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综述_学术规范论文

2001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综述_学术规范论文

2001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人文社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02)03-0073-06

高校学报在学术期刊中堪称重镇,学报研究也是编辑学领域里的劲旅。据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所编的《编辑学论著题录》统计,自1980年至1998年,仅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工作者所公开发表和正式出版的编辑研究方面的论著,就达2539项。(注:靳青万、陈传汉《中国高校学报发展史上的“自觉”阶段——评〈学报编辑工程论〉》,《编辑之友》2001年第2期,第53页。)

2001年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论题广泛而又相对比较集中,思考与认识有所深化,改革的思路更明晰了,细节描画的更真切了,老问题有新视角,新领域也多所开辟。《编辑之友》从第5期赫然推出“学报前沿”栏目,为学报研究推波助澜,一些学报也辟出更多的版面,加强自我意识和自身研究。当然,见诸报刊的研究论文仍然是参差不齐的,有些论者在对泡沫学术的指责声中,又漾出了许多学术泡沫。编辑职业的便利,制造、兜售赝品的机会更多,所以,编辑从业人员尤须严格自律,恪守学术规范,奉献学术精品。本文分八个方面概述有代表性的观点,特别是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一)学报的编校规范。

2000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执行两年来,褒贬不一。在全国首届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讨会上,这一规范受到了责难。多数与会者认为,它虽然使信息采集工作更多便利,但更多的是为方便计算机识别而服务的。从读者的角度看,它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为适应计算机要求而设置的这套编排格式影响了中文表达的连续性和阅读的节奏感及韵律,缺少人文气息;二是这套规范体系是全国统一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千刊一面,不同期刊所独具的风格与个性在刻板划一的形式中丧失殆尽。其技术至上的工具理性主义倾向,难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韵味,难以满足人(作者、读者、编者)的审美需求。(注:金华《全国首届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讨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6期,第11页。)而学报办刊人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然,王宇以《阴山学刊》为例,认为规范化和个性特色可以做到完美统一。她把“强制性规范”和“推荐性规范”做了区分,认为“推荐性规范”给个性显现留有很大的自由度。(注:王宇《将规范化和个性特色相统一——以〈阴山学刊〉执行编排规范化为例》,《阴山学刊》2001年第2期,第83页。)王宇还通过实例分析具体探讨了数字用法的规范化问题,指出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数字用法体例的影响,新旧规范之间不一致造成的混乱,编辑编校的失误。进而提出了数字规范化的对策:进一步增强数字规范化意识;阅读和正确使用国家现行的标准原文;强化编辑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化对《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实施管理与培训。(注:王宇《社科期刊中有关数字用法规范化探讨》,《巢湖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107页。)余德华认为,规范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执行规范中理解上有偏差,二者兼有。他对一些学报正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不规范现象一一做了订正。(注:余德华《高校社会科学报参考文献标注和著录的规范化问题》,《编辑学刊》2001年第1期,第51页。)王晋玲指出,目前多数高校学报都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因此,如何撰写准确、完整的摘要,选全和选准关键词,正确著录参考文献,是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注:王晋玲《高校学报稿件规范化的几个问题》,《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5期,第112页。)彭志雄认为,规范化必须从源头上抓起,解决大量来稿撰写格式不规范的问题。撰写者要有规范化意识,严肃认真地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高校学报的规范化标准,重点从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等方面实现论文撰写格式的规范化,写出内容和形式都合乎要求的学术论文,以便编辑出版规范化的学术期刊。(注:彭志雄《论社科论文撰写规范化的几个问题》,《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67页。)

