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前景及价格竞争力调查分析_棉花论文

对新疆植棉业发展前景与价格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疆论文,发展前景论文,竞争力论文,价格论文,植棉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疆是我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植棉业是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疆棉区在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借助天时地利得以异军突起。1980—2000年新疆棉花总产以年均15.84%的速度递增,棉花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271.8万亩增至2001年的1694.55万亩,棉花总产量由1980年的7.92万吨迅速增至157万吨。从1993年起,新疆棉花总产、单产、国内销售量、出口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新疆棉花总产基本上保持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30%以上和占世界棉花总产量8%左右的水平,对国内棉花供求起到重要的平衡作用,对价格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面对来自市场的冲击,新疆植棉业正经历着最严峻的考验。

一、加入WTO新疆植棉业的竞争力面临着严峻考验

作为国家需要“稳定发展”的主力棉区,长期以来新疆棉业一直享受着国家的价格补贴和优惠政策。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新疆植棉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市场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世界棉花市场行情逆转,价格持续走低,新疆棉花产业整体利益受损。90年代以来,世界棉花市场供求关系频繁逆转,使新疆棉业历经风险。尤其是2001至2002年度,全球棉花丰收,产量达到2107万吨,同比增长9.2%。但美国“9.11”事件之后,世界经济发展速率趋缓,导致全球棉花消费需求下降,同期棉花需求量仅为1999万吨,同比下降0.3%。产量增长、需求下降,使得2001年底世界棉花年末库存达到961万吨,同比增长13.1%。供求决定价格,2001年底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超出正常水平,世界棉价一度跌破30美分/磅,逼近30年来的历史最低水平。加入WTO之后,国内外价格日益趋同。因此,2001至2002年度国内棉价也持续走低。360元/担的标准级棉花收购价格,使新疆棉农和棉花产业利益受到重创。据新疆自治区物价局提供的资料:2001年新疆棉花收购价格比1995年降低了40%。因棉价降低而导致每亩减税纯收入较上年降低了一半以上。亩产不足80公斤/亩的棉田已基本无利可图。棉花压库也使棉花经销商的收购资金大量占压。

(二)中国加入WTO后,新疆棉花产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加放大。加入WTO我国政府承诺的有关棉花的WTO条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配额进口:2002—2004年,棉花配额进口量由81.85万吨增至89.4万吨,已相当于目前国内棉花年产量的20%左右,关税仅为1%;二是非配额进口:规定2003年12月31日关税为61.6%;2004年1月1日起关税调整为40%,没有数量限制;三是出口补贴:为了最终建立一个公平的农产品贸易体制,我国政府承诺取消对国内棉花的出口补贴,这又进一步降低了新疆棉花的出口竞争力。作为我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主产棉区,新疆每年要向区外销售和出口棉花近120万吨,其国内销售量约占全国省际间流通量的75%-80%。不言而喻,新疆必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植棉业受冲击和影响最大的棉区。今后,若新疆棉花的生产经营成本继续居高不下,则在价格缺乏竞争优势的情况下,进口棉必将成为新疆棉的主要竞争对手。

(三)我国棉花流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新疆棉花以往享有的特殊优惠政策已经退出。为了适应加入WTO之后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棉花生产流通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2001年7月31日,《国务院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7号文)明确提出要“放开棉花收购,鼓励公平有序竞争”,即从2001棉花年度起,凡符合《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省级人民政府资格认定的国内各类企业均可从事棉花收购。获得收购资格的纺织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可到新疆等主产棉区跨区直接收购或委托代理收购棉花。“改进棉花信贷资金管理”,政策性贷款要逐步退出商品棉经营活动。并且特别提出:“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按照这次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精神,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放开棉花购销与价格,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努力扩大出口,采取有效措施与销区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促进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棉花市场的形成。”这表明,我国棉花生产经营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打破。随着改革的深化,长期以来中央政府对新疆棉花的各项优惠政策将要调整和削弱。

