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苏家店中学 265300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对学生的阅读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都是极有必要的。
那么作为莘莘学子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应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在读书活动中,不拘形式,不求统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各自的读物,引导他们从内容浅显、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读物读起。
另外,老师的以身示范也很重要,试想一个自己都不读书的老师却反过来让学生努力读,这是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老师在考虑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应该反思自己的阅读问题,倘若自己在阅读中遇到好的作品,应该及时与学生分享,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二、把课外阅读及指导列入教学计划
要给课外阅读及指导一席之地,名正言顺地将其纳入语文教学计划范围内,给它应有的地位和时间保证。
如果只考查学生的课内应试能力,而忽视孩子对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这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会产生消极影响。孩子长大之后有可能厌倦读书,而且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孩子们以为读书就是读课内书,就是为了考个好成绩,找个好工作,这样的读书还有什么意义,这是我们整个社会都应该深刻反思的问题。
因此,应把课外阅读及指导列入教学计划,给予孩子们的阅读以必要保障。试想,在整个社会上,学校里,人人都鼓励读书,以读书为荣,形成这样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不是会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增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呢?倘若一个初中生在中学阶段便能读几十本书,这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充实、扩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理想、道德、情操的培养产生很大的作用。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指导
1.课内外紧密结合。语文教材中,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入选一个作家的多部作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对一些重要作家进行较详细的介绍,以引起学生对阅读该作家其他作品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类题材的作品往往因写作目的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另外作者生活的经历不同,写作风格的不同,也会给作品带来很大的不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比较鉴别。
2.做批注或写读书笔记。为了养成学生踏实认真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鼓励学生做批注或写读书笔记是个好办法。我习惯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用批注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好像在和作者聊天,同时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批注可长可短,可以从修辞、描写、语言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看法、感想、评论等。写读书笔记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低年级可要求学生摘录精彩词语,为写作积累词汇,概括故事大意,归纳写作特点,培养概括能力。高年级可要求学生归纳人物性格、品质,评论艺术手法的作用,培养分析能力;还可以从一个角度,写一篇读后感,进一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锻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读书笔记形式多样,不必面面俱到,应该重点突出、讲究实效。
3.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课外阅读还应针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意见。例如,对阅读能力强、求知欲望高的学生,提出较高要求;对有特殊爱好的学生,重点指导;对有不良阅读嗜好的学生,加以诱导;对后进学生存在的错误缺点,帮助劝导。
4.交流反馈:(1)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让读过此书的同学也谈谈感想,互相交流一下。(2)主题班会。指定全班同学阅读同一本课外书,定期完成,就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3)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知识竞赛。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赞赏。
四、在质疑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阅读不是机械地念诵原文,而是用内部信息去理解。阅读本质上是一种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通过阅读,疑难和困惑也会随之产生。而让学生在质疑问题、解决疑难的过程中,其实又会使学生领略到新的更高层次的乐趣。
从阅读到产生问题实现了一次飞跃,有了问题进而加以解决,就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学生已经学有所得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用口舌及笔墨抒发出来。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顽疾之一是教师只管自己抒发,学生只拥有“倾听”的权利。因此,我让学生通过上述质疑问难活动,享受抒发的乐趣。
此外,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事实证明,学生阅读得越多,知识就越丰富,思维就越广阔、越深刻。总之,课外阅读益处多多,它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必须足够重视课外阅读,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对课外阅读的科学指导,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艺以及思维创新之精神等都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论文作者:闫力源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兴趣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作品论文; 孩子们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