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国家经济越来越快,建筑业也不断提高,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在工程项目施工时,建筑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混凝土是土建工程得以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建筑施工质量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若干要点
引言
注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有利于保持工程良好的施工水平,增强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实现工程施工效益最大化的长期发展目标。因此,需要从不同方面加强对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提高对不同施工技术要点的正确认识,全面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为我国土建工程实际应用范围扩大打下坚实基础。
1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的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工程施工中运用经过胶凝材料作用将各种集料转变为复合材料的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混凝土施工技术使用中具有强度高、环境适应性好、原料配备简单等优点,客观地决定了其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完成土建工程施工计划时,需要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的严格把控,选择性能可靠的水泥、砂、石灰等集料,保持混凝土良好的使用功能。在设置土建工程地下室结构时,应对混凝土施工的整个作业流程进行控制,结合不同的施工条件合理开展混凝土施工计划,确保土建工程质量安全可靠性。
2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若干要点
2.1混凝土制备要点分析
结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实际概况,可知保持混凝土良好的制备效果,有利于增强混凝土使用中的性能可靠性,确保其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行业技术规范及工程建设要求。因此,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应了解不同集料的理化性质,加强整个制备过程把控,促使制备完成后得到的混凝土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土建工程混凝土制备要点包括:(1)混凝土制备中应选择质量可靠的砂砾、石灰、水泥、黏土等,加强其含水量及配合比控制,保持各集料使用中良好的胶凝效果,确保工程地下室结构设置中混凝土强度能够设置在合理范围内,增强土建工程地下室结构稳定性。(2)结合混凝土施工要求,适当加入添加剂进行搅拌混合,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开展混凝土制备作业,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3)混凝土制备中各集料搅拌应均匀,制备得到的混凝土应选择良好的运输设备,保持其运输条件合理性,避免混凝土水分散失。完成浇筑后的混凝土。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要点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基于以往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情况来看,确定沪宁图浇筑施工容易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不佳,相应的土建工程的坚固性、稳定性及安全性难以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此种状况的发生,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施工要求,对预埋件位置、数量、保护层厚度等方面予以检查,及时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对钢筋及模板凹凸不平处存在的杂物予以清理,并且检查模板是否存在缝隙或孔洞,如若存在需要采用适合的材料加以封堵;使用清水对未风化的岩石进行清洗,并且注意将岩石面地层中残留的积水排除;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及施工流程分层浇筑施工,并且注意对混凝土浇筑厚度加以控制;针对竖向结构进行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则需要从底部开始施工,也就是先填筑水泥砂浆,再进行土建部分的施工,这一过程中尽量避免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施工人员需要特别留意预留孔洞、钢筋、预埋件、支架及模板变化情况,如若发现位移或不良情况,需要及时处理,避免质量隐患遗留。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这一环节,需要对浇筑的各项参数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加以检查,如浇筑密实度、浇筑面积等,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2.3振捣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运用振捣器进行规范化的操作。第一道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混凝土振捣技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增强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根据混凝土泵送的时候有一个自然的坡度的特点,在每一个浇筑带布置3~4个振捣器,每个振捣器器控制1.5~2m范围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第二道由于底层钢筋间距比较密,布置在混凝土坡的中间处密实;第三道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施工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振捣点是否存在泛浆、气泡等情况,每个振捣点的振捣工作可以间断重复振捣,时间持续不超过30s,采用由下至上的方式,按“快插慢拔”的方法进行振捣棒应避免碰撞钢筋,频率密实,与模板保持一定的距离,振捣过程保持均匀性,切忌存在遗漏问题性,保证占到速度、插点位置、移动顺序等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平板振捣应尤其注重其边缘部分的振捣夯实。
2.4混凝土的保养
对于混凝土施工来说,其施工浇筑工作的结束只是完成整体施工工作的一半,其施工的一大重要部分就是对施工后的混凝土作业面的保养。根据统计显示,目前在我国范围内出现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大多是施工方在施工后期没有注意对混凝土塑化过程中的施工作业面保养问题,使得混凝土作业面在未完全固化之前经受雨水、风化等自然侵蚀,以及其施工配套设施如夹板、护套等的过早拆卸,造成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下滑,导致其最终在表面产生裂纹、缝隙、孔洞等质量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其外在美观,而且影响到建筑整体的防渗漏功能,由此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另外,在一些温度较低的场合下进行的施工作业,由于夜间温度过低,尚未完全析水固化的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其水分大量结冰,使得混凝土固化整体结构变得疏松,并且在内部出现大量孔隙,有些在表面还会出现较大面积的裂纹,使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大大降低。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后期保养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及时关注混凝土的即时固化状况,切忌在混凝土尚未完全固化前拆卸夹板、护套等配套设施,并且在夜间温度较低的地区进行施工的混凝土作业面,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一定的加热保温处理,或者至少在施工前期混凝土的搅拌中添加一定的盐以降低水的冰点,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在固化过程中不受到低温的侵害。至于施工作业后出现的强降雨、大风等恶劣自然天气,如果条件充足可以对混凝土施工作业表面进行一定的遮挡,以保证其能够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固化成一个整体。
3 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近年来土建施工品质直接影响土建施工效果。所以,为了高质高效的建成土建工程,一定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而通过对近些年我国土建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不佳,容易出现裂缝等现象,导致土建工程质量降低,难以保证土建工程长期安全、坚固使用。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应当明确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即原材料准备、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振捣技术、留缝技术及混净土养护,进而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的应用此项技术,为建成高质量的土建工程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孙卫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01):82~83.
[2]邓超.对我国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地理,2016(22):74.
[3]翟海明.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若干探讨[J].新材料新装饰,2015(11):179.
[4]崔世军.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3319.
论文作者:蒋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要点论文; 密实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