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职业学校论文,特色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02)01-0085-06
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兴起于1980年的职业大学,一出现就显示其现代学术观念:既重“学”,又重“术”,二者并进,原学科理论内部逻辑发展的学术与行业实践中发展的科学技术互联互补为一体。与普通高校的学术比,只是学术类型的区别,不是学术层次的差别,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同等重要的学术地位。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波耶夫在《学术水平反思》中论析:大学的学术包括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1](P18)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近20年来坚持了这四种学术结合,取得了巨大效益。2001年至2005年是新世纪实现我国经济、科技、教育良好开局的头五年,作为经科教联结点的高等职业学校应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超越就教育论教育的旧学术传统,超前思考新的经济、科技、教育背景下的改革和发展战略,弘扬现代学术观念,更加突出学校特色。学术观念影响办学理念、教学理念和学校管理理念,是办学特色、教学特色、学校管理特色的内核。学术观念是内隐的,学校特色是外显的。高等职业学校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才能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从业适应率和创业成功率,从而提高新生入学率;才能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飞跃,在激烈的国内外教育竞争中稳操胜券,跻身前列。新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运作理念将表现出三大特色:
一、专业设置的特性是注重供求均衡
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供给由人才需求拉动,保持人才供求的均衡是提高办学效益的前提。新世纪初,我国已入世,实施“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国民经济按国际通行规则健康发展,基本完成了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胜利结束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法制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崛起,这些经济动向预示人才需求总量呈上升趋势,新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学校面临发展机遇。同时,又面对新的挑战:从1999年到2001年,全国高校连续扩招320万人,2010年前,高等教育的同龄学生入学率将由现在的10.5%增长到15%,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增长会形成高存量,专业设置如果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会造成存量膨胀,出现滞销专业。因此,必须研究专业调整的方案,探索供求均衡的道路。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学科为依据,适应面广;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以职业群为依据,针对性强。并且,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成本高于普通高校,为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专业设置建立在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使专业既与需求适应,又能相对稳定,避免学校大起大落造成社会震荡。人才需求预测是合理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基本原理有三条:
(一)惯性原理 当客观事物的发展尚未发生突变时,保持自身原有的性质和动向,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可以预测它的未来,这一惯性原理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持续性。现代工业社会将进入知识经济社会,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美国是世界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后,2/3的从业人员与信息工作有关。1997年45%的家庭有电脑,大约4人就有一台个人使用的电脑,因特网用户(含单位和个人)占世界用户的54%,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90年代10年的经济保持109个月的高速增长,获益于信息技术,对我国不无启示。新世纪初,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应用形成惯性,信息业将有长足发展。如果按照劳动者的1%计算,至少需要600万名信息工作人员,高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信息工程等专业要扩大招生规模,加快发展速度。为了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势必提速,这一惯性将激化人多耕地少的矛盾,需要进行农业的战略调整,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现代化转变。其新思路是改造传统种值业为立体型绿色农业,创建以微生物工厂化生产为特征的白色农业,发展以海洋养殖为特征的蓝色农业。高等职业学校将适应“三色”农业的需要,更新专业设置,辐射信息技术,推广“订单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推动农业由传统的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用专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产业布局合理、整体功能完善、增长方式先进的农村经济结构。
(二)因果原理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其中最常见的是因果联系。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原因预测未来的结果,这一因果原理反映客观事物发展阶段的关联性。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一种恶果即生态失衡,环保业在20世纪应运而生,成为一支劲旅。90年代初,德国有68万名职工从事环保业,环保产品出口额达350亿马克,远远超过了传统出口行业即出口额为230亿马克的钢铁制造业。如果按德国90年代初环保业从业人员比例计算,我国需要环保业从业人员1000万人,环保技术人员按环保业人员的5%计算,需要50万人,据此看来,高等职业学校的环保专业是一个很大的教育增长点。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医学、环保领域有广阔的经济前景,能产生一因多果的效应,即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物、能源和环境三大危机发挥重要作用。2000年,日本的生物技术市场收入达15万亿日元。我国入世后,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人才需求将成几何级数增长,由此可见,高等职业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大有可为。入世后的相关贸易协定将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因多果的效应,对不同行业其影响程度也不同: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产业将直接受益,而汽车工业、机械和仪表行业的就业人数将减少,电信、金融等国家垄断和保护的行业将面临挑战。这些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形势,可以作为高等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的决策参考。