(四)不科学的过度投入使新疆植棉业比较效益下降、价格竞争力减弱。由国家物价局提供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平均售价低、物化成本高,新疆棉花与内地主产棉省相比已失去了以往明显的比较效益优势。2000年新疆棉花抽样调查单产为92.7公斤/亩,而棉花的每亩纯收益却不如平均单产只有76公斤/亩和79公斤/亩的河北、山东(见表1)。如果从单位产品纯收益的角度看,新疆棉花每担纯收益比平均单产只有53.4公斤/亩的河南还要低50.1元/担。新疆棉花单位产品的纯收益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已基本持平,价格竞争力正在减弱。2001年的资料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表1 2000年新疆与全国及主要产棉省区陆地棉生产成本、收益与价格对比分析表

资料来源:①国家物价局:《2002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②人工成本按地区工价测算。

二、对新疆植棉业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再认识

加入WTO对新疆植棉业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关键是如何看待并采取应对措施来迎接挑战。经过20年的发展,新疆植棉业已经拥有了较强的整体竞争优势。

(一)新疆具备长期保持大规模优质商品棉生产的各种有利条件

1.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新疆棉区属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棉区。棉区光热充足,日照时数多,空气干燥,土地资源丰富,又有水利灌溉保障,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使新疆棉区具有普遍高产的生产能力和大规模发展商品棉生产的良好条件。尽管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新疆每年仍有200万亩棉田单产达到120公斤/亩以上,并有小面积达到266.8公斤/亩的超高产世界记录。目前,新疆棉花大面积单产水平已与以色列、澳大利亚等世界棉花高产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同时,新疆棉花的色泽好、纤维长,棉花的一、二级品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还是我国高支棉纱和彩色棉的主要原料基地。另外,新疆粮食自给有余,不存在粮棉争地矛盾。因此,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从资源和生产条件看,新疆都具有保持大规模棉花种植的基本条件和能力,这是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

2.棉花依然是新疆具有比较效益优势的大田农作物。据自治区物价局提供的资料数据,正常年份新疆棉花种植的亩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远较其它大田作物高。以年景较为正常的2000年为例,棉花的亩纯收益大约是小麦、玉米、甜菜、油葵等作物的2—3倍。2001年北疆棉区严重受灾,加之价格下跌,致使棉花亩纯收益降低了51.6%,但总体看,新疆棉花的每亩平均纯收益仍高于小麦。这是宜棉区农民在低价情况下,种棉积极性依然不减的根本原因所在。

3.新疆具有发展优质棉的科技优势与人才优势。通过“九五”棉花基地建设和科技攻关,新疆已选育出一批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良的早熟陆地棉、优质中长绒陆地棉、彩色棉以及适宜于机械采收的优质棉新品系,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均达到或接近美国棉花贸易的最高标准。亩产150公斤的高密度栽培模式正在新疆棉区快速推开,大规模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与高效施肥等先进技术在棉花栽培中都有了应用;先进的自走式、悬挂式采棉与清花系列机械作业的引进为新疆棉花生产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新疆棉花生产在栽培技术和产出水平上达到了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另外,新疆还具有发展优质棉的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拥有一批长期从事棉花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技术研究的单位和科技人员;拥有较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农技推广人员;棉花基地建设又使新疆广大植棉户和当地干部普遍掌握了较高的植棉技术,这都为新疆棉区发展优质棉生产提供了人才保证和组织保障。

(二)世界棉花消费需求今后仍将稳步增加,棉花市场远期行情看好

棉花是成本低廉、产出量大的优良天然纤维。近年来,由于化纤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世界人口总量增长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加之人们对天然棉纤维纺织品的特殊消费偏好,使得世界棉花的需求总量始终保持着缓慢上升趋势。根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提供的“近20年世界棉花与非棉花类纤维纺织品消费统计”资料分析:1980—2000年世界棉花消费总量由1429.5万吨增至1944.2万吨,年均递增率为1.55%。可以肯定地说,棉花消费需求总量的缓慢增长仍将是现在和未来一定时期内世界棉花消费市场的基本趋势。入世后中国纺织品与服装将有扩大出口的机遇,国内原棉消费前景看好。