(二)学报与学术规范。

面对学术研究中出现的种种“失范现象”,学界强烈呼吁要建立和加强学术规范,防止和抵制学术腐败行为。许多论者都认为,编辑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学术规范的建设并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应该成为期刊未来发展的一个目标和编辑必须承担的一项使命。要维护学术的独立和尊严;培养学术史意识和学术规范意识;尊重学科特点,遵守现有规范;为学术规范的创立和完善发挥编辑特有的作用:组织和推动学术批评,组织有关学术规范、学术批评的讨论,刊物联合行动,制定局部学术规范,共同遵守、联手打击抄袭拼凑之风,通过著名作者、名牌栏目的示范作用,建立和推广学术规范。(注:张林祥《编辑与学术规范建设》,《编辑之友》2001年第5期,第35页。)彩娜认为,学术研究中的不良风气并没有在我们严格执行编排规范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遏制,这是高校文科学报在其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倡导和培养作者的学术规范意识应该是文科学报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严格规范化操作是文科学报学术规范的技术保证;学术规范应该成为文科学报的社会评价标准——以学术质量为核心尺度的重要一环。(注:彩娜《关于文科学报的学术规范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105页。)畅引婷以对参考文献的规范为例,提出要严格审核参考文献的出处和真伪;努力宣传,提高作者群体的学术素养和对做好参考文献规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报内外的监督力度。(注:畅引婷《高校学报编辑应增强学术规范意识》,《编辑学刊》2001年第6期,第40页。)战涛指出,遵循诚实认真的行为规范,追求独立的创造性价值,学术活动才能在健康有序的空间条件下进行。高校文科学报的某些急功近利的无奈行为,使恶化的学术环境更加失衡。恢复学术活动的庄严与神圣,抛弃投机与欺骗,不仅是传播学术成果的高校文科学报的生存之路,也是净化学术环境的基本条件,更是探索传播真理的根本前提,因为任何真理的传播,都依赖传播者的人格品质和道德境界。(注:战涛《学术环境净化与高校文科学报》,《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115页。)

(三)学报编辑主体。

李锡海认为,学术期刊的主编意识包括全面的质量意识、强烈的策划意识、高度的责任意识、必需的编外意识(宣传意识、市场意识、经营意识、通联意识),主编意识对办刊有指导作用,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学术期刊的面貌。(注:李锡海、贺曙敏《论学术期刊的主编意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26页。)廖智宏指出,学报主编应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将学报办刊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积极开拓国内外稿源,吸引国际合作论文,促进国际交流,扩大学报的国际影响。(注:廖智宏《学报主编开放意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第111页。)王银娥认为,编辑主体要增强品牌意识,包括创新意识、价值意识、信息意识、竞争意识,她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论析了编辑主体品牌意识生成的必然性、内涵特质及实施策略。(注:王银娥《论现代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104页。)张六莲认为,社科期刊编辑主体,从指导思想到编务工作必须现代化,即认真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实现策划选题、组稿、审稿、编辑技术现代化。(注:张六莲《论社科期刊编辑主体现代化》,《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197页。)况琳认为,学报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编辑素质。编辑应具有一门学报的专业知识,并具有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形成知识扇面,还要掌握科学方法论和业务技术,加强语文修养。(注:况琳、崔一心《学报编辑素质与学报质量略论》,《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第94页。)唐康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形成编辑能力的各种要素进行了理论性的分析和探讨,指出编辑主体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特性是形成编辑能力的自然前提,编辑主体的知识和技能是转化为编辑能力的必要条件,编辑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形成编辑能力的基本途径。(注:唐康《编辑能力的形成》,《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第85页。)彭志雄认为,高校社科学报编辑必须涉猎广泛,使自己具有较渊博的人文基础知识,成为学术上的“杂家”,同时还应从事一定的学术研究,娴熟地掌握出版专业知识,成为本行的“专家”,二者的优化组合就能丰富和强化编辑的业务能力,得心应手地驾驭社科学报的编辑工作。(注:彭志雄《论社科学报编辑素养的优化建构》,《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68页。)孙支南认为,学报编辑必须具备强烈的前沿意识、评鉴意识、网络意识,才能促使学报真正提高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创名牌,出精品。(注:孙支南《新时期学报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意识》,《重庆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40页。)李莉分析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素质的构成,即较高的政治文化意识,上佳的策划质量意识,较现代的经营管理意识和现代化的编辑手段。(注:李莉《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素质析》,《海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26页。)佘斯勇指出,长期以来,学界对编辑的社会责任讨论较多,但对编辑的权利及其社会地位却言之较少。由此导致编辑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不甚明了,对编辑的价值评价亦难界定,编辑学要向纵深发展,必须首先对此作出准确的回答。(注:佘斯勇《当代编辑的价值评价》,《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第69页。)