(三)类推原理 在客观事物的发展中,当一种现象出现时,常伴随另一种现象发生,两者存在相似的联系,据此可以预测某些现象的即将到来,这一类推原理反映客观事物发展条件的相似性。调整产业结构有两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三大产业从业人数在从业者总数中的比例和三大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日本和德国是世界上两个长期保持外贸顺差的国家,日本197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由1947年的23%提高到53.3%;20世纪70年代,西德的出口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这两个二战战败国不到半个世纪就在一片废墟上建成经济强国,其相似之处是第三产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腾飞。我国在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上与其相似,1992年以来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其相似,入世后将以全新的市场理念极大地拓宽国际市场,彻底打破国民经济封闭循环的旧格局。根据类推原理可以预测,第三产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企业将会超常规的发展,高等职业学校要审时度势,大批量地培养第三产业特别是外向型经济人才,包括出口创汇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人才,为此增设外经外贸、涉外会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企业管理等专业。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单位和个人都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而法律人才需求量剧增。目前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只有两种律师,懂国际贸易谈判和国际经济法律的人才更少,这制约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全国五千万家企业聘请法律顾问的不到千分之十,如果按每万人口一名律师计算,全国需要一百多万个律师,可见,高等职业学校增设法学专业、律师专业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二、培养规格的特征是融合中外标准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新修订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将世界教育体系分为七个层次,其中第五层次是高等教育第一阶段,有A类和B类,高等职业学校属5B类,即培养“技术型人才”。理解这一培养规格,先要了解技术构成。手工业时代的技术是一种技能和经验,工业革命后的技术是劳动手段的总和,二战以来的技术既有主体要素:技能和经验,又有客体要素:天然和人工物质、设计、制造和使用产品的知识、技术原理和方法论。技术既是静态的实体,又是动态的过程,不仅受科学的带动,而且推动科学前进。二战以来的科学与技术互动既表现在社会的物质领域,又表现在人类的精神领域,后者对于新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赶超国际教育标准,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技术型人才,具有三点启示:
其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从对立到合流,使人类越来越重视社会技术原则,我国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必须是道德高尚型人才。1939年,英国的贝尔纳首次提出科学教育人文化的命题。其后,荷兰的舒尔曼指出:“技术越发展,欲以把握这种发展的社会问题就越是伦理和精神问题。”[2](P28)二战后,西方国家被技术用于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和绝望的情绪所笼罩,德国文化教育学的第三代学者鲍勒诺夫在60年代呼吁“朴素道德”,被称之为“高尚道德形成的基础”。[3](P36)70年代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一再阐明“新技术也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与困惑”,要有“一种新的伦理观”,“关心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关心地球上的生存条件”。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技术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是人在技术活动中实现自身多层次需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价值。社会技术原则应运而生:经济效益原则要求技术产品的价格和利润符合社会消费水平;宜人原则要求技术产品适应人的身心特征,人在使用时安全、舒适、轻松;环境与生态原则要求技术设备和技术产品的评价把它产前、产中、产后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作为社会标准。[4](P7)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因而要求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用技术造福全人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德高才能望重,才能在国际交往中保持良好的国家形象,驾驭技术革命,领先世界潮流。
其二,科学的发展从分化为主到综合为主,使人类越来越重视技术的交叉融合,因而我国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必须是技术复合型人才。二战后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表现为交叉学科层出不穷,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学术的“杂交”优势。世界高校目前约有2400多个学科,其中不少是交叉学科,理论知识综合两个以上传统学科领域的内容,这种综合不是简单的拼合、无序的混合,而是有机的结合,构建新的整体。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对立或者孤立状态下的功能之和。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使技术越来越多地交叉融合,发挥新的整体功能。我国“九五”期间37个方面的工业关键技术中,大多数是交叉融合学科知识的技术。不少技术人员交叉融合技术的能力水平不高,使我国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很大,其原因与高等职业学校能力培养的特色不够显明有关。普通高校理科、工科侧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工程设计能力;高等职业学校侧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方案实现能力,包括职业岗位的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不同岗位的协作能力。还与正确认识和处理通才与专才的关系分不开,古今中外的通才不是通晓一切,专才不是只专一事。就人才个体而言,“通”、“专”融为一体,不能非此即彼,在某方面比较专精,其他方面触类旁通。