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误操作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停电、人身伤亡,甚至直接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电气误操作事故主要都是由人员、运行设备到企业管理制度等各个环节操作失误引起的,所以应有秩序的掌控各个环节才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制度的建立,有效的实施各项管理措施才能防范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对策
1电气误操作发生原因
1.1运行管理方面原因
没有一套完善、健全、严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电厂运行工作人员的行为。电厂运行工作者的操作行为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如果其所参照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与完善,必定会影响操作人员操作的正确性,给电力系统埋下安全隐患。将会影响整个电厂的运行工作,增加电厂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出现的概率。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仅制定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与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否则对减少因误操作而出现的电厂运行事故毫无作用。例如无票操作、漏操作项、操作中强行解锁等行为,都是与相关的规章制度不符的。没有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增大了误操作事故出现的频率。虽然大多数电厂都装置了防误闭锁装置,但防误闭锁装置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在型式也有所差别,有一些防误闭锁装置仅有三防功能或四防功能。同时缺乏一套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指导工作人员做好维护管理工作,甚至有使用万能钥匙来进行解锁,这都可能导致误操作事故。
1.2值班人员技术水平差
值班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熟悉设备。主要内容:①对设备的相关性能不熟悉,是造成误操作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督促值班人员及时熟悉设备,特别是新引进的设备,对一些不常用的设备也要进行相关的了解,减少实际操作中误操作事故的出现;②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也是常见的导致误操作事故原因;③工作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引发误操作事故的。尤其是新员工,因实际操作经验的缺乏无法合理地进行操作,引发误操作事故。当然也有一些不思进取的老员工,不注重总结实际操作经验,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
1.3安全管理的原因
电厂值班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由于日常工作不重视安全管理,不认真开展事故通报学习,不能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容易养成习惯性违章的坏习惯,对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在日常工作,不能严格执行《安规》及现场规程及有关规章制度,不能认真执行“两票”、“三制”,无票操作,无监护操作,漏项操作,跳项操作,操作过程中不认真执行监护复诵制,挂接接地线不进行验电,设备检修后送电,不检查送电范围内接地线、接地刀闸是否全部拆除或确已全部拉开等制度措施。这种习惯性违章行为,在安全管理上,极大增加了误操作的概率。
1.4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措施执行不彻底
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是造成电气误操作的主要原因,在操作中要不断完善操作监护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不完善就会造成运行人员在工作中没有依据、操作中产生错误指导,最终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及操作监护制度进行,监护人及值班人不认真验收工作票,到可能会导致操作票错误。在进行操作时安全措施十分重要,如果安全技术措施不规范,可能会造成误操作,比如说,在进行检修过程中停电范围不明确规范,就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接地线的位置不正确,没有起到预防的作用,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就算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十分的完善,但是如果电气运行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和落实,没有按照程序办事,遇到问题没有认真的思考,监护人没有认真监护,都会造成误操作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防误装置是电气误操作的重要防线,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没有得到重视,有的防误装置钥匙管理不善,随意解锁,这样防误装置没有起到相应的目的,是十分危险的,没有执行防误装置的安全管理制度,就会造成误操作事故。
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对策
2.1操作人员
对于电气系统来说,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的学习电气专业知识,尤其是操作人员更应该了解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当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的反映,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不断的完善操作流程,这样严谨的工作态度也保护了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对于操作人员要随着设备和技术的发展而进步,现在的电气设备有很多种,不同的设备操作的规程也是不同的,所以操作人员要注意,并对各种设备进行了解,操作人员只有不断的增加自身的技术水平,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电气系统。所以操作人员要进行技术培训、操作技能考核,电力企业对于一些特殊岗位要指定技术水平较强的人员进行操作。
2.2设备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有很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控制操作票系统,避免写错而造成误操作的发生,还应对操作性能好的开关设备和配电装置进行更新,还可实现对机电保护的自动化、微机化、智能化,来减少操作项目,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应该选用效率高的电气设备,并且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才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生产效率和安全,还要加强对设备管理与监管制度的实施,防止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事故。
2.3制度化
在企业管理中要有规范化的系统,要从操作、监督、设备管理、员工培训等各种措施进行精细化控制,对于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要进行批评并要求其改正,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员工要进行奖励,从而有效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电力企业中,事故主要是人和设备的管理问题,所以对于人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从主客观上刺激员工工作,使员工意识到电气操作对人的生命财产和安全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设备来说,要制定设备的实效性,防止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老化等情况发生,如果有需要就对设备进行更新。
2.4实施监护到位,严把现场质量关
对于设备每年的停产检修、设备清扫和重要工作都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把关,就算是普通的操作也要监护到位,在操作中监护是十分重要的,严把质量关,及时的纠正错误,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缩短操作的时间,提高效率。在生产中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关心员工的生活,加强对员工心理素质的培训,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员工具有乐观的工作态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中。
2.5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奖罚
对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及重大的安全事故进行行政追究,单位的负责人要亲自抓倒闸操作,制定严格、标准、完善的奖罚制度,奖励在操作中表现好的,处罚操作态度不认真的,对于一些习惯性违章屡教不改的行为要严重处罚,对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时纠正错误操作行为的人员要进行奖励,以便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结论
减少误操作不仅可以降低电厂运行事故发生的频率,而且能提高电厂运行效率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尽管电气误操作对电厂系统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只要电力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电力行业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培养电厂运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电厂运行事故的出现。关于如何做好电厂运行工作,减少误操作事故,需要所有的电厂运行工作者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孔祥宇,司璐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成因与预防措施[J].宁夏中卫市供电局,2010(5).
[2]陈广华,晚超峰,焦晓超.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分析及防误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13(1).
论文作者:王正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操作论文; 事故论文; 电气论文; 电厂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