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觉下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论文_谭龙卫,刘振露

“一带一路”视觉下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论文_谭龙卫,刘振露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地要将“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合作结合起来。贵州作为传统农业省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质和质量亟需提高、农村市场发育不全等诸多问题。本文在“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共赢的视觉下,提出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和建议,为该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农业经济;新思路;贵州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北部,北邻四川省和重庆市,南连广西,西接云南省,东毗湖南省。贵州省农业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光的配合适宜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发展,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贵州交通情况得到大力改善,建成了直达广东珠三角,广西北部湾的高铁,改变了过去走不出大山,看不见大海的内陆闭塞状况。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区位劣势的改变,为贵州农业经济发展,加快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浪潮提供了优质的舞台。因此,贵州作为传统农业省份,应当把优势产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规划,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1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农业经营模式来看,贵州省受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农业科技等因素的限制,大多地区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模式,农产品交易量少,商品率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模式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经不起市场的跌宕起。小农经营的农业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确实给贵州省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其模式的灵活性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模式的缺点和不足正倒逼贵州省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构建和引进新的模式。只有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农业经营模式,才能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贵州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广阔的舞台。

从农业资源方面来看,全省耕地6843.9万亩,约占国土总面积25%,土壤类型多样,适宜多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贵州省多数地区全年降水带约1300毫米,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摄氏度至16摄氏度之间,为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贵州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对贵州省农业发展的监测、实时调控创造了先天的优势。另外贵州省农业人口众多,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约有150万左右,为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理论支持。

从农业规模来看,根据2018年贵州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6年贵州的常住人口为3555.00万,乡村常住为1985.47万,占55.9%。全省农业用地面积448.75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7亩;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1153.15万人;全省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包括本户生产经营人员及雇佣人员)20.69万人 。贵州省具有先天的农业生产优势,农业用地面积广阔,农业参与人员众多,且具有成熟的传统农业种植经验。

1.2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农业财政投入不足。一般而言,政府对三次产业的财政投入遵循以下原则,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越高,财政资金的投入就越多。据贵州省统计年鉴显示,自2013年到2017年贵州省农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均未超过10%,2017年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12.52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支出198.82亿元,占总支出的4.3%,低于10.61%全国平均水平。财政资金的投入仅仅能维持贵州省农业的最低标准的发展。政府资金的投入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对不同行业的关心程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狂潮中一味的追求经济收益而不重视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带来的长期利益,出于就业和经济利益的趋势,对某些效益过高而且具有高污染的项目采取容忍甚至鼓励的态度,而对真正需要政府关心的农业却投入不足。

1.2.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实质是产业的规模由小到大,产业结构水平由低到高,产业结构间的联系由松到紧,据2018年《贵州省统计年鉴》数据分析,2017年全省农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为97661个,第一产业全年增加值2032.27亿元,占全省总生产总值的15%都不到,可见农业产业规模效益不显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贵州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由于贵州省地处高原,喀斯特地貌显著,机械动力难以大面积投入,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产业构成难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技术密集型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的脚步。

1.2.3 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亟须提高。为贯彻质量兴农的发展理念,贵州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过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防控等多项措施来提高贵州农产品品质。但由于部分农业生产者对高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的认识不足,只注重量的扩张,忽视质的提升,也严重阻碍农产品品质的提高。此外,近年来为了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贵州省正努力建设农村电商平台,作为农产品销售领域的新业态,农村电商无疑是助推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纵观贵州农村电商依然是以工业品销售为主线,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微乎其微。究其本源,很多电商平台的农产品以次充好,甚至陷入“低价竞争”的陷阱。对品牌意识认识不到位,很多农产品仍处于初级原材料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不到位,存在无安全认证就将农产品上网销售的行为,这种现象严重制约农产品的质量提高。

1.2.4农村市场发育不全。贵州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县域农贸市场散而小农户零售现象突出。在现有的农业集贸市场里,硬件设施简陋,功能不全,且市场信息闭塞,没有网络信息服务,导致农产品交易跟不上发达地区的步

伐,另一方面,农产品物流缺乏,冷冻,储藏条件落后,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农业市场转型升级需求,大量农产品的自然交易严重降低了农产品的效益,商品率大大将下降,难以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户个体走向现代化市场。

2“一带一路”对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国际市场发展需求来看,“一带一路”沿线辐射的贵州省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引进外资投向贵州省农业发展,增加贵州省农业产品的对外出口,丰富国际农产品市场产品的多样性。“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与中国的合作正在一步一步的加强,与中国合作的意愿强烈。于国内市场而言,贵州省在高效农业的种植生产方面技术在快速走向成熟,适应性也达到了较高水平,“一带一路”为贵州省农业企业的引进外资、对外投资、全面合作等提供广阔的舞台和机遇,另外贵州省农业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思路为对外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逐渐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服务,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水平的互补及实现了贵州农产品的优质高效发展,也满足了区域合作的主体农产品市场的多样性需求。

促进贵州与相关区域的农业企业合作。“一带一路”是一种合作的战略,并非区域间的经济对抗战略。很多人担心中国对农产品的大量进口,是否会冲击省内的农业市场的发展,笔者认为加强与农业出口国的国际合作,促进省内农产品产业链与国际农产品产业链的对接与联合,形成接洽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农业供应链,不仅有利于省内农业产能的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链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施行区域内农业合作战略,不仅能充分发挥贵州省丰富的农业资源的作用,也有利于贵州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生产高质高效的农产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

