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中日关系正常化_中日关系论文

周恩来与中日关系正常化_中日关系论文

周恩来与中日关系正常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恩来论文,中日论文,关系正常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70年代初中日邦交正常化,对20世纪后半叶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固然与当时世界的政治发展总趋势有密切关系,但也与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政治家们的远见卓识、英明决策和积极努力分不开。而在这些政治家中,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周恩来。

一、中日民间贸易外交的奠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当时日本政府追随美国、敌视中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可能松动日美、日台关系;中国政府则坚决反对美国的亚太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因此,中日两国处于紧张对峙状态,正式官方关系不可能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富有远见的周恩来从中日两国人民长远利益出发,亲手构建了中日“民间贸易外交”模式,并由此开拓了从以民促官到半官方再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道路。可以说,中日民间外交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基础工程。

建国之初,作为中国国际政治决策人之一的周恩来是从两个基点考虑中日关系的。

第一个基点,周恩来清醒地认识到,当时中国处于被西方世界包围封锁之中,外交上不得不向苏联、东欧“一边倒”,这种局面从长远上看是对中国不利的。中国要走向世界,改变“一边倒”的局面,就必须打破西方世界的封锁。就中国最切近的利益来说,在于首先打破在亚太地区的被孤立封锁局面。这种局面,从根本上来说,在于日美关系以及日、美与台湾当局的关系。这是日美孤立封锁中国的一个链条。怎样打开这个链条?从当时世界政治对立状况和中苏关系来看,与美国直接对话是不可能的;台湾国民党政府坚持顽固立场,国共两党重开谈判亦不可能。这样,只有从日本入手,着力于逐渐推进中日关系,由此化开坚冰,突破孤立封锁的链条。

第二个基点,周恩来也清楚地看到,中国与日本都处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时期,双方互有经济贸易的需要,尤其是日本财界,向外扩大经济贸易,是他们利益之所在,他们对政府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从发展中日经贸关系入手,有可能使中日关系向好的方面发展。

1952年4月,在周恩来亲自决策下, 参加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的中国代表和日本代表进行了接触,并主动邀请日本代表访华。5月, 日本代表帆足计、高良富、宫腰喜助、中尾和夫从莫斯科飞邸北京,与中方代表进行了半个月的会谈,对拟成交的贸易项目一一作了审定。6月1日,中、日双方代表签订了第一个中日民间贸易协议。这在日本引起了极大反响,急切寻找出路的日本工商界反响更大,他们热切希望并强烈呼吁日本政府与中国建立传统贸易关系。日本经济界,逐步形成了一股推动中日友好的力量。1956年6月28日, 周恩来接见日本国营铁路工人访华友好代表团以及贸易界人士等时,富有远见地指出:“我看,就照国民外交的方式做下去,日本团体来得更多,我们的团体也多去,把两国间要做的事情都做了,最后只剩下两国外交部长签字,这也很省事,这是很好的方式。到那个时候,只剩下中国总理、外长和鸠山首相、重光外相喝香槟酒了。”

第一个中日民间贸易协议签订之后,两国民间贸易一波三折,发展很不顺利,主要阻力来自日本政府。岸信介内阁成立后,对中日民间贸易不仅不支持、不配合,而且采取了阻挠、破坏政策。长崎国旗事件后,中日民间贸易一度中断。虽然后来得到恢复,又续签了第二个、第三个贸易协议,但是总的来说,没有更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审时度势,决定从两个方面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减弱其对中日民间贸易的阻碍,藉以推动民间贸易稳定发展。

周恩来向日本政府施压措施,其一,是提出改善中日关系的三项措施和三项条件。1958年8月, 他在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社会党前国际局长佑多忠隆时发表谈话指出:改善中日关系要有三项措施:(1 )日本政府必须派遣正式代表到出事地点(指长崎国旗事件发生的地点)把中国国旗重新悬挂起来;(2 )扯下国旗的罪犯应以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论罪,给予应有处分;(3)正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歉, 派代表到北京陈述歉意。此外还要有三项条件:(1 )岸内阁必须停止敌视中国的言论和行动;(2)停止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3)保证不再阻挠中日关系正常化。这三项条件也就是著名的发展中日关系三原则。周恩来的谈话得到渴望发展中日贸易的日本经济界的积极响应,经济界的一些著名人士还以各种形式要求日本政府改变对华政策,拓展中日贸易渠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60年7 月上台的池田内阁改变了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态度,主动撤销了阻挠中日贸易的一些规定、制度。

