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施工技术问题的思考与探讨论文_潘荣伟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技术问题的思考与探讨论文_潘荣伟

广西莲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下,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技术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充分发挥出了给排水工程的功效,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施工技术;问题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1、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

政府监管部门一般只关注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和质量、外观是否美观、内部结构是否合理,而往往忽视对建筑内部给排水工程质量的监督。同时监管部门也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致使建筑给排水工程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2、总包及分包单位对给排水专业不够重视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造价在总造价中比例很小,大部分建筑企业不重视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别谈进行技术及管理的分析和研究。大部分施工单位出于人工成本考虑,未配备专门的给排水专业施工人员,而是由机电施工人员兼做给排水施工,这些人员不具备给排水专业知识,凭经验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大大增加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3、施工前期缺少专业人员进行整体规划和协调

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安装工程的一部分,电气、给排水、暖通、消防等安装工程由不同设计人员独立设计,设计时未考虑各种管线在空间上的布置,需要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置。给排水工程施工前,总承包方与各专业分包方往往缺少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协调与整体规划,造成给排水管道与其他管线、桥架、风管等在空间上的碰撞与交叉。比如,雨污水管为无压管,安装要有一定的坡度,各专业同时施工时,如果没有进行整体规划,当雨污水管与其他管线或风管碰撞时,如果其他管线安装已完成,就要返工避让雨污水管。这样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甚至造成工期的延误。

4、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的技能、经验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推出,给排水工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实际情况是,现场大部分的施工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他们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经验不足、理论水平有限,都是在施工现场边工作边学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发现并解决问题,凭经验而不按规范标准进行施工,造成质量及安全隐患。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及改进措施

1、提升给排水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地点的自然环境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施工之前要尽可能地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整个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选择施工人员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道德素质是十分重要的,需按照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道德素养。施工单位还可邀请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使施工人员明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升给排水问题的预防力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预防管道渗漏工作,主要的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相关人员需对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避免使用的材料出现问题,而且还要做好半成品和成品的保护工作,在建筑材料管道完成安装后需立刻通知相关人员,这样就能避免管道受到损害;(2)为了防止出现其它问题,造成工期延长,工作人员还要按时对已完成安装的管道进行检查,要是发现问题就需要立刻解决;(3)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使工作人员对管道的性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而且还要学习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3、不断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以及协调工作

(1)需加强对给排水工程的重视,在施工时要做好进度和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给后续操作奠定良好基础,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必须保持协调一致,步调统一。在统一部署的前提下,需要按照科学、高效和稳定的原则来完成管道附件、给排水管道、预留洞的施工,尤其在开展阀门安装、水表、排水口位置选择、地漏安装、排水调试等工作时,要特别注意步调和质量的一致性。(2)在进行归类分区以及预留埋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一定要严格按照准备计划完成,判断好预留埋设,在埋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设的套管、孔洞符不符合规定要求,有没有发生偏差,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完成预留。

4、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工作

(1)要不断完善事前控制。在开始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对设计的图纸进行认真检查,需要全面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不但需要对设计图纸中的内容有着全面理解,而且还应熟悉图集、标准以及规范等,要是设计图纸中出现了问题需要立刻向相关部门反馈。抽检和材料复试在施工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检查时发现不达标的材料,必须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还要注意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保证技术交底工作的充分落实,施工人员需要熟悉关键部位的操作方式并且保证工程质量,需要认真完成设计的环节,保证施工符合设计的标准并将其落实到工程的各个环节。(2)在事中控制方面。应严格执行隐蔽检验制度,在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符合隐蔽标准;注意混凝土的施工操作。在进行土建混凝土施工时,相关人员需要做好预埋、预留工作,并准确判断预埋件和预留洞的位置;在进行屋顶水箱设计的过程中,如果管道管径偏小,就会导致给水负压的出现,从而引发水污染,严重阻碍使用功能,所以,在施工前需做好审核工作,对放线定位的环节严格控制。(3)相应的事后控制。监理人员在验收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标准,要是在验收时发现上道工序出现了问题或不合格,就不能进入下道工序,还需要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工序,相关人员一定要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继续进行施工,避免对施工造成影响。

三、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建筑结构在建筑行业不断变革与发展的今天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从而极大地挑战着当前的建筑给排水技术。所以,我们应当注重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通过水质监测设备定期不定期的密切关注和校核,以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的稳定,同时实现工程整体的实用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工程的开展应当注重于当地地域环境的结合,以缓解紧张的水资源问题,比如在华南地区,因为地处雨季,年降水量相对较为丰富,这样就可以通过在建筑顶层设置相关的收集容器,收集和利用雨水。另外,为了避免设备损坏,还应当结合当前的前沿的水泵隔振技术,应用新型的管道,确保供水的功率和质量的安全。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为了不断提高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技术水平,需要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不断改进完善相关技术。一方面保证施工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建筑给排水行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培.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4):107-108.

[2]张昭.现代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分析[J].环球市场,2017(25):200.

[3]路晓辉.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61-62.

[4]赵越,王丽.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J].工程技术研究,2017(3):62-63.

论文作者:潘荣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技术问题的思考与探讨论文_潘荣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