(三)新疆棉花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还保有一定的降价空间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新疆植棉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我们以多年来收集、汇总、整理的新疆棉花成本收益资料为基础,应用量—本—利分析法,以《2000年新疆农牧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提供的棉花(陆地棉)种植成本各项详细资料为依据进行了测算。首先,根据量—本—利分析法的要求,将2000年新疆棉花各项种植成本依照其与棉花亩产量的增减变动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再根据各项混合成本的不同性质,进一步将其按比例分摊并入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经初步测算,得出以下结论:新疆棉花在抽样平均单产为92.7公斤/亩、平均成本为585元/亩、价格为360元/担的投入与产出水平下,保本单产约为76.4公斤/亩;确保每亩获得100元/亩纯收益的目标单产为96.4公斤/亩;确保每亩获得200元/亩纯收益的目标单产为116.4公斤/亩;确保每亩获得300元/亩纯收益的目标单产为136公斤/亩;新疆棉花目前的平均保本价格约为316元/担(见表2)。由此,可以比较肯定地说,在现有成本、价格水平下,新疆棉花总体来看,在国内市场仍有一定的降价空间和相应的价格竞争力。当然,降价竞争的空间极为有限。若以2001~2002年新疆棉花标准级收购价360元/担为起点,以平均保本为极限,则降价竞争的最大限额约为44元/担,仅此而已。这是以牺牲棉农和棉商微薄利益为代价的行为,绝不能轻易为之。因为,我们测算降价空间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价,而是为了更清醒、透彻地认识新疆植棉业的竞争潜力,以便对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作更充分的思想准备。

表2 棉花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竞争力初步测算分析表 单位:公斤/亩

注:表中数据均为合理假设前提下应用量—本—利分析法计算出的测算数值。

由于今年以来国际棉价基本处于近30年来的低价位。所以,我们的估算应当是比较保守的,也是比较可靠的。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棉价有更强的参照意义。据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商务信息部在《国际商报》上定期公开发布的《国际市场商品信息》,世界棉花价格近期已经走出了低于30美分/磅的低价位,若以6月28日纽约棉花交易所期货收盘价(2号合同白净棉,2002年7月交货)45.25美元/磅计算,则按当日外汇兑换价格折算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约折合人民币412.48元/担,高于国内棉价。在这种情况下,进口棉花准入量就难以成为实际进口量。为此,我们有理由对新疆植棉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取胜的能力更加坚定信念。

三、增强新疆植棉业竞争实力的应对策略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加入WTO之后,新疆植棉业所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就长远而言,新疆植棉业的前景还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目前的竞争压力还必须认真对待。

(一)大幅度提高棉花的平均早产水平是进一步增强新疆植棉业竞争实力的有效举措。高产是高效的基础,尤其在棉花质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当行情频繁波动难以把握时,提高棉花单产不仅是降低棉花单位产品成本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新疆植棉业经济效益、增加棉农收入、增强棉花竞争力的重要措施。2001年由于新疆广大棉区天气晴好、霜期推迟,棉花开到顶,霜后花少、产量高,品级也高。然而,丰收并没有给棉农带来收入的提高。由于棉花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植棉纯收入比上年减少187.88元/亩,减幅达51.6%。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棉花价格的波动起伏日趋频繁,尤其是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植棉业的竞争力?我们认为:除了控制成本,关键还应在提高单产上狠下功夫。南疆尉犁县植棉大户以大幅度提高单产来抵消价格波动因素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棉花单产上去了,即使棉价再下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棉农的收入(见表3)。

表3 巴州尉梨县三户种棉大户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收益比较表 单位:元/亩

注:表中“2001年新疆平均”源于《01年新疆农牧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典型调查资料源于调查汇总。

由表3可以看出,按照2001年360元/担的收购价,自治区平均每亩减税纯收益仅为176.29元;若价格降至300元/担,那么减税纯收益将降至42.96元/亩,相当一部分棉农要亏损。

而尉犁县三个植棉大户高产高效的调查数据却能给我们以很深的启示。即当棉花达到170—200公斤/亩的高产水平时,只要合理控制成本投入,即使棉花价格下降至300元/担或250元/担的低水平,棉农依然有利可图。单产最高的“调查户3”在棉花价格降至250元/担时,每亩纯收益依然能够达到424.1元/亩的较高盈利水平。但是,单产达到100公斤/亩的棉田,在棉价降到300元/担时,每亩只有128.3元的纯收益,只能勉强支撑。而单产只有80公斤/亩的棉田,当棉价降到300元/担时,棉农就无法维持了。

