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真胃变位的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奶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正常情况下,奶牛的第四胃(亦称真胃、皱胃)位于腹腔的右侧(壁)。左侧紧邻瘤胃。由于某些内在或外在的因素,第四胃的正常位置突变,或处于瘤胃的下方(右方变位),或移至瘤胃的左侧(左方变位),均可引起奶牛食欲废绝,消化紊乱、排便异常、瘤胃臌气、腹部疼痛等症状,兽医称这一症状为真胃变位。真胃变位一般发生在母牛产后第一个月。它与分娩前的营养,母牛体位的变化以及许多其他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致使胃肠活力下降,平滑肌的功能紊乱,瘤胃空虚,因而导致真胃的正常位置变化。 一、发病原因 1.由于日粮配比不合理,牛的采食明显降低,致使瘤胃空虚,压力下降。如牧草中的中性洗涤纤维比例过低(如饲喂幼嫩青草)或过高(如大量饲喂玉米秸秆);在干奶期及刚刚分娩后,母牛饲喂大量精料,或母牛在干奶期以饲喂粗料为主,但产犊后,精料增加过快;干奶后期日粮中钙的供给量过多,产后出现乳热症并伴随四胃移位。 2.干乳期牛体过于肥胖。 3.空气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牛体出现严重热应激。 4.一些传染性疾病如流行热等,导致牛体温升高,食糜在消化道内运行加速,容易造成真胃变位。 5.高产奶牛,体重过大、牛龄偏老的奶牛易患真胃移位。 二、预防措施 1.切实保证奶牛日粮总干物质的给量,粗饲料的比重不低于40%。注意粗饲料的质量,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比例干乳母牛保持在50%,初产牛保持在36%,低产牛保持在39%,中产牛保持在32%~33%,高产牛保持在26%~28%。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以维持牛的正常采食量和消化率。 2.防止粗饲料粉碎过细,更不宜制成颗料。干乳期牛的75%纤维素来自于长草。要保证至少有10%~15%的牧草长度超过5厘米。干乳期精料喂量不超过奶牛活重的0.5%~0.75%,开始泌乳后逐渐增加精料供给量。 3.干乳后期,控制母牛钙的进食量以不超过干物质的0.4%~0.5%,或每日摄入量为53克。或给干乳期牛饲喂阴离子盐,以减少低血钙和乳热症的发生。 4.控制干乳期牛体重增加过快,防止奶牛身体过肥。从干乳期到分娩后期,精料增加或日粮变换不宜过快,一般要有1周以上的过渡期。 5.夏天要做好牛的防暑降温工作,预防热应激对牛的不良影响。 6.保证牛有充足的采食、饮水空间,防止牛群过于拥挤。同时,经常维持牛槽、牛床、水槽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保证牛有良好的采食、饮水和反刍条件。 三、手术治疗 真胃左侧变位(真胃左移),常采用站立保定,左腹部切开,丝线固定真胃大弯处,经腹腔底推行到右侧真胃解剖位置,穿出腹壁,丝线固定于右侧腹壁。 真胃右侧变位(真胃扭转),采用站立保定,右腹部切开,拉出真胃后,理清真胃走向,丝线固定真胃大弯处于右侧真胃解剖位置。其余处理按常规手术要求。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奶牛真胃移位的防治_奶牛论文
奶牛真胃移位的防治_奶牛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