(四)学报编辑网络化。

学术期刊网络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是科技进步的结果,是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需要。网络化有利于学术期刊除弊兴利,完善发展。从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形势看,知识信息在网上的创造、加工、处理、传播与应用将是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学术期刊网络化也就是知识信息创造、加工、处理、传播与应用的最佳形式。所以,学术期刊的改革必须以科技发展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网络为中心,突出本地特点,发挥区域优势,本着科学的态度和务实求新的精神,从实际出发,才有利于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注:龚玉钦《网络化与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发展》,《编辑学刊》2001年第4期,第55页。)周文凯指出,网络出版以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交互性、出版周期短、成本低和影响范围广等诸多优势区别于传统纸质出版,给高校学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其意义体现在:加快学报的信息交流速度;改革学报静态、平面式的单一形式;出版与发行同步,大大缩短了学报的出版周期;拉近学报与作者、审稿人、读者的距离;促进学报编辑技术的现代化;使学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寻找到最佳结合点。(注:周文凯等《高校学报网络出版势在必行》,《三峡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91页。)肖汉森针对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使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事实,具体阐述了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的源起、历史定位等问题,对现代化进程中编辑人员如何面对挑战,谈了自己的建议。(注:肖汉森《略谈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124页。)杜敏指出,编辑劳动在不同历史阶段存在形态差异,编辑劳动形态依据感知方式划分为口头、文字、光电等不同形式,依据存在方式分为时间性、空间性编辑状态。其差异的形成受信息依附介质、传播物化形态、传播社会效果等因素影响。(注:杜敏《论编辑劳动的历史转型》,《淄博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90页。)田筱鸿认为,随着Internet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日益普及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入,传统的编辑理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编辑职能多样化,编辑角色模糊化,编辑工作互动化,编辑手段现代化,编辑评估科学化。(注:田筱鸿《网络与编辑——信息时代编辑工作的思考》,《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03页。)孟青指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学术期刊编排一体化具有了可行性,而且体现出许多优越性:减少编辑加工的工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期刊的时效性;为编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注:孟青《学术期刊的编排一体化》,《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93页。)

(五)学报国际化。

中国加入WTO,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使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对于文化产业之一的期刊业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所以期刊界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准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国期刊在世界文化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注:王义祥《加入WTO与我国期刊业》,《呼兰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第79页。)张子中在全新的知识背景下、开阔的学术视界中审视文科学报国际交流的生态环境,他认为,学术繁荣不仅需要国内交流的支撑,更需要国际交流的带动,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国际交流的学术生态环境需要得到改善和优化。首先,现代大学和传媒的形成是文科学报开展国际交流的历史前提;其次,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争鸣氛围,是文科学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必要条件;再其次,增进“公众领域”意识,避免人文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场所缺席”,是摆脱文科学报二难选择境地、步入国际学术界的有效途径;最后,只有尊重现代社会知识生产的特殊规律,才能使大学及其文科学报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具有竞争优势。(注:张子中《文科学报国际交流的生态环境》,《编辑之友》2001年第2期,第21页。)他还呼吁,以名牌学报《文史哲》杂志作为“文史哲”跨媒体集团的核心,组建期刊集团,形成以母刊为核心、以子刊和其它媒体为外围的媒体多元化格局。以《文史哲》杂志为精品,以点带面,真正发挥龙头作用,逐步加大规模集约程度,营造一个有国际影响的跨媒体集团,为全国高校学报改革探索出一条出路,克服高校学报现有的封闭性、内向性和综合性等缺陷,使高校文科学报尽快地进入集团化、市场化,使学报真正走上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注:张子中《组建“文史哲”跨媒体集团的几点想法》,《编辑之友》2001年第6期,第22页。)

(六)学报改革与发展。

我注意到,有几篇文章的标题几乎完全相同,都是谈学报的困境及对策(出路、路向)。办刊经费不足,“小农作坊”式的办刊模式,管理滞后,编辑队伍不稳定,编辑素质偏低,内向性、盲目性,社会认同率低,优质内稿流失,整体学术质量下滑,学术地位降低,沦为评职称、考学位的工具,形式单调缺乏美观,读者面窄,发行量每况愈下,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问题多多不一而足。齐国栋则概括了学报编辑工作中的几对矛盾,即学报特色与学校专业众多的矛盾,内稿与外稿的矛盾、学术性与发行量的矛盾,学报所需的创新机制与现有管理体制的矛盾。(注:齐国栋《对学报编辑工作中几个矛盾的认识》,《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58页。)

面对困境,人们纷纷献计献策。陈红提出要确立社会化发展的方向,探索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学报要进行体制改革,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借助高校合并和网络传播,实现集团经营。(注:陈红《高等学报的困境及其对策》,《海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21页。)王宇鹏提出,要提高编辑素质,转变学报编辑的思维模式;树立新的办刊观念,建立新的办刊模式,把学报当作向社会提供科技服务的一种实现形式,按期刊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办刊。(注:王宇鹏《关于高校学报困境与出路的几点思考》,《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118页。)张文光认为应走出自我封闭,实行开放办刊,内外稿一视同仁,以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标准,强化服务读者的观念,在文风上创新。(注:张文光《高校学报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海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107页。)