技术教育领域高、中、低三个层次的通才和专才分别属于《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中的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都有社会需求,都要进行培养,分别由工程技术类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本专科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和技术培训承担三个层次的通才和专才的培养任务。中层次的通才掌握覆盖面较大的技术基础理论,有较强的基本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中层次的专才精于某一专业,能够胜任与专业对口的高技术设备操作岗位。新世纪的专业适应面不宜太窄,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极端,变成“百货店”、“杂货铺”。培养规格要符合基本国情,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新世纪中叶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因此,新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要超越原苏联的专才培养模式和美国的通才培养模式,学生技术水平宜定位于中层次通才与中层次专才融合的技术复合型标准。
其三,科学史研究从内史论占优势到外史论占优势,使人类越来越重视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因而我国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必须是持续发展型人才。在科学史研究中存在内史论和外史论之争,前者把科学看成一个自主的体系,从内部考察科学的发展,以美国的萨顿为代表;后者主张研究科学发展的外部社会因素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以萨顿的学生默顿为代表。1962年,美国的库恩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使科学史研究向外史论倾斜,人类进一步认识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靠自己终身学习,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预言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1994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警告人们:“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因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职业出现两个新特征:一是职业的更新周期变短,职业流动屡见不鲜,技术越进步,从业者流向越多,流量越大,流速越快,美国平均每人一生变换7次职业。二是职业的技术含量扩大,对从业者的学历要求提高,于是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大学毕业也难以就业。曾任国际高教协会副主席的瑞士教研协会第一任主席戈德斯密德披露:“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明显上升,达10%至20%已不足为奇”,“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且这种状况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对策是: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成为“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5]我国入世后,国外技术人才将涌入境内竞争劳动岗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高等职业学校要完全彻底为学生服务,既为他们在校时的全面发展尽心竭力,又为他们毕业后的持续发展引路奠基。“引路”是把相关学科引上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之路;把课堂教学引上多维互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生生互动)之路;把全体学生引上罗马俱乐部提出的“自主创新型学习”之路,养成自学习惯,自觉更新知识,进修高新技术,适应职业变换。“奠基”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选择体育训练项目,培养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身心素质。同时,以全员体育为主题,以健身体育为主干,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身心基础。这样,学生毕业后不仅能适应生产的高效率和生活的快节奏,而且还能持续发展,赶超国际教育分类的技术型人才标准。
新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既参照《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培养技术型人才,又根据我国的社会特征,把这类人才培养成道德高尚型、技术复合型、持续发展型人才,在德智体全面发展上形成特色。像普通高校那样都在高中文化基础上进行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不同之处是根据职业群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包括高技术岗位的操作者、新技术项目的开发者和技术产业的管理者。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规格,需要加强专业理论教学,但不像普通高校按学科体系组织教学,而是针对职业群的岗位需要选学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实践训练也不像普通高校那样验证专业理论,而是应用理论于实践,增强处理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职业能手,从而形成自身特色。
三、管理制度的特点是保障师生创业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包括教育领域全局的创新。就学校教育来说,至关重要的是管理制度要为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宽松的“土壤”。高等职业学校沟通经济、科技、教育的直接联系,与普通高校的不同之处是追求创新人才在创业上取得实效。被世界公认为“现代创新之父”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新华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我国第一部知识经济权威译著《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作者是美国的艾米顿,她将技术创新界定为一个价值系统,其核心是“把思想推向市场”,其过程是“把理论推向实践”,“成功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新想法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这些想法的实现”。高等职业学校的师生具有比普通高校师生更强的技术方案实现能力,因此,高等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可以创效,管理制度要保障师生创业。
