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俄罗斯资本主义落后性质的早期论述_农奴制论文

列宁对俄罗斯资本主义落后性质的早期论述_农奴制论文

列宁早期对俄国资本主义落后性的阐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国论文,列宁论文,资本主义论文,落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0)08-017-0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残存的农奴制经济制度和腐朽的沙皇专制统治构成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治环境。尽管1861年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只用数十年就完成了欧洲某些老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完成的转变,但与同时代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非常落后。列宁认为,俄国与西欧的不同是由俄国的落后造成的,俄国资本主义的特点在于资本主义不发达即落后,这种落后致使俄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因此,要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广泛自由地发展,必须清除与资本主义发展格格不入的封建残余。

一、俄国资本主义的特点在于落后

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资本主义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资本主义的俄国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文化上都表现出极大的落后性。列宁指出:“在对资本主义的关系上,俄国农民的境况和我们在奥地利、德国等国看到的完全相同。我们的‘特点’就是我们落后”[1](P245)。

1.生产方式落后——农奴制的剥削方式与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交织在一起。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中,自始至终都掺杂着农奴制的成分,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农奴制生产关系相互交错,以致很难分清地主经济采取的是资本主义经营模式还是农奴制(工役制)经营模式。19世纪80年代末,在欧俄43个有大量私有土地播种地的省中,地主经济的资本主义制占优势的有19个,工役制占优势的有17个,其余的7个省是混合制。[2](P163)就单个大地主而言,由于其拥有的生产工具数量有限和市场上缺乏足够的自由雇佣劳工,他会同时采取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工役经济的生产方式。因而,从整体上来看,俄国劳动者既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又受农奴制的剥削,即“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并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农奴制剥削的存在致使俄国资本主义不能自由充分地发展,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致使俄国政治经济中的农奴制残余长期存在,俄国资本主义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境地。列宁在《19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中,对俄国这种发展方式作出了精辟的概述,他说:“在19世纪末的俄国,不仅可以看到最发达的、美国式的纯粹资本主义剥削一切的‘美妙的东西’,而且还可以看到纯粹中世纪的、在先进国家中早已消失了的工役制和徭役制的经营方式。俄国所有纷繁复杂的土地关系,归结起来就是农奴制的剥削方式和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交织在一起。”[3](P99-100)总之,农奴制剥削方式与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相互交织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表现,又是俄国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上落后的表现。

2.生产技术滞后——资本主义农业技术进步缓慢。俄国农村曾被民粹派视为资本主义的禁地,即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在农村中发展起来的。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到19世纪下半叶时,俄国农村所谓的“人民制度”牢不可摧的神话被打破:农民开始分化,村社开始瓦解,商业性农业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在俄国农业中悄然生根并逐渐成长。“潜耕犁与连枷、水磨与手工织布机的俄国,开始迅速地变为犁与脱粒机、蒸汽磨与蒸汽织布机的俄国。”[4](P549)俄国农业中愈来愈多地使用机器,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都在不断地提高。据资料显示,俄国从国外输入的农业机器,1869—1872年价值为788000卢布,1873—1880年为290万卢布,1902—1903年为1520—2060万卢布;俄国自己生产的农业机器的产值,1876年是230万卢布,1894年是940万卢布,1900—1902年是1210万卢布。[3](P65)列宁指出,毫无疑义,这些数字证明农业取得了进步,而且是取得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但是,“同样毫无疑义的是,这个进步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譬如美国)所能达到的速度比起来,是非常缓慢的。”[3](P66)同时期美国农场主生产的农具价值,1880年为6210万美元,1890年为14530万美元,1900年为15770万美元。[3](P66)“相形之下,俄国的数字则小得可怜”。[3](P66)20世纪初的俄国农村还呈现出大量的小业主使用极其可怜的、简陋的、陈旧的农具耕种自己的份地和地主的土地的景象。因此,尽管俄国资本主义农业同工役制农业和小农农业相比,在各方面都十分明显地表现出它在技术上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对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还是异常缓慢的。

