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1
摘要:工程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行主要体现在提高工程质量和保障施工安全两个方面,与此同时其还能够保障相关监督工作落实到位。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大量的新型材料被应用与建筑工程中,在此基础上,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我国工程检测技术种类十分丰富。而所谓的工程检测技术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相关手段来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测试,并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基于此可以看出,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行业工程的发展水平。因此,文章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技术;问题;对策
1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现状
工程检测主要有检测工程建设中材料、施工质量以及工程使用功能的水平等内容,随着检测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不断应用和革新,我国建筑检测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检测技术种类不断增加,但是这些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建筑检测工作中并没有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统一的检测标准来规范检测工作,这对于检测技术的发展而言是一大阻碍。目前,建筑检测技术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检测行业中最新的突破,随着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逐渐成为了检测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现有的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工程发展的需求,还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完善和发展。例如,在实践过程中,对工程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总而言之,我国工程检测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缺失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完善。
2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时间比较晚,为了对建筑质量进行更好地评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评定规定、施工结构验收、设计规范等标准,然而并没有从原则方面对规范的方法和原则进行规范。
(2)目前在工程中最常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破损检测、微破损检测以及非破损检测等。其中非破损检测在对检测系数进行判定时并不会对建筑结构产生破坏,且使用方便。其中,利用红外线像技术来检测混凝土的强度,用磁效应来测量钢筋位置和直径。非破损检测技术能够保有建筑原有的结构,应用十分方便,精确度较高,但是由于使用量大,因此会增加工程的成本。而另外两种方法———微破损检测以及非破损检测都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它们才能完成检测估计。微破损法在对工程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时,一般采用钻芯法和拉拔法来进行检测;而破坏性检测则是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更大,如果想要不破坏建筑达到检测的目的,就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综合性试验,以试验结果来对检测值进行判定。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方法会用于局部建筑检测中,这样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然而这两种方法不仅会破坏建筑结构,同时检测不全面,且由于取样较少,因此精确度也无法与非破损检测法相比。当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检测技术的检测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3)就目前我国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许多的问题,例如检测结构的准确性低,检测工程缺乏相对统一的规范,检测技术研究不深入等。除此之外,检测人员和检测技术管理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检测设备标准不统一,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设备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给建筑工程的检测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检测过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检测设备会对检测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构出现误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过程检测技术中,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同时还能将对建筑结构的破坏降至最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的主要检测方法
(1)红外热像技术。该方法主要依靠红外辐射来提高温度使得分子进行运动,分子运动辐射红外线,倘若被检测对象内部有缺陷或破损,会影响热传导。进而影响被检测对象表面温度分布,而借助红外检测设备则可准确定位被检测对象的缺陷所在。当前工程检测中常用的为检测设备为红外热像检测仪。一般情况下红外热像技术用于检测建筑物的墙体、墙面以及屋顶等地方施工质量。
(2)超声波技术。一般情况下,在检测建筑工程中岩石抗压性时会使用该种技术,以此判断岩石的性质,当然检测路面也可以使用超过声波技术来对路面损坏的情况进行了解。在检测路面过程中,要将传感器安装在需要检测的位置,利用超声波算出波速,以此来对检测材料的弹性和抗压程度等情况进行判定。
(3)频谱分析技术。该种技术主要是通过频率来进行检测。例如在检测路面时,会对路面施加垂直力,并让频率在路面上扩散,通过调整锤头和锤重量的方法来获取频率信号,通过不同部位传感器上的数据和相关进行来计算出介质的力学参数。
(4)路用雷达检测技术。在公路检测、管线检测以及水库检测时常常会用到路用雷达检测技术,其主要的工作原理为在检测时将电磁波发送到低下,通过电磁波遇到介质所反馈的信息可以了解相关的数据,如位置和结构等信息。路用雷达检测技术在工程检测中常常会在地面工程检测中使用。
4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检测技术的种类逐渐丰富,其中无损检测技术是其中主要的发展趋势,其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无损检测技术之所以能够受到广泛的欢迎,是因为无损检测技术既不会对建筑结构产生破坏,同时还能应用于各种工程建筑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目前,我国对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还在继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是无损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随着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相关的检测设备为了满足该技术的使用要求,相关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相关的检测设备。同时为了确保工程检测的质量,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此来提高检测的整体水平。最后,检测人员是否履行自身的监督职责对于工程检测质量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在不断提高自身检测水平的同时,还需不断培养相关检测人员的整体水平,确保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5结束语
对于建筑行业发展而言,工程检测是保证其良好发展的有力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检测技术的发展,目前无损检测技术是我国工程检测技术中发展的主要趋势,既不会影响建筑的结构,准确性也远远高于其他检测技术。目前针对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还在不断地进行,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无损检测技术将成为建筑工程检测技术中应用范围最光的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杨娟.试论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267.
[2]纪义华.建筑工程检测核心技术发展特点研究[J].安徽建筑,2016(12):269.
[3]马兰兰,牛春蕊.论建设工程检测的主要技术及特点[J].建材与装饰,2017(04):86-87.
[4]赵如龙.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建筑,2017,10(1):75-75.
[5]葛兴杰,韩艳杰.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工程质量,2009,27(1):36-37.
论文作者:赵其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检测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