鉴于以上分析和多年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也为了切实保证棉农的经济利益,调整棉区农业结构已势在必行。若棉花单产达不到100公斤/亩,则植棉收益必然不如其它经济作物,甚至不如种植高产玉米和优质牧草。所以,应尽早考虑退出植棉,改种其它作物或退耕还林、还牧等。而单产在120公斤/亩的棉田,若缺乏进一步提高单产的潜力,从长远看也应考虑逐步退出植棉。这是我国加入WTO后,新疆棉花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

(二)新疆南疆棉区高产高效的成功经验应当大力推广

在深入棉区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南疆棉区在推进棉花高产高效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其中,巴州尉犁县和轮台县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1.尉犁县以植棉大户带动小户的措施值得借鉴。尉犁县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的孔雀河和塔里木河下游地带,光热资源十分充足,是南疆主要植棉大县之一。2000年全县总播种面积32.09万亩,其中,棉田面积占83.3%,年产棉花2.77万吨。90年代以来,随着新疆棉花产业的兴起,尉犁县涌现出了一批植棉面积数百亩甚至上千亩的种棉大户。这些植棉大户的经营者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强、科技投入大、机械化程度高、效益好。2001年按照乡党委和乡政府的要求,每个植棉大户帮助5户贫困户种植棉花,这一措施当年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那些贫困的个体小户受资金、技术的限制,一般只种植数亩或数十亩棉花,而且他们往往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不接受新技术,棉花的产量、产值和效益都明显低于当地平均水平。2001年在植棉大户的帮助和带动下,这些植棉小户的棉花单产业达到了150公斤/亩左右的高产水平,获得了好的经济收益。我们认为,在高产棉区若广泛采取一个大户分片包干帮助几个或几十个小户共同种植,那么必将会充分发挥大户的优势,使整个棉区的棉花生产总体单产和效益获得显著增长。规模化经营是大型棉花基地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也是新疆棉农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人均收入的必由之路。采取植棉大户带动小户这种合作形式也为今后新疆棉花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的推广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轮台县大面积科技承包制的成功经验应当推广。轮台县位于塔河中下游、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宜棉区,2000年该县的总播种面积为27.63万亩,其中,棉花是轮台县的第一大作物种类,占各种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7.8%。年产棉花1.3万吨,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棉花生产,棉花在该县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使棉花生产真正成为轮台县高产高效的经济支柱,近年来轮台县针对棉农科技素质普遍较低的弱点,采取了科技人员大面积承包棉田进行技术指导的示范制度。这种方式主要是发挥科技水平高、懂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采取大面积承包的办法,即统一选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严格按照科技人员预定的程序进行种植,从而避免了个体农户种植的不科学性和随意性,效果十分显著。将轮台县一科技人员承包的87亩棉田的种植结果与个体种植对比,实行科技人员大面积承包责任制,在加大科技投入、适度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棉花单产实现了大幅度增长,棉花单产比一般农户增长1.36倍,亩纯收益是一般农户的2倍(见表4)。轮台县几年来的实践表明,科技人员大面积承包责任制是加大棉花科技投入、优化棉花生产经营方式的合理选择,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承包经营科技投入不足、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信息不灵等影响棉花生产达到高产高效的重大缺陷,无疑是引导农民走上新的联合之路的有效途径。

