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单位建设的新局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局面论文,文明单位论文,努力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努力开创文明单位建设的新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今后一个时期,省监狱系统文明单位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干警职工素质和文明单位建设水平为目标,以讲文明、树新风,实现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言行文明为基本内容,按照重在建设、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加大文明单位建设力度,力争到2000年全系统跨入省级文明系统行列,为全省监狱工作全面上水平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发展环境。为此,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把文明单位建设的根本点放在提高干警职工队伍的素质上,为监狱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发挥精神文明为我省监狱事业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抓好邓小平理论教育,以理论的学习促思想的解放。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全党工作的指导思想,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首要的就是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干警职工的头脑落到实处。要认真组织和引导广大干警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在把握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上下功夫,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下功夫。要把学习成果体现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上,将广大干警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五大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统一到一心一意搞好“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上,统一到全省监狱工作加大改革、加快发展、全面上水平上。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结合系统改革发展的实际,着重教育广大干警职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增强改革的承受能力,以思想的大解放促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加大素质培养力度,以高素质的队伍促高质量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和突破高寒禁区精神,弘扬抗洪精神,弘扬我省监狱系统几十年来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坚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文化素质建设,要进一步加快学历教育步伐,保证干警队伍文化、业务、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是大力弘扬先进典型,以典型的激励促精神的升华。发挥典型的教育、示范、引导和激励作用,是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有效办法。我系统在挖掘培养典型上作了大量的工作,使广大干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争上游、创一流、当表率、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四是努力培育监狱文化,以向上的企业精神促事业的全面发展。监狱既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同时又是面向市场的企业,监狱企业文化既有其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应大胆尝试,努力培育具有监狱系统特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把它作为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认真抓好。概括讲,就是要营造一种文明、健康、和谐、快乐的文化氛围,培育一种锐意进取、蓬勃向上、团结互助、恪尽职守、自我约束的企业精神,为监狱事业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与监狱经济和改造工作相结合上,确保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首先,围绕促进监狱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发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直接体现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这其中包括两个层次的环境建设,一是硬件环境建设,也就是基础环境建设,即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包括交通、通讯、信息、商服、社会治安等方面。二是软件环境建设,即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从目前看,全系统经济发展和改革工作已进入关键性的攻坚阶段,经济能否快速发展,改革能否顺利实施,需要我们发挥精神文明的宣传、引导、鼓励、激励作用,对全局的经济发展目标及各项改革举措进行全方位、高密度的宣传,使广大干警职工坚定加大改革、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激发起投身改革和经济建设实践的巨大热情。
其次,围绕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总体目标,赋予文明单位建设以新的内涵。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是要使监狱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要针对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需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近两年来,全系统相继开展了新刑法考试、“五法”知识竞赛、评选优秀狱内侦察员、个别教育能手等活动。由于这些活动从提高干警执法执纪水平入手,贴近监狱工作特别是监管改造工作的实际,因而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第三,围绕干警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文明单位建设的重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善于抓住干警职工关注的难点、疑点问题,对阻碍监狱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影响干警职工队伍思想稳定的消极因素,下大决心,花大气力,逐项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由虚入实”,发挥其服务、保障作用。
(三)把文明单位建设的突破口放在求实效、办实事上,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尽心竭力地为干警职工办实事、好事,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从而激发起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四)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不断探索和完善文明单位建设的运行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党。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要做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精神文明建设对加速监狱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要深刻理解精神文明建设是监狱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全系统形成“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共识,切实将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全力抓好。二是统一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在监狱工作各个方面的认识,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搞好两个文明的基本保证,自觉地将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监狱工作的各个领域。三是统一“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的认识,努力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一流的班子带出一流的队伍,以良好的党风带出良好的民风,以此带动和推进全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四是统一精神文明对振奋精神、凝聚人心作用的认识,要着眼实处、着手实事、着重实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贯穿求真务实的精神,通过扎扎实实的创建活动真正让干警职工受益。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工作部署上要做到“五个同步”。一是在制定本单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文明监狱规划时,同步制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近期部署,既要有软任务,又要有硬指标,使精神文明建设由做表面文章到求实际效果,由突击抓变为经常抓,使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处于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状态。。二是在部署改造生产工作任务时,同步部署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明确文明单位创建任务,按照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适时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三是在检查工作时,不仅要检查改造生产工作,而且要同步检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过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注意发现本单位、本部门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问题和差距,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四是在对干部进行政绩考察时,不仅考察物质文明建设成果,而且同步考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局、狱两级政工部门在干部考察工作中要广泛掌握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对那些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干警职工队伍精神不振,问题屡禁不止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坚决予以调整。五是在制定监管、经营领导责任制时,同步制定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层层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和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一把手抓两手”的精神文明工作格局。
精神文明建设重在落实。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工作措施上要完善“四个机制”。一是领导机制。各单位党委要切实将精神文明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成为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组织、协调机构,配备专人负责,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支持、帮助他们开展活动,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督导检查机制。各单位要按照文明单位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将文明单位创建任务逐一细化,逐条量化,增加可操作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导、检查、验收,奖优罚劣,表彰先进,督促后进,特别是要加大文明单位检查验收力度,对问题较多的单位,该撤销荣誉称号的撤销荣誉称号,该暂缓命名的暂缓命名,使精神文明真正得到重视和加强。三是参与机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要努力创造有效的形式和载体,让广大干警职工自觉地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他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把干警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从而激发起干警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热情。四是投入机制。硬件投入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各单位要保证将必要的资金用于精神文明建设上,依靠资金的投入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娱乐、综合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