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缬沙坦对膜性肾病非肾病水平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肾病科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55例膜性肾病,均满足血肌酐正常,尿蛋白<3.5g/24小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缬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疗程6月。并对患者临床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白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时尿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月及6月,治疗组尿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治疗非肾病水平蛋白尿膜性肾病,能更有效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缬沙坦;膜性肾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157-02
膜性肾病作为一类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膜性肾病依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约占2/3,继发性膜性肾病约占1/3。指南推荐仅在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经过至少6个月的降压和降尿蛋白治疗,24小时尿蛋白仍持续大于4g/d,和超过维持在高于基线水平50%以上,且无下降趋势时才考虑免疫抑制剂治疗[1]。本研究以尿蛋白<3.5g/d的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单纯用ARB(缬沙坦)及缬沙坦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安全性,以期指导临床非肾病水平蛋白尿膜性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
1.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患者符合以下条件
(1)肾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膜性肾病;(2)24h尿蛋白总量<3.5g;(3)无肝脏、心脏疾病及恶性肿瘤;(4)肾功能肌酐正常;(5) 出院继续观察至 6月。
1.2 观察指标
分别于基线(入组时治疗开始前)、治疗第1、3、6个月,定期检测尿液(24h尿蛋白定量)和血生化指标,包括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
1.3 一般资料
以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肾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膜性肾病作为研究对象。将55例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28例,平均年龄(55.7±10.6)岁。治疗组27例,平均年龄(57.4±11.9)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脂、限制蛋白饮食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国药准字H20030777,天大药业(珠海)有限公司)治疗,80mg/次,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国药准字H20030088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每次1粒,3次/天;两组目标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如血压不达标,可加用除ACEI和ARB以外其余种类降压药,直至血压达标。两组均给药6个月。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尿素氮、血清肌酐、总胆醇、甘油三脂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在治疗组中,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在对照组中,治疗后较治疗前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膜性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关于膜性转归的“三分”原则仍适用,即一般认为其中约1/3的患者蛋白尿可以自发缓解,另外1/3的患者蛋白尿的量及肾功能指标均保持稳定,其余将近1/3患者将逐渐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对于尿蛋白<3.5g/d,血浆白蛋白正常或轻度降低,肾功能正常的非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多数预后良好,因此不主张一开始就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不仅仅能降低血压,其可通过降低肾小球滤过压,提高肾小球基底膜蛋白的选择性,从而达到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和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作用[3]。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用缬沙坦组治疗后尿蛋白较治疗前有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呈缓慢下降趋势。
羟苯磺酸钙是一种口服血管保护剂,它可降低毛细血管高通透性,降低血液高粘滞性,降低血小板高活性,从而减轻视网膜渗出、出血,减少微血管瘤等。近年来有学者将羟苯磺酸钙应用于肾脏疾病。陈玲等[4]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可能与足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夏敬彪等[5]研究发现羟苯磺酸钙可减少肾病蛋白尿,其机制可能与苯磺酸钙具有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减少胶原蛋白在血管内皮下的沉积、阻止基底膜增厚等作用有关。郭德森等[6]研究羟苯磺酸钙可以减轻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量。在本研究中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缬沙坦较单用缬沙坦更能降低尿蛋白,且随着时间延长效果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玲,杨仁勇.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3):405-407.
[2]夏敬彪,张祥文,彭爱民.羟苯磺酸钙治疗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6,21(11):765-767.
[3]郭德森,王凤静.羟苯磺酸钙与强力宁联合治疗对肾病综合征尿蛋白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25(3):341-342.
论文作者:杨晗,汪嘉莉,李红,胡兰萍(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肾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磺酸论文; 蛋白尿论文; 尿蛋白论文; 患者论文; 差异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