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领域学者和机构的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2005-2006年)的数据_历史学论文

历史学研究领域学者和机构的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2005-2006年)数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学论文,研究领域论文,学者论文,学术论文,机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09)04—0061—05

历史学论文的作者和发文机构在发表学术论文数量、被引用次数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对某一时段的历史学研究的学术影响进行综合评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受到撰写者个人知识结构的局限和观察视角的不同,可能会令这类研究综述和分析产生较大的歧异。CSSCI及其“引文分析仓库”借助现代科技的分析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个人主观性和偏狭性而显现出学术综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成为一种较为公允的评价体系。本文基于2005-2006年间CSSCI[1]统计的历史学论文作者、发文机构与发文地区的相关资料,通过调查和分析,试图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历史学研究的学术影响状况。

一、学者学术影响分析

对历史学论文作者学术影响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学科的发展水平。当然,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并不一定说明学者的学术能力与科研水平,历史学研究者水平的高下往往不能仅仅通过量化的标准得出,而是必须经过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结论,本文仅反映CSSCI论文所传递的信息。历史学论文作者主要包括高等院校教师、社会科学院系统的研究人员、各图书馆和档案馆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及各地专业或业余文史工作者。由于职业、学术经历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各类作者群的学术影响力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历史学作者的学术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学学科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政治与社会的稳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中国历史学研究者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历史学论文的作者规模有了稳定而迅速的增长。如表1-1所示,就发文作者总数而言,2005年为5585人次,2006年为5648人次,增长了1.13%。就发文作者姓名数而言,2000年是4272人,2006年为4296人,增长了0.56%。

表1-2所列的是2005-2006年间发表历史学论文最多的前24位学者,表中的排序按照作者2年发文总量的多少排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表中统计的是历史学论文发表数量,学者所发表的其他专业领域的论文未计入内;第二,表中的数字可能不是每一位学者2年内发表的全部历史学论文数量,而仅仅是每一位学者在CSSCI收录的期刊中发表的历史学论文数量。此外,作为集体作者的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我们未列入该表格。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为名,2年内共计发表论文39.6篇(2005年19篇、2006年20.6篇)排名第1;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为名,2年内共计发表论文18篇(2005年13篇、2006年5篇),排名第2。

我们对表1-2中的24位学者进行了查询和统计,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列表中的作者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研究人员。24人中,来自高校的有21人,占全体作者人数的87.5%,说明高校已成为历史学研究的绝对主力军。24人中其余3人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朱佳木、万明)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傅立沪)。第二,在列表中,北京师范大学处于领先位置,有5人进入,其中在前10名中占有4人(陈其泰、晁福林、罗炳良、王子今);其次是南京大学,有3人进入;南开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各有2人进入。第三,列表中的前10名学者与2000-2004年发表论文最多的前10名学者中有4人重叠,[2]他们是陈其泰、晁福林、罗志田和王子今。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大学的两位学者胡阿祥和李恭忠,他们在2000-2004年时未进入发文最多的前100位学者,而现在已进入列表的前10名,分列第1和第7名。此外,朱佳木由2000-2004年的第31位上升到第2位;张广智由第27位上升到第5位;罗炳良由第31位上升到第7位;范学辉在2000-2004年统计时还未进入前100名,现已并列排名第7。

2005年CSSCI历史学论文引用作者人数为23302人,2006年为27365人,增长了17.44%。表1-3给出了这2万余人中被历史学论文引用最多的前30位作者。

针对表1-3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首先,由于历史学使用历史典籍和经典著作比较多,所以如果按照被引论著的数量来计算的话,马克思、列宁、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邓小平等政治人物,孔子、孟子、韦伯等思想家,司马迁、班固等二十五史作者,胡适、鲁迅等学者、作家的论著被引数量当然是绝对居于前列,我们没有将他们列入表格。其次,历史研究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而是一个注重积累的缓慢过程。近年来,历史学研究者十分注重对近现代史学发展的谱系与脉络进行整理和研究,所以即使是几十年前的研究成果也常被当代学者引用。而本文的目的是要反映近年来当代历史学家的学术影响力,因此,表中的30位作者,我们列人的均是在世的当代历史学家(截止到2007年)。已过世的历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陈寅恪、顾颉刚等学者我们均没有列入该表中。再次,我们没有将团体作者列入该表,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年合计被引论著数量230篇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2年合计被引论著数量179篇次)、中国史学会(2年合计被引论著数量130篇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年合计被引论著数量123篇次)等团体作者均未列入表中,尽管它们的被引量名列前茅。另外,为了真实反映学者对他人的学术影响,表中特别给出了排除自引一栏,以示对照。

在一定程度上,被引数量比发文数量更能反映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尽管由于表格的篇幅所限,有一大批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不能列名其中,但表1-3还是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目前对我国史学界有较大影响的学者。我们发现,进入表格的历史学者们大多年龄在50以上,这充分说明历史学是一门注重知识积累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某些社会科学由中青年学者构成研究主力的现象有很大差别。进入表格的历史学研究者中,吴承明已90多岁;章开沅、汤志钧和唐耕耦都已80多岁;余英时、李学勤、李文海、朱维铮、马克垚、金冲及等人的年龄均在70岁以上;60岁以上的学者有史金波、张广智、周振鹤、瞿林东、葛剑雄等人,50岁以上的有罗志田、李伯重、朱英、熊月之、桑兵、马敏等人;而50岁以下的学者比较少,只有荣新江、乔健等人。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许多学者由于研究方向窄小,研究内容专深,其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章数量较少,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亦少,其被引数量就会相对较少,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学术水平不高。所以,我们认为论文和著作的被引数量并不是衡量学者学术影响力的唯一指标。