3.协调力低下——资本主义在工农业间和地区间的发展很不平衡。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860年至1890年间,棉纺织业的生产价值由5000万卢布增加到2亿卢布;煤的开采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生铁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铁的生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万普特。[2](P68)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革命完成并进入工业高涨阶段,垄断组织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并在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相比之下,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非常缓慢,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俄国农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依然是小农业。在19世纪末的俄国,工役制依然是中部地区占优势的经济形式,受盘剥的农民还在用自己祖传的农具和耕作方法耕种地主的土地。“屈指可数的几座农民资产阶级的出色的独立田庄;与此同时,有份地的无产者日益减少;普里什凯维奇之流还保持着自己的无限权力;大批受盘剥的中等农民一贫如洗,活活饿死;失去份地的无产者日益增多,——这就是今天俄国农村的景象。”[5](P23)列宁在深入分析俄国农村经济状况后指出:“从纯粹经济的观点来看,我们无疑应该承认:无论在俄国地主土地占有或农民份地占有制中,都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封建残余。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业中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和农村中骇人听闻的落后状态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6](P286)。

俄国资本主义在各个地区和省份的发展也是极不平衡的。俄国中央黑土地带各省和伏尔加河中游各省资本主义发展最慢;中心工业地区次之;发展最为迅速的是俄国西南边疆的其他地带,如波罗的海沿岸、立陶宛、新俄罗斯和北高加索等地。就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列宁曾在文中指出:“在俄国那些没有农奴制、农业完全由自由农民或主要由自由农民经营的地方(例如在改革后才有移民的伏尔加左岸、新罗西亚以及北高加索一带的草原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背着农奴制残余的重负的中部地区要快得多。”[6](P207)此外,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对俄国两大采矿工业区——乌拉尔和南俄生产状况的比较也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在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乌拉尔是老工业区,但是作为新兴工业区的南俄在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产量和工人工资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乌拉尔地区。

4.政治上层建筑薄弱——资产阶级软弱和妥协并与沙皇官僚政府相勾结。由于长期受惠于沙皇政府的工商业扶植和关税保护政策,俄国资本家失去了独立发展的能力,对沙皇政府有着高度的依赖性。而且俄国大资本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大地主和政府官员发展而来的,他们本身就和沙皇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国工业资本家往往寄希望于政府的军事订货和财政扶持,很少积极主动发展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一旦沙皇政府的订货减少或停止,他们的企业就面临着破产的威胁。资产阶级的不自由、不独立,必然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给他所依赖的大地主阶级以可乘之机。列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指出:“我国工业暴君……不像美国资本那样是自由的强大的资本的代表,而是靠国家援助和黑帮地主百般勾结,搞种种诡计的一小撮垄断资本家,正是这些黑帮地主靠自己的中世纪的地产(拥有约7000万俄亩良田)和压榨,使5/6的人民遭受贫困,使整个国家停滞不前,腐化衰败。”[7](P380)这种不自由和与沙皇官僚政府的勾结,决定俄国资产阶级不敢通过革命的手段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扫封建障碍。列宁指责道,资本按其本性来说是一种纯粹民主主义的制度,但它在俄国却特别倾向于牺牲自己的民主主义,而同反动派勾结起来压迫工人,更加厉害地阻止工人运动的出现。他们主张改良,并用金钱打通进入上层的门径,对政府立法和管理施加影响,取得同显赫的贵族平起平坐的地位。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俄国社会的现状,沙皇的专制统治依然长期把持国家政权。1905年革命后,沙皇政府打着君主立宪的招牌继续推行专制统治,一再解散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杜马最终组建代表黑帮地主利益的杜马。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俄国资产阶级始终是被统治阶级,没能建立起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上层建筑。

5.对外关系被动——严重依赖西欧资本,缺乏经济独立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的外资通过两大渠道涌进并控制俄国:其一是沙皇政府的借贷。俄国工业发展需要资金,沙皇政府的军事扩张需要资金,这些资金是落后的俄国所不能自给的,因而它不得不求助于外资。俄国“社会民主党的报刊已经不止一次地指出,欧洲资本在拯救俄国的专制制度。没有外国的贷款,俄国的专制制度是不能支持住的”。[8](P354)以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为例,为开展这场每天耗资高达300万卢布的非正义战争,沙皇政府在战争伊始就从法国银行家那里借贷3亿卢布。除了支持战争以外,沙皇俄国还通过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贷款以扶植俄国大工业的发展。也就是说,从发展经济到政府开支,沙皇俄国都在依赖欧洲的资本。举借外债的背后是支付高额的利息和将国家要塞、军舰和铁路等财产作为抵押品置于外国的控制之下。对此,列宁十分愤慨,他严肃地指出:“拿国家的专门财产当作国债抵押品的,到现在为止,在所有欧洲国家中还只有土耳其一国。这种做法自然而然会使外国债主控制那些作为抵押品的财产。把‘伟大的俄国’的经济置于路特希尔德和布莱希勒德的代理人监督之下,维特先生,你给我们开辟了多么光明的前途啊!”[9](P242)这里的“路特希尔德”和“布莱希勒德”是德国的两大金融资本家,也就是说,沙皇政府举借外债的后果是将俄国的经济置于德国金融资本家的监控之下。其二是国外资本家在俄国的投资。俄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对外资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也就是说,是巨大的利润驱使外资进入俄国。由于外资的大量入侵,俄国工业化基本上是由外国人实行的,俄国丧失了一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自主权。据统计,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90%的采矿业,近100%的炼油业、40%的冶金业、50%的化学工业,甚至28%的纺织业的所有权都归外国。[10]对西欧资本的严重依赖和经济独立性的缺失必然造成资本主义的俄国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这是俄国资本主义落后性的一大表现。