孙义清提出,21世纪的高校学报要克服当前困难,必须以超前眼光,全方位组合实施精品战略、特色战略、网络战略、开放战略,才能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和超越。(注:孙义清《高校学报发展理念及战略构想》,《编辑之友》2001年第3期,第26页。)王大年认为,应建立一个优化的学报编辑出版管理系统:科学、合理地设置机构、配备人员,优化主编配备,坚持合乎编辑出版规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注:王大年、戴天柱《试论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管理系统及其优化》,《三峡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第90页。)咸增强认为,学报应该从经济领域汲取全面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并通过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体系,实施PDCA循环管理办法,促进学报工作实现质的飞跃。(注:咸增强《试论学报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第85页。)徐永平指出,高校学报要练好市场功,强化生存意识、商品意识、法制意识。(注:徐永平《高校学报应练好市场功》,《太原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第92页。)陈冬梅引入“注意力经济”的概念,强调在信息社会里,注意力就是财富。如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将成为网络商业竞争的着力点。把这个理论应用于处于困境中的高校学报出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报获得发展的新思路。(注:陈冬梅《注意力经济条件下的学报出版》,《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67页。)李天恒认为学报应该服务于高教改革的需要,参与教育产业的开发建设,改变办刊思路,跟上时代步伐。(注:李天恒《合校后的学报要为教育产业服务》,《编辑之友》2001年第4期,第21页。)司志忠则提出,学报植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土壤,其狭窄的覆盖面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广阔背景形成了巨大反差。学报要开拓自己的价值空间,弥合与大学生这一颇具潜力的读者群之间的“断裂”现象,以崭新的形象、饱满的热情走进大学生中。(注:司志忠《高校学报读者群的拓展与培育》,《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第8期,第140页。)

学报能不能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是个老话题,对立双方还在申说着各自的理由。陈玉堂是较早倡导专业化办刊模式的,他进一步提出要开拓高校“学术窗口”,必须推行“集约经营、联合办刊、集中专业、分科出版”的新模式。(注:陈玉堂等《“学术窗口”与学报发展》,《编辑之友》2001年第5期,第29页。)张文光则列举专业化的种种好处:有利于形成特色、提高质量、扩大发行、符合潮流。(注:张文光《高校学报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海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107页。)张九龄认为,高校学报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学报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校作者,次要是社会的读者;学报的学术性使它不可能具有广大的读者群。所以,学报目前不宜走产业化之路。(注:张九龄《高校学报目前不宜走产业化道路》,《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第113页。)董祥林也指出,学报改革不能脱离学报的性质和任务,学报的本质属性是其高校性、综合性和学术性。有些论者提出通过改革改变学报社会定位,名为改革,实为学报自杀。(注:董祥林《学报改革不能脱离社会定位》,《编辑之友》2001年第5期,第32页。)刘少华虽然也主张专业化,但他认为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分步进行,不能依靠行政命令,要遵循学报自身发展的规律。(注:刘少华《高校合并与学报走向》,《编辑之友》2001年第1期,第25页。)

针对学报难进核心期刊的问题,孙景峰指出,进入核心期刊只是目前达到改革目的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它远不是主要手段,更不是目的。将进入核心期刊作为学报改革的目标是不适当的,是对学报改革目的表面化和简单化的理解。同时,就已经出版的三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说,还存在着颇多不严谨之处,甚至连基本常识之类的错误都避免不了,自然也就不值得我们奉为“圭臬”。“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与优秀期刊的评比过程之间存在着不小差距,把进入“核心期刊”作为高校学报专业化改革的目的是缺乏说服力的,也不利于学报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孙景峰《也谈核心期刊与高校学报的改革方向》,《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21页。)吴劲薇也指出,由于摘转率、引用率、SCI收录情况成了评价学报的重要衡量指标,而在这方面综合性的高校学报无法与专业性期刊相抗衡,致使质量下滑,已经成为一个严肃问题。有必要重提高校学报办刊宗旨,使之名副其实地成为反映学校学术水平的窗口。(注:吴劲薇《重提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编辑学刊》2001年第6期,第42页。)

(七)学报编辑业务。

傅佑丽指出,高校学报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精心策划选题,组织优秀稿件,严守“三审制”,把好质量关,栏目的设计要有特色,编排加工要标准化、精品化。(注:傅佑丽《关于高校学报质量问题的几点思考》,《佳木斯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65页。)郑小枚针对学报来稿中雷同、陈旧、不探讨问题等,重申学术性的重要意义。(注:郑小枚《学报论文的编辑手记》,《海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16页。)畅引婷重提内外稿比例问题,认为学术至上是根本,勇于创新是关键,对本校重点学科的扶持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基础。只有三者密切结合,学报的发展才有后劲与活力。(注:畅引婷《高校学报内外稿比例问题略探》,《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15页。)