表4 轮台县科技人员承包与个体种植棉花每亩成本收益比较表 单位:元/亩

注:①每亩税金为12.65元;②劳动用工作价按统一9.2元/工日计算。

(三)控制成本也是增强新疆植棉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之一

成本是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价格形成的主要依据和最低界限。大量统计结果表明:棉花及其它经济作物的成本约占其销售价格的66.1%,成本对价格的形成与影响极大。因此,在研究棉花价格的市场竞争力时,必须充分考虑它的生产经营成本。资料显示,新疆棉花每亩含税生产成本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大,但是物化成本比全国棉花生产平均物耗水平高出50%。诚然,棉花高产需要加大投入,但成本投入必须做到科学合理。近年来,增加化肥投入对新疆棉花产量和效益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棉区普遍存在施肥不合理、投肥量盲目攀比,各种叶面肥、生长素盲目使用和氮、磷比例失调的问题,于是出现化肥投入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另外,一些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也提高了用水成本。还有的棉区为了高产,不断增加植棉措施,从种到收作业次数成倍增加,导致人力作业费增加。总之,近年来棉花生产成本过度投入也是造成新疆植棉效益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棉花价格的下跌对新疆植棉效益的影响更大、更为直接,但是我们在无力改变棉花国内外市场行情等一系列外界因素的情况下,提高效益的最大可能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力提高单产、控制成本,从而加大利润空间,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此,新疆植棉业必须坚定不移地确立棉花生产的“成本领先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力争取得并维持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从而能以较低的价格使高成本的竞争对手退出市场。考虑到目前新疆棉花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偏面追求单位面积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已没有现实意义,但是,通过进一步节约成本、提高单产,实现单位产品成本最低的思路则是现实可行的。但由于新疆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新疆棉花在销售过程中由于远距离运输而必须支付的销售费用比国内竞争对手平均要高出300元/吨以上。面对这一现实,则目前实施的以低成本换取新疆棉花参与市场竞争空间的举措就不仅仅是一个权宜之计,而应当作为新疆棉花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长期发展战略来认真研究实施。

近年来,新疆植棉业已经认识到成本对植棉效益的直接影响,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力争合理投入、节约成本。2001年新疆棉花生产成本已由1998年的844.96元/亩降到581.74元/亩,降幅达31.2%,单位产品成本也由9.16元/公斤降到6.6元/公斤,降幅近28%。相信经过不懈地努力,新疆植棉业完全可以使棉花的单位产品成本降到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合理水平。

(四)加大植棉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以进一步增强新疆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从我们对轮台、尉犁两县的调查情况来看,凡是种植“军棉1号”品种的棉田,一般单产比种植“中棉35号”低30—50公斤/亩,有的甚至超过100公斤以上。可见,优良品种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新疆在栽培技术上已探索出了一套“矮、密、早、膜”的棉花高产栽培体系,使棉花产量成倍增长,这进一步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入WTO之后,我们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力。我们应当充分利用WTO规则,发挥绿色补贴的作用,加大对植棉业的科技投入和产业化服务,以全面提高新疆植棉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软科学研究对新疆棉花产业的整体影响力逐渐增大。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棉基地不仅需要技术硬件的支撑,也离不开软科学研究的支持。尤其是处于棉花生产经营的市场化初期,关系到优质棉基地建设发展前景的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市场、价格、成本、营销、体制等问题,而以上问题恰恰是软科学研究的专项领域。软科学研究的特点是要发挥职能部门和专家的特殊作用,投资少、见效快,不可或缺。

(五)加快新疆棉花生产经营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棉花有很强的产业联动性,产前、产中、产后关系密切、体系庞大。属于棉产业后向关联的行业有:良种、农膜、农药、化肥、植保及棉花种植、收获、加工机械的制造与维修等产前准备环节;而棉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有:轧花清棉、纺织印染、服装制造、油脂工业、饲料工业、医药工业、建材工业、精细化工,以及围绕着棉花产供销展开的政策法规服务、教育科技服务、市场信息服务、资金信贷服务、仓储运输服务和内外贸易营销等等。总之,棉花产业不是一个简单的链式结构,围绕着棉花生产形成的是一个庞大而纵横交错的产业群体。它横跨一、二、三产业,由农户到企业进而延伸扩展到政府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聚集在新疆棉花产业周围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传递着各种市场信号,从不同角度共同支撑着新疆棉业的生存与发展。棉花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纺织工业原料,与其它农产品相比,棉花的商品率高、产业关联度大,自身发展对其它行业有特殊的依赖需求。所以,棉业的产业化就显得更为必要。

从世界植棉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棉花生产及相关产业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共同构筑了棉花的产业化,而棉花产业化与市场化又是密不可分的。农户+企业+政府→国际化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棉花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无论是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等发展中国家,各主要产棉国政府对棉花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扶持以及必要的引导。

在新疆,棉花是最具规模种植优势的经济作物,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棉花与棉花产业在新疆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但是,目前新疆棉花产业化尚未完全形成,产、供、销各个环节基本上仍然维持着各自为阵的局面,相互之间利益不够协调,由此引发的问题使棉花产业群体中的每个部分都难以避免利益损失。加快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也是增强新疆棉花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标签:;  ;  ;  ;  ;  ;  

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前景及价格竞争力调查分析_棉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