二、机构学术影响分析

通过对2005-2006年各类机构所发表的历史学论文的统计,如表2-1所示,我们发现,高等院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是撰写历史学论文的主力军,2年内其发文量为6535篇,远远超过此期间其他各类机构发文量的总和(2249篇),占2年中历史学论文发文总量的74.4%,比2000-2004年的数据多出5个百分点。并且,台港澳和国外作者中的大部分也是高等院校的教师,如果将这部分人纳入高等院校系统,那么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历史学论文发文量将达75.1%。其次,各类科研机构、党政部门、党校系统、解放军系统和其他类机构的发文数量在2005-2006年2年中均有所下降。再次,国内史学刊物和学报发表国外和台港澳学者的论文数量在逐渐增加。

一个学术机构的发文数量是体现该机构学术影响力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尽管这并不是唯一的指标。表2-2反映的是2005-2006年发表历史学论文100篇以上的机构,从中大体可以看到在历史学研究中有学术影响力的学术机构的分布情况。

表2-2 2005-2006年发表历史学论文100篇以上的机构

通过表2-2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现象:首先,历史学科发文最多的前10名机构均是高等院校。与2000-2004年相比,暨南大学和四川大学进入了前10名,而2000-2004年排名第8和第10的武汉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则没能人选前10名。与2000-2004年相比,前三甲的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和南京大学只是2、3位的顺序有了变化,南开大学超过南京大学位居第2。北京师范大学年均发文数量超过180篇,是当之无愧的第1名。与其次,在上述19个单位中,高等院校有17家,占89.5%;其次是社会科学院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分列第13和第18位。

“机构被引”是指历史学论文所引用的论文作者所在单位的被引用情况。一般来说,机构被引统计数据要比机构发文数量更能确切地反映一个机构的学术影响力。表2-3显示的是2005-2006年历史学论文引用超过100篇次的机构。

从表2-3我们可以看出,进入列表的机构除社科院近代史所外,其余10家都是高等院校。值得注意的是,2000-2004年历史学论文引用的机构排在前10位的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上述机构在表2-3中依然处于前10位的有8个,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第1名)、复旦大学(第2名)、北京大学(第3名)、南开大学(第4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5名)、南京大学(第6名)、厦门大学(第7名)和中国人民大学(第8名)。而在2000-2004年排名第6和第9的四川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均未进入2005-2006年的前10名,取而代之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第9名)和中山大学(第10名)。

如果将机构发表论文的被引篇数除以机构发表论文的篇数,得出的就是论文的篇均被引用率。一般来讲,发文数量少而被引数量多的机构,其论文的篇均被引用率就高,反之则论文的篇均被引用率也就低。表2-4显示的是2005-2006年历史学论文的篇均被引率居于前58名的机构,考虑到发文量少而可能带来篇均被引率的许多偶然性,本表只计算了2005-2006年发文量在30篇以上的机构。

通过这份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在论文篇均被引前10名的机构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下属研究所占了3名,分别是近代史研究所(第1名)、世界历史研究所(第3名)和历史研究所(第10名)。高等院校占了7名,分别是西北大学(第2名)、山西大学(第4名)、兰州大学(第5名)、北京大学(第6名)、复旦大学(第7名)、厦门大学(第8名)、中山大学(第9名)。对照表2-2,我们发现,2年发文总数超过200篇的除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外,其余的5所大学均没有能够进入篇均被引的前10名。与2000-2004年的情况相比,高校论文篇均被引数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人选篇均被引前10名的机构中,只有2名是高等院校。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历史学论文作者和机构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历史学整体的学术影响状况。通过对上述资料的总结,我们注意到,高等院校的历史学科是历史学研究的绝对主力军,历史学研究的进展与高校历史系或历史专业的发展规模、科研水平、研究方向、学术传统、关注热点等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一些高校历史系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发表的历史学论文在质量上具有较高的水准,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其学术成果直接推动了历史学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历史学研究者的学术规范意识不断增强,历史学论文对于借鉴他人的学术成果愈来愈重视,可以预见,这个趋势将继续发展下去。此外,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关注和运用国外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使中外之间历史学研究的学术影响相互交融,彼此促进。需要说明的是,历史学研究有其特殊规律,首先,它的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其学术影响不仅局限在本学科内,也扩展到其他学科和社会日常生活之中,而本文仅是基于CSSCI数据进行分析,只是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学的学术影响。其次,历史学对研究时效性的追求没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那样迫切,其研究的进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新史料的发现,因此较短的时间段内的统计数据难免以偏概全。再次,历史学的研究者通常比较注重对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解读,历史学论文的引用状况直接与其包含史料的重要程度有关。当然,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作者与机构的学术影响,尤其以短短两年时间为限,真正具有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这也正是历史学研究需有长时段学术积累的特性决定的。

标签:;  ;  ;  ;  

历史研究领域学者和机构的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2005-2006年)的数据_历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