二、农奴制残余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俄国资本主义植根于农奴制经济关系的土壤,成长于沙皇专制统治的政治环境中,欲独立和自由而不得,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夹缝中缓慢发展。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缓慢地像“乌龟爬行”。列宁说:“它不能不是缓慢的,因为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残存着这样多的旧制度,这些旧制度与资本主义不相容,阻碍资本主义发展……”[4](P552)

1.工役制和盘剥制从生产方式上阻碍农业资本主义的演进。列宁指出,俄国的农业所以落后,整个国民经济所以停滞不前,俄国农民所以遭受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屈辱,其主要的和基本的原因就是存在着农奴制的直接残余——工役制度。工役制是农奴经济制度下的徭役制的直接残余,是徭役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形态。在工役制条件下,农民用自己的农具和牲畜耕种地主的土地,地主付给农民一部分货币报酬和一部分实物报酬,如土地、割地、牧场、冬季贷款等。毫无疑问,工役制与徭役制一样,建立在自然经济之上,以技术停滞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特征。因而伴随工役制而来的必然是盘剥制,即地主对农民的盘剥,如高利贷、以破坏庄稼为名义的罚款、高价出租土地、冬季雇工等等。在工役制条件下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耕作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列宁说:“工役制造成技术停滞和农村中一切社会经济关系停滞,因为这种工役制阻碍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分化,使地主不受(比较而言)竞争的促进影响(地主不去提高技术,却降低对分制佃农的份额,顺便说一下,在改革以后的许多年以来,许多地方都确有这种降低份额的情况),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从而阻碍迁徙和外出做零工的发展,等等。”[9](P303)即工役制制约和束缚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多种条件,阻碍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在19世纪末的俄国,农民份地每俄亩的产量为54普特,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独立农庄内的土地的产量为66普特,“对分制”的产量为50普特,农民租佃地主土地的产量为45普特。[3](P132-133)“对分制”和农民租佃采用的是工役制和盘剥制经营方式,其产量还不如“地力枯竭、土质低劣”的份地。虽然1861年的改革旨在废除农奴制,但改革的不彻底性致使改革后的俄国农村还普遍存在着徭役制的残余——工役制。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但在实际中大多数农民依然没有摆脱对地主的人身依附。19世纪末,地主经济的工役制至少在欧俄的17个省占主要地位。1906年开始的斯托雷平土地改革被称为“第二次为资本主义发展清扫道路”,依然没能也不可能肃清俄国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农奴制成分。

2.农奴主—地主土地占有制从经济制度上束缚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指出,地主土地占有制是落后和停滞的主要原因,不摧毁这个制度,俄国资本主义就不能向前发展。农奴主—地主土地占有制(大地主土地占有制)是沙皇俄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工役制经济存在的基础。沙皇是俄国最大的地主,皇家所占的土地比五十万农民所拥有的土地还多。虽然俄国自1861年农奴制改革就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的国家,可20世纪初的俄国土地占有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农奴制的,无论是地主的土地占有制还是份地的即农民的土地占有制。1905年俄国土地统计资料显示,在欧俄地区,3万个贵族和地主拥有7000万俄亩土地,每户平均有2333俄亩土地,而1050万农户共拥有7500万俄国土地,每户平均仅有7俄亩土地。[11](P51)大地主们用自己的农具和雇佣工人是耕种不了那么多的土地的,因为他们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农具也没有那么多的自由雇工可雇佣。“在这种情况下,旧徭役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在大地产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小规模耕作、小规模经营,也就是说不可避免地要用小农的农具来耕种地主的土地。”[11](P313-314)因而,“在俄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上,这种现象所造成的经济后果就只能是各种类型的‘工役’经济即旧徭役制残余普遍的存在。”[11](P51)而工役制恰恰是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原因。因此,农奴制—地主土地占有制也就成为俄国资本主义落后的罪魁祸首。