充分发挥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农业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危机应对、事后处置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外交大局,统筹利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贵州省农业的对外投资贸易和引进外资协同,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构建全面的农业开放格局,增强贵州省的农业竞争力。

3“一带一路”视角下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3.1以财政资金为保障、推广集团承包的经验

庞大的经济总量和超大规模的人力资源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物质基础。为此,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带动“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借此战略思维,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积极推广集团承包经验迫在眉睫。所谓的集团承包是以集行政管理、技术资金、物资配套等多种服务为一体,充足的财政资金为保障,统一综合栽培技术,农民则按技术方案要求认真执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集体承包通过技术物资的结合,行政部门的保驾护航,各县市利用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资源,根据各级市场需求,以市场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生产结构,生产高效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和贡献率,一定程度上解决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质质量亟需提高等问题。利用集团承包打造贵州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3.2要健全、完善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其内涵之一就是打造现代版的互联互通,通过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总体构架,从根本上激活贸易体系的自由活力。

随着贵州经济的发展,必须继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与农业生产者经营销售的有机结合,创新发展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产前包括生产资料的购买服务、生产技术培训服务、优良品种的推广服务;产中包括农业机械的使用、灌溉排水技术服务、农药化肥投入使用服务,病虫防御服务等;产后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农产品物流运输、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服务。因此,无论是在农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阶段,都不能仅仅局限于贵州省内部,也不是用“地方保护主义”来制约发展,故步自封、裹足不前,而是应该将眼光投放于“一带一路”的经济圈内,使其互通互惠,增强活力,最大可能的拓宽贵州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康庄大道。

3.3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一带一路”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改革开放思路的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的物质保障是提出和践行“一带一路”的有力保障。

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想要迈出更大的步伐,走向全国省域经济的中上游,则应该广泛推行科教兴农战略。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加工、科学管理,广泛推广农业适用高新技术,使贵州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乃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获得到相应的科技支撑,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依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项目的实施,使贵州在品种选育、生态重建、产品加工、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极大地促进贵州农业经济的发展。

3.4建立健全农业经济市场体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说:“‘一带一路’,让中国市场经济体系更完善”。贵州省农业经济的发展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农业经济市场体系十分关键。

建立健全农业经济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在于如何根据市场机制的变革而调整市场体系的规划布局,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托产业、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实施并适时调整贵州省农业经济体系的规划决策。确定贵州省市场的区域布局和重心所在,推进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的升级更新,持续改进农产品市场的标准化建设,重点推进农产品市场的换代升级拓展,改进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现今市场管理机制不足、设备简陋的现状。将农产品营销与现代物流业有机融合,确保生鲜农产品的保质保鲜,通过对农产品的5s包装,促进农产品的品牌效益建设。

积极促进农超对接的发展,利用“超市+基地、超市+农户”等多种模式,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流通增长;重视发展农产品的电商平台,创新不同种类的交易方式。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健全的市场信用体系,保障网络交易的安全性,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培养和引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保证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运行与迅速拓展。

3.5以“一带一路”助推贵州省农业经济的“走出去”和“引进来”

“一带一路”是我国外交的新倡议、新战略,旨在通过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互通互惠促进经济融合、政治互惠、文化包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从长期来看可以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力,使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完成由发达国家“输血”向自我“造血”的合作发展新模式的转变。

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仅仅依靠该省政府各部门的支援和自我良好的感觉来发展。贵州省农业经济的对外开放,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打造能够承接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农业发达省份适应贵州省农业发展的技术的平台。同时,贵州省拥有织金竹荪、兴仁薏仁米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都匀毛尖;全国七大名椒之一的遵义朝天椒等享誉全国甚至在世界的特色农产品,不能让其埋没于贵州省内的小市场中,应让其“走出去”,作为贵州省农业对外的招牌和打入更大市场的“先锋战将”。

参考文献:

[1]李燕华.“一带一路”发展与我国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J].农业经济,2018(10): 45-47.

[2]王安琪.“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省发展路径研究[J].经贸实践,2018(15):62-63.

[3]杨冰飞,吴婧楠,肖春苗.“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手工艺品产业的发展新思路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8):1+3.

[4]杨达,林子.“一带一路”战略下贵州发展路径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01):61-69.

[5]李晓蕾, 刘睿.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理信息教育新思路[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10):96-98.

[6]刘敏,赵立夫.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新举措[J].吉林农业,2018(02):51.

[7]艾皮孜古丽•阿布都古丽.“一带一路”战略下吐鲁番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与突破思考[J].山西农经,2017(02):49.

[8]车木翔,顾晓燕.“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4(09):72-76.

[9]王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工程管理类专业发展新思路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20):181-182.

[10]刘中阳.“一带一路”新形势下西部高校英语专业建设新思路[J].未来与发展, 2015,39(06):72-75.

[11]陈凯,丁雅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0):28-29.

[12]杨荣. “一带一路”框架下河南农业“走出去”的路径与对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8.

[13]景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时代金融,2018(15):11.

作者简介:

1谭龙卫(1994-),男,汉族,贵州盘州市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级农林经济管理本科生。

2刘振露(1978-),女,汉族,贵州贵定人,硕士研究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 。

基金项目

贵州省2013年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3446)

指导教师:刘振露副教授

论文作者:谭龙卫,刘振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一带一路”视觉下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论文_谭龙卫,刘振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