其二,周恩来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提出中日贸易三原则。 他在8月27日会见日中贸易促进会专务理事铃木一雄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了中国对日贸易方针:(1)中日两国任何协定,包括贸易、渔业、 邮政、航远等必须由双方政府缔结。(2 )在两国政府一时不能缔结协定时,两国可以做买卖。日本的企业可以和中国某个公司谈判签订民间合同,做定期的生意。也可把短期合同变成比较长期的合同。(3 )对于中断贸易后依靠中国原料谋生而造成严重困难的日本中小企业,中国方面可以个别给予照顾。周恩来的谈话在日本传开后,得到了日本经济界的欢迎,日本政府也表示支持。这个措施实际上是“以民促官”,把日本政府导向了积极推动者的位置。此后,中日民间贸易往来不断扩大。

不过,此时的中日民间贸易处于没有长期计划的状况,贸易项目没有成套设备方面的交易,这就抑制了日本经济界拓展中日贸易的积极性,不利于推动中日关系趋近。周恩来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1962年9 月,日本自民党元老松村谦三应邀来中国访问,周恩来很快接见了他,连续三天同松村谦三长谈,提出:中日政治关系要和经济关系结合起来平行发展,用渐进的、积累的方式发展这两方面的关系,并使两方面关系互相促进、互相影响,而不是相反。依此原则,周恩来与松村谦三在经济贸易方面达成四点共识:(1)采用以货易货的做法, 以便使双方进出口基本平衡;(2)开列各自出口的主要商品,进行综合性的贸易; (3)双方贸易合同应是长期的,以5年为期;(4 )日本采用延期付款方式向中国出口成套设备。松村回国后向日本政府汇报了上述四点共识,得到日本政府的赞成。当年10月,日本政府派遣高崎达之助率领42人大型代表团访华,与周恩来进行具体会谈。经周恩来提议,并得到日本代表团赞同,中日双方达成了一项具有长期的、综合性的、易货的、采用延期付款方式的协议——《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这就是著名的中日备忘录贸易。此种贸易,中日双方虽以民间形式出现,但却由官方实际支持。从此中日民间贸易外交进入半官方的稳定发展的轨道,使两国贸易维持不断发展的趋势,直到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中日民间外交的建立和拓展,起到了拉住日本政府使之在对华政策上逐渐脱离美国亚太政策,疏离日台关系,采取了表面与美蒋一致但实际上对我温和的两面政策,这就在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亚太地区链条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更重要的是它奠定了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如果没有中日民间贸易关系的建立,中日两国之间不可能在邦交正常化之前维持长达20年的民间交往关系,并且不断扩大;战后中日两国人民也不可能重新发展起广泛的友好交往关系。就日本方面来说,这种友好交往关系是以经济界为主干的,没有经济界的推动,日本政府不可能在对华政策上转入和缓、务实、相对自主的轨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中日民间贸易外交,就没有1972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而周恩来正是中日民间贸易外交的奠基人。

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推动者

70年代初,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美、苏“大三角”格局形成后,苏联与中国的关系持续紧张,甚至发展到军事冲突。苏方曾一度设想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中美关系虽然仍处于对峙状态,但尼克松执政后的美国政府,出于全球战略考虑以及与苏联搞冷战的需要,开始积极寻求松动对华关系的途径。对此,毛泽东、周恩来决定予以积极响应,作出开展“乒乓外交”的政策,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美关系由此逐步好转。早就打算进一步发展日中关系,但碍于美国亚太政策而不敢迈步的日本政府,密切注视着中美关系的进展。基辛格秘密访华后,刚刚执政的日本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开始寻求在发展日中关系上迈大步的途径。

始终关注中日关系进展的周恩来,洞悉了中美——日美——日中关系的连带变化关系,抓住历史机遇,毅然作出将中日关系推向邦交正常化的决策。为此,周恩来采取了四项措施:

第一项,通过日本政界知名人士冈崎嘉平太、古井喜实、川崎秀二、竹入义胜等,向日本政府发出希望将中日关系推进一步的信号。

第二项,公开表示希望中日两国建立友好关系。1972年4月21日, 他在会见日本自民党顾问、众议员、前外相三木武夫时说:中日关系不同于别的国家,一衣带水,关系那么久。你不侵略,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你不打仗,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我们坚持和平、友好。太平洋总有一天要变成真正的太平洋。

第三项,当日本田中政府表示要积极推进日中关系时,他及时作出相应反映。1972年7月7日,田中首相表示“尽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邦交”,大平外相也表示“为实现邦交正常化,首相或外相有必要在某个时期访华”。9日晚, 周恩来在欢迎也门政府代表团宴会的致辞中表示:“7 日成立的田中内阁明确表示在外交方面要早日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是值得欢迎的。”不仅如此,他还对一些问题作出了宽容的姿态。这年7月16日, 他针对日本社会党副委员长佐佐木更三转来田中首相关于打算来华谢罪的话,表示:“不要讲什么谢罪的话了。现在日本新政府离过去发动侵略的日本军国主义已经相当远了。”周恩来向田中首相发出了访华邀请。