3.沙皇专制从政治制度上束缚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指出,由于农奴主—地主在俄国的无限权力,俄国的落后和野蛮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奴制大地产的存在以及盘剥制在农业中占统治地位这一事实,意味着存在相应的政治上层建筑,意味着黑帮地主在国家中占统治地位,居民处于无权地位,行政机关盛行古柯尔—利德瓦尔之道,如此等等。”[6](P216)也就是说,农奴主—地主土地占有制造成农奴主—地主在俄国拥有无限权力即沙皇专制统治。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资产阶级不能完全代表资本的力量,不能为俄国资本主义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创造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连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自由都没有,工人也没有集会、结社、出版和言论的自由。列宁指出,“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俄国(所有的欧洲国家中也只有俄国)直到现在还保存着专制制度的无限权力,也就是保存着这样一种国家机构,沙皇一个人能够任意发布全国人民必须遵守的法令,而且只有沙皇任命的官吏才能执行这些法令。”[12](P83)尽管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实行地方自治政策并建立起地方自治机关,然而,“地方自治机关从建立之初就注定作为俄国国家管理机关这个四轮大车的第五个轮子,官僚政治只有在它的无限权力不受到损害时才容许这个轮子存在,而居民代表的作用只限于纯粹的事务工作,只限于单纯在技术上执行这些官僚所规定的各项任务。”[13](P30)也就是说,俄国资产阶级政治充其量只是沙皇专制政治的附属品,它没有独立发挥作用的空间。此外,沙皇政府对外国资本的“青睐”(依赖)使得强大的外国资本得以对俄国经济进行盗窃式的掠夺和控制,从而束缚了俄国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三、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广泛而自由的发展

基于沙皇俄国的封建落后性,列宁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充分肯定和支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主张为俄国资本主义广泛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对俄国资本主义落后性的表现及原因深入探讨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列宁提出摧毁俄国旧土地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清扫封建残余的思想。列宁说:“不‘清扫’中世纪的土地关系和土地制度,农业中的资产阶级变革便不可能发生,因为资本必须为自己创造新的、适应自由的商业性农业这一新条件的土地制度。在土地关系方面,首先是在旧的土地占有制方面‘清扫’中世纪废物,主要应涉及地主的土地和农民的份地,因为这两种土地占有制在目前的状态下都只适合于工役制,适合于徭役制的残余,适合于盘剥制,而不适合于按资本主义方式自由发展的经济。”[6](P242)

需要指出的是,列宁虽然肯定俄国地主阶级推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对于清扫封建残余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不主张走这种“普鲁士式”的道路。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和1906年开始的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无疑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由于是农奴主—地主阶级实行的旨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改革,这种改革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俄国旧的土地占有制度,也就不能尽快从根本上清扫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诸多农奴制残余。以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例,本来农奴制的废除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极大的促进因素,但是,由于农民在改革中失去大量的土地,这一事实却成了盘剥性的即半农奴制租佃制的保证,成了大大阻碍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和生产力增加的工役经济的保证。列宁指出,改良是一种迁延时日的、加重俄国劳动人民痛苦的道路。“为了新的经济机体进一步自由发展,必须用强制手段消灭中世纪的外壳”[3](P111)。这里“新的经济机体”是指商业性农业和资本主义农业,其中商业性农业的前进方向是资本主义农业。也就是说,列宁主张通过革命手段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扫封建残余,包括变革旧的土地占有制和推翻沙皇专制统治。针对俄国资产阶级主张改良的思想,1905年6月,列宁在《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的奴颜婢膝》一文中指出,“伟大的历史问题最终只有用暴力来解决,自由不付出巨大的牺牲是得不到的,沙皇政府的武装抵抗必须靠手持武器去粉碎和击溃。否则,我们就不会得到自由,否则,俄国就会和土耳其的命运一样——长期处于痛苦的衰落和瓦解状态,这种状态对所有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群众来说尤其痛苦。让资产阶级去低三下四和当奴才吧,去讨价还价和苦苦哀求小恩小惠吧,去取得一点可怜的假自由吧。”[14](P294)列宁这段话表明了不支持改良思想的两个原因:一是沙皇政府对人民的专制统治和武装镇压只能用革命的手段将其击溃;二是改良的道路会延长和加深俄国广大劳动者身受双重压迫的痛苦。

标签:;  ;  ;  ;  ;  ;  ;  ;  ;  ;  ;  ;  

列宁对俄罗斯资本主义落后性质的早期论述_农奴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