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复习的优化与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期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复习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把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如何在复习课中科学地处理教材的重难点、学习的信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关系,使复习课达到科学的优化与调控呢?
一、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在期末进行总结性复习,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全面复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使知识系统化。为此,教师应提纲挈领地帮助学生弄清楚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重难点和训练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真正得到全面巩固和进一步提高。
第一步:梳理——感知。要想编制出科学的复习方案,就要从整体着眼。在复习之初,教师应带领学生对教材进行梳理。可列出如下表格:
讲 读 课 文 基 础 训 练
组别重点
字·词·句 听·说 阅读 作文
训练项目 词 句 语段
将复习内容编成系统的图表或简明的提纲、易记的口诀,放映为复习绘制的成套的投影片,使平时教学中各篇相对独立的课文纳入系统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揭示教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而且能使之长久地保持在学生的记忆中。
第二步:范例——明法。让学生系统感知教材内容不是复习的最终目的,而应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找到开锁的“钥匙”,有更高层次的学习追求,使学生终身受益。
小学高年级在突出重点训练项目进行篇章训练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段的训练。段的训练贯穿于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复习重点语段的技能训练,可从范例入手。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学生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篇“看图学文”类型的课文,可抓住第二自然段设计填空练习:凝视这幅油画,我们可以看到多方面的差异:一是年龄,有的是________,有的是________,有的是________;二是体质,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 三是身世, 有涉世未深的________,有流离失所的________,饱经风霜的________,曾为沙皇效力的________; 四是神态, 有的________ , 有的________ , 有的_______;五是动作,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尽管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他们却被一条共同的纤绳所束缚,都承受着沙俄时代反动统治和压迫,过着悲惨的生活。
组织学生围绕练习题讨论,使学生懂得可以以点带面,从更高更广的角度,体会作者渗透在每个人物身上的思想感情。这时,再请学生自己找找其它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分别进行习题设计,然后进行小组或集体交流。这种练习的设计过程既是知识的巩固过程,又是技能提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机制的灵活性
复习课的教学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控。例如,有一次课间,两位男同学发现刚发的《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有一篇文章是抄袭的。同学们知道后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主张给抄袭的同学去信;有的想给那位同学的班主任或学校去信;还有的想给编辑部去信。见同学们此时写信的欲望如此强烈,我立即决定取消原定内容,把应在最后复习的写信内容提前。课堂上,孩子们讨论热烈,一封封饱含期待的信发往各地。结果,平时最不愿作文的张虎收到回信后竟高兴地欢呼起来,而且以信为媒,交上了笔友,从此书信不断。
课前适时抓住机会,调整复习内容,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中更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控。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是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在表情朗读复习课上,我先指名读或集体读,当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时,立即变换形式,采用分角色读、小组评比竞赛读、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使课堂气氛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对教与学的科学调控,能大大地提高复习效率。
三、情感动机的趣味性
对小学生而言,把课堂教学的呆板形式转变为活泼、有趣的形式,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趣”体现在多样的教学手段之中。以造句为例,很多学生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已基本能够用词造句。怎样激发他们的兴趣呢?我出示了这样一组句子:我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我掌握了。掌握了这篇文章中心思想的人是我。我不但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掌握了全册课文的中心思想。要求学生思考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掌握”这个词语作为句子的不同成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同一个句子中也可以出现教科书中要求造句的不同词语。这时,教师及时引导,要求同学把教科书中其它要求造句的词语,仿照例子,试着做一做。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闪耀,打破了千人一面的句式,学生学得主动积极、生动活泼。
四、因材施教的针对性
要使复习方案能够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渠道接受学生获取知识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与学的活动。教师接受反馈信息后,通过面向班级整体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有重点的辅导、有不同层次要求的作业等途径,实行分层区别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对基础差的同学采用“基础十补缺”类型的练习,教师当天面批,学生当天订正;对中等生采用基础题练习,教师全部批改;对基础好的同学采用“基础十提高”类型的练习,教师每次只批一、两本,其余由学生自己核对,互相检查。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练习中各有所得。
标签:升学考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