第四项,他在1972年7月27 日会见日本公明党执行委员长竹入义胜时表示:只要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中日之间一切问题都好解决。

周恩来的四项措施,一方面打消了田中、大平的顾虑,另一方面也消减了日本国内反对日中邦交正常化势力的力量,使田中政府得以顺利冲破阻力,很快作出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决策。实际上,周恩来的四项措施为中日邦交正常化铺好了路。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 周恩来亲自到北京飞机场迎接田中一行,下午便同田中首相举行两次会谈,就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进行了详细磋商。当天晚上,周恩来在欢迎宴会上说:“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田中首相就任后,毅然提出新的对华政策,声明要加紧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并且为此采取了实际步骤。中国政府本着一贯的立场,作出了积极的响应。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中日友好,恢复中日邦交,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现在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时候了”。此后,周恩来与田中角荣又进行了两次会谈,经双方共同努力,终于达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协议。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姬鹏飞外长和田中首相、大平外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上签字。从此,中日两国结束了长期关系不正常的历史,揭开了中日友好的新篇章。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周恩来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中日睦邻关系的设计师

周恩来是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在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同时,就着手对未来中日关系作了长久性的设计。这种设计工作是通过他坚持某些原则、提倡某些观点并努力与日方达成共识来进行的。

早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周恩来对中日两国未来关系就进行设计。他在1972年4月向三木武夫提出:中日两国关系特殊, 要建立睦邻关系,而这种睦邻关系,就是未来中日关系的核心点。

为此,周恩来认为必须坚持四个原则,提倡两个共同观点。

四个原则是:

第一,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周恩来在着手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初,便提出著名的中日复交三原则:(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2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此后, 他在发展中日关系问题上一直坚持这三条原则,毫不动摇。他邀请田中首相访华,也是在田中表示承认三原则前提下作出的。他在1972年7 月同竹入义胜会谈时,在坚持这些原则的具体用词上寸步不让,一定要日方把“正统”二字改为“合法”二字。周恩来曾向日本政界有影响的人士们反复表示:在这个原则前提下,一切都好谈,如果背离了这个原则,就谈不上中日邦交,更谈不上建立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第二,平等的原则。1972年7月16日, 周恩来在同佐佐木更三会谈时指出:“亚洲、太平洋地区所有国家应该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我们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不谋求霸权,同时反对任何国家谋求霸权”;“中日友好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除任何其他国家”。

第三,反对侵略的原则。1972年4月, 周恩来与三木武夫谈话时强调:中日两国人民都受到了日本军国主义之害,两国人民都是军国主义这个反面教员使我们觉悟起来的。我们不是联合起来反对任何人,我们是反对任何国家发动战争,反对侵略。9月25日, 周恩来在欢迎田中首相访华的宴会上祝酒时说: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周恩来的这些话的核心意思是把中日关系建立在反对侵略原则基础之上。为了坚持这个原则,周恩来对田中访华时的答辞中的“添了很大麻烦”这句话表示不满。他指出:“田中首相表示对过去的不幸的过程感到遗憾,并表示要深深的反省,这是我们能够接受的。但是,‘添了很大的麻烦’这一句话,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因为普通的事情也可以说是‘添麻烦’,‘添麻烦’在汉语里意思很轻。”田中表示可以按中方习惯改,此事由此达成共识。周恩来认为中日两国要建立睦邻关系,就必须正视历史,尤其不能回避日本长期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苦难的历史。中国人民对中日关系可以采取向前看的态度,但决不允许抹杀或歪曲过去日本侵华历史。一句话,中日睦邻关系必须建立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之上,而正视历史本身就必须坚持反对侵略的原则。

第四,守信义的原则。1972年9月28日, 周恩来在同田中角荣举行第四次限制性会谈时说:日本政府准备声明跟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对此我们表示欢迎。这证明你们是守信义的,这是我们两国和平友好的良好开端。我们重建邦交,首先要讲信义,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跟外国交往,一向是守信义的。我们总是说,我们说话是算数的。中国有句古话说,“言必信,行必果”,你们这次来表现了这个精神。周恩来还当场手书“言必信,行必果”六个大字交给田中。

两个共同观点是:

第一,求大同存小异向前看的观点。1972年7月16日, 周恩来在同佐佐木更三会谈时指出:“现在我们应该向前看,而不应该向后看,要解决今后的问题。”9月26日, 他在同来访的田中角荣举行第二次限制性会谈时说:“我们非常欣赏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所说的这样一句话:恢复日中邦交应从政治上解决,而不要从法律条文上去解决。从政治上解决,比较容易解决问题,而且可以照顾双方。如果只从条?

标签:;  ;  ;  ;  

周恩来与中日关系正常化_中日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