ;  ;  ;  ;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与人际关系的消极变化_人际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