首先,在人事管理上广纳贤才,优绩优酬 我们要抓住我国入世发展机遇,探索办学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拓宽用人视野,择优聘请入境的外企员工、外国技师当外籍教师,优化师资结构,交流中外经济和科技信息以及高职教育经验。现代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人人有创新潜能;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当人的物质需要达到一定阈值后,精神需要急剧上升,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创造力,即创造力的大小决定工作绩效能否以指数成倍增长。现代管理学的人本原理强调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核心,以做好人的思想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为此,高等职业学校要激励全校教职工增强科教兴国的使命感和技术创新的紧迫感,实现思想工作的“四化”:科学化(应用人文科学)、群众化(发动全员参与)、个性化(坚持因人制宜)、生活化(指导现实生活)。树立勤于创新,敢于冒尖,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念,建立自主创新的工程程序和考核、评价创新价值的奖励制度。在此基础上实行绩效工资制,拉开分配档次,对学科带头人、技术把关人、创业骨干和特聘教师设立特殊岗位津贴,建立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的工资分配制度。
其次,在教学管理上突出课程,统筹兼顾 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比普通高校课程有更为突出的地位,它是这类学校体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依据;是联结校内外环境的教、学、管,产、学、研和经、科、教的纽带;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四大领域中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遵循学校管理的系统原理,要把握系统最基本的特点,注重课程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对各种因素统筹兼顾,在保障师生创业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一是在课程开发领域做到:课程观、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三者统筹兼顾,以课程观为主导。对于职教课程,各国有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等多种价值取向,反映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我国的课程改革不是用一种新的单一化模式取代老的单一化模式,而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合作用,实行多元整合。新世纪高等职业学校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宗旨,因为职业素质是人的职业生涯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人实现职业理想的自身条件,是人格、知识、能力的合金。人格对知识和能力起导向、增力和稳定作用;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增长是养成高尚人格的基础。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用职业素质教育观整合课程观,并使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与之一致,追求整体功能,而不顾此失彼。二是在课程实施领域做到: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专业技术三者统筹兼顾,以专业理论为重点。因为专业理论按专业培养目标综合和提练基础理论,是掌握多种同类技术的前提,它把经验技术升华为理论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技术本质,进而预见未来技术的创新方向和发展规律,获得技术创新的理论指导,克服专业技术容易老化的弊病。国外“职业带”理论对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专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水平有不同要求,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施不同的课程体系。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理论课程的课时和学分在总课时和总学分中的比例,大于中等职业学校,但与工程技术类研究生课程比,理论的专业化程度低些,应用性强些。三是在课程评价领域做到:现代技术、创造性智力技能、非智力因素三者统筹兼顾,以创造性智力技能为轴心。英国的教学论专家罗米索斯基将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各分为再生性技能和创造性技能,创造性智力技能在活动中有相当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确性,从而使人在活动中具备主体意识、进取心、成就感和愉悦的情绪体验,避免简单重复劳动以及与机械电器同步所带来的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因此,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减少再生性动作技能的训练,增加创造性智力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创业人才。入世后,我国教育势必与国际教育接轨——颁布并实施国际组织认可的教育质量标准,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等职业学校将以此为据,评价课程活动的全过程。四是在课程管理领域做到:管理者对参与课程活动的人、物、事三者统筹兼顾,以人为中心。遵循学校管理的动态原理,注意系统内外条件的变化,收集信息,及时反馈,适度调控,保持弹性,使被管理者有较大的创业主动权。
再次,在产业管理上转换机制,育人富校 高等职业学校的校办产业是教劳结合的基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现代学校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点是现代科学技术,因此,校办产业的生产经营有较大的现代科技含量,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把产品推向商品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这是应用现代管理学效益原理的过程,也是师生树立创业意识、弘扬创业精神和增强创业能力的过程。我国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国际化,高等职业学校将不仅为国内培养技术型人才,而且成为外籍技术人员的中文培训基地和输出高级劳工的岗前培训场所,从而大大加快职业教育产业化的步伐,为师生创业开辟广阔天地。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宣言》第七条强调:“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新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将推广更灵活的学分制,为学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提供更优越的时空条件,使他们学会瞄准国内外市场动向,进行生产经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学会实行租赁制和企业化管理,引进资产评估机制、成本核算机制、利润风险机制、员工竞争机制;学会采用新的营销策略,加快资本运行增值;学会校际协作和校企联营,特别是与跨国公司携手开展生产经营。通过教育资源的重组,把入世的冲击波转化成辐射热,借助外力扩张内力,通过开放促进开发,大量积累办学基金,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使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在新世纪初迈入全球先进行列,谱写世界文明史的新篇章。
标签: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 职业能力论文; 学生创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创业论文; 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