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管理所,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政府极其重要组成部门,要切实落实计量法、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发挥其质量监督作用。为了更好履行其监督工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就必须要实现其各项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以大幅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本文就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进行讨论,希望能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标准化;质量技术监督
1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概论
1.1标准化
质量技术监督的标准化信息系统包含两个部分,其中之一便是要做到标准化。标准化的定义就是对存在的事物或事情规定一个共同使用的规则,通过规定和发布统一的实施标准以达到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标准化主要是指把各项标准化的原则方法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其主要的着力点在行政服务方面。质量技术监督的标准化实际上就是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融入标准化的理念方法,综合其实际质量监督工作,逐渐建立起符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需求的标准化体系。在质量技术监督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中,应该着重研究质量监督方面的标准化,将有关质量监督工作进行细化,优化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全面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加高质量服务。党的十九大中说到,要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向服务型转变,所以作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必须全面进行标准化建设。
1.2信息化
质量技术监督的标准化信息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是信息化。信息化是以现代网络、数据、通信等技术为主要手段,将各种要素收集至数据库中,与学习、工作、决策等人类信息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目前,质量技术监督的信息化还存在缺乏整体数据模型和数据交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极大地阻碍了质量技术监督的标准化信息化发展。要推进质量技术监督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搞好质量技术监督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是促进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持和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促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而要实现标准化,就要设计好标准化体系框架,简单来说就是要知道在质量技术监督领域,哪方面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或者说要建设怎样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
2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所发挥的宏观调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宏观调控中又起着重要作用,其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关乎整个经济发展状况。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时一定要有一定的数据标准作为工作依据,其中包括质量与技术等相关评定领域,企业生产产品所运用的技术是否科学合理、采用的生产原料是否绿色安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严格依据标准进行工作,运用相关数据合理地评定企业的生产安全等级,切实保障人民切实利益。在工作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一旦发现企业生产不合法,及时对其进行惩处,监督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推进标准化信息化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及时获取和反馈信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要监督对象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建设好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化系统有利于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建设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化系统过程中,要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一个统一的标准,通过多方面措施保障产品的实际质量,并使人民大众可以看到实际质量数据,让人民大众也参与到质量技术监督中来。统一的标准化可督促企业安全生产,并给予企业科学指导。此外,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化还能对自我监督,提升自我监督意识,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能更好完成监督工作。
3构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的措施
3.1构建标准化的服务平台
要建立标准化的服务平台,就需要多方面协调配合,综合多种方法制定出有效服务平台构建方案。第一,要完善好现存制度并增强其运行力度,对现存所有制度进分析梳理,在进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要遵循“简化、统一、优化、协调”的原则,找出重要的部分,剔除繁杂无用部分,再进行系统性分析安排,逐渐完善现有监督制度。另外,要依据各个岗位部门实际服务流程状况,不断细化质量技术监督每一个环节,避免监督盲区的出现,提高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水平。
3.2构建质量技术检测体系
要想完善好质量技术检测体系,就要做好各种产品的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等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整合,以形成专业性较强监督体系,并实现资源实时共享,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提高监测机构工作能力,要求监测管理人员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还要制定合理学习计划,其中应包括《程序文件》、《质量文件》等相关书籍,培训好检测人员,提高检测人员工作能力,完善好质量技术检测体系。
3.3细化质量监督服务流程
在建设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有具体的服务模式作为支撑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相关的服务流程中,将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实用性及方便性重点显示出来,扩大相关服务范围,尽量细化工作流程,设立不同服务窗口,像介绍窗口、办理窗口等专门服务窗口,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服务能力。
3.4加强信息化应用及推广
信息化的应用对于完善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行为具有重要作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化应用解决体制机制难以解决问题,像腐败问题、监督的落实、上级指挥下级的效率等问题。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管理等的一系列网络信息化,提高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工作效率,同时,信息化应用也是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3.5提高信息化建设能力
目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大部分有自己承担。这就要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打造一支自己的、有能力、懂技术的专业信息化团队,自己规划设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加强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本部门信息化建设能力。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建设支持业务管理系统运行支撑系统,其中包括远程监控中心、局中心机房、主机系统等部分。然后就是要搭建好质量监督数据库,加大数据的采集力度,增强数字监管方面的监管力度。再就是要构建数据交换机制、规定数据交换标准及建立数据交换接口,促进基础信息标准化,建立统一的编码体系,推进工作数据和管理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最后,迁移旧数据,将旧数据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将其整合到数据库中,搭建好全局化信息平台,构建系统化结构、软件和安全运行环境,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构建提供统一的权限管理、工作流及门户等。
4小结
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的工程,它不是单纯地建设标准化,也不是单纯地建设信息化,而是两者合二为一。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仅靠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成功建设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先进成果,有机地结合技术、人才及相关体制机制,推进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信息系统成功构建。
参考文献
[1]吴冠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服务标准化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2]刘伯明.关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推行标准化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3]马骏.信息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应用[J].湖北省标准化获奖论文汇编,2004
[4]齐彬.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企业标准化监管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6
作者简介:罗红梅(1976-),女,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工作。
论文作者:罗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质量技术监督论文; 部门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质量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