周祖谦提出学报编辑策划的四个原则,即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独创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注:周祖谦《高校学报编辑策划原则论》,《编辑之友》2001年第2期,第26页。)吴守凤枚举了学报策划选题的常见类型。(注:吴守凤《学报策划选题方法谈》,《柳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95页。)沈涌认为,学报的编辑策划,一要发挥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引导社会的作用,促进科研交流,培育科研人才;二是立足于学术性、科学性;三是注重名牌与特色。(注:沈涌《高等学报编辑策划浅探》,《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119页。)

曹金钟对学术期刊专栏的作用、特点、设计原则和方法都做了全面的论述。(注:曹金钟《学术期刊的专栏》,《编辑之友》2001年第5期,第15页。)赵晓兰提出,高校文科学报的栏目设置应注意立品牌栏目,立特色栏目,立争鸣栏目,如此,使刊物具有生机与活动。(注:赵晓兰《论高校文科学报的栏目设置》,《商丘师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116页。)

夏爱红谈到选择审稿人,要了解和尊重审稿人的意愿;重视量化审稿和规范稿件评估;建立一个动态的审稿人数据库;注重多种渠道推荐和发现审稿人;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发挥学报编委会的集体力量。(注:夏爱红等《如何选择审稿人》,《编辑学刊》2001年第5期,第50页。)张保军认为,审稿应着眼于稿件的三性,即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审稿应注意防范科学性差错,恰当处理创造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防止以偏概全,以个人兴趣为准。(注:张保军《高校学报的专家审稿问题》,《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5期,第112页。)

张秋芳提出,要提高学报质量,编辑就要有采访意识,不能守株待兔、坐等稿子从天而降,要抓住时机,主动采访,以便及时获取信息,留住好稿子。(注:张秋芳《学报编辑应重视采访》,《编辑学刊》2001年第3期,第33页。)陈国龙指出,学报编辑在对稿件审读加工时易陷入一个误区,即用自己的学术观点、思维方式和行文风格鉴别润色。走出误区,一要严谨治学,强化作者意识;二要多读多写,提高鉴别、写作能力。(注:陈国龙《学报编辑如何走出审读加工误区》,《佳木斯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52页。)

梅焕钧认为,封面设计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成功设计学报封面,应充分利用编辑审美,从美学角度去审视、研究学报封面的设计艺术,并遵循稳定、美观、实用、平衡的原则。(注:梅焕钧《编辑审美与学报封面设计》,《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第83页。)陶发祥认为,高校学报和学报的封面宣传两者之间有互动效应,学报根据自己的办刊宗旨做宣传,并不会损害其作为学术期刊的严肃性,相反却可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注:陶发祥《学报封面的宣传效应》,《玉溪师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102页。)

(八)市属、专科、工科院校学报。

市属、专科、工科院校文科学报,可以说是学报界的弱势群体,有的地处偏僻,稿源匮乏,有的近年刚刚获准公开发行,他们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更其突出。余德华指出,师专学报要坚持师范性,突出师范教育的专业特色;坚持地域性,展示地域经济、文化等的历史与现状;强化学报编辑的特色意识,积极采取强化学报特色的措施。(注:余德华《师专学报靠特色发展》,《编辑之友》2001年第4期,第22页。)孙支南认为,可读性是一切出版物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根本属性,市属高校学报只有努力提高学报内容的学术性,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学报特色,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整体设计和装帧设计,才能提高学报的可读性。(注:孙支南《市属高校学报可读性研究》,《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92页。)任宝旗认为,专科学校学报与本科学校学报与生俱来的学术水平差距通过后天努力很难弥补,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专科学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学报编辑工作中的编辑含量,包括整体形象、栏目设置、加工校对、版式设计、发行等环节。(注:任宝旗《提高编辑含量:专科学报办出精品的切入点》,《河南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第111页。)杨珊探讨了以工为主多科性大学文科学报的办刊方向。她首先分析了办刊环境及存在问题;人文气氛淡薄;稿源有工科学校特色;学科众多而编辑有限,两者之间存在矛盾;稿源匮乏;设备跟不上;办刊方向不明确。然后提出以地方文化特色设立栏目,以优势学科、科研强项设立栏目,以学科特色设立栏目的办刊方向。(注:杨珊《以工为主多科性大学文科学报办刊方向》,《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96页。)

收稿日期:2002-04-01

标签:;  ;  ;  ;  ;  ;  ;  ;  ;  ;  ;  ;  ;  ;  ;  

2001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综述_学术规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