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沥青路面是当前我国公路建设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便于维修养护且施工技术相对成熟,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方面应用较为广泛,但也因为其施工工艺环节较为复杂,且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影响因素较多,因而施工质量不易控制。为有效提升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本文就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做一番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但是近年来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施工材料不合格、施工技术不成熟、施工质量不符合工程标准等,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为此,优化沥青路面施工,严抓施工质量是市政道路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1原有路面处理
做好原有路面的处理工作是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前提。在进行沥青路面的铺设施工前,建设单位需要组织施工人员对路面、路面基层中的杂质进行全面处理,如树枝、塑料等,确保路面的干净无杂质,这样才能确保沥青材料与路面的无缝隙结合;其次,还要在进行铺设施工前,全面检查施工区域的土壤,如果发现土壤较为松垮,就需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土壤的各项性能符合沥青的路面的铺设要求,同时土壤的质量、软硬度对于路面的稳定性也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施工前全面系统的检查土壤,也是提升路面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措施[1]。做好路面的清洁与土壤的检查工作后,施工人员还需系统检查整个路面的路基,如果路面路基存于塌陷、裂缝等问题,及时填充,以确保路面路基的稳固性。
1.2 路面摊铺
沥青摊铺是整个路面施工中的重点,应充分做好材料、技术、设备等的准备工作,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在进行沥青的摊铺施工时,要控制摊铺机的摊铺速度,而具体的摊铺速度则需要根据路面的摊铺宽度、摊铺厚度以及搅拌机的产量、现场其他施工设备的施工情况进行确定,在摊铺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摊铺处于匀速摊铺状态,并且摊铺速度不能过快,一般都是按照2-6m/min的速度进行设定,设定好摊铺速度后,在摊铺过程中不能随意变更,以此确保沥青的摊铺质量[2]。其次,对于直线路面区域,一般都是依靠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摊铺过后不需要人工整修,但是对于十字路口、交叉路口等路况较为复杂的区域,就需要在专业的指导下,引导施工人工找补或是混合料更换,如果摊铺缺陷较多,则需将材料全部铲除重新施工。另外,沥青摊铺中所用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也应完全符合相关工程标准,例如摊铺施工时所用的钢丝应是扭绕式钢丝,钢筋直径不能超过6mm,每5m设置的钢丝支架要确保拉力在800N以上,在摊铺机前方必须安装横坡仪进行控制,从各方面确保沥青的摊铺质量。
1.3路面碾压
路面碾压施工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最后一道工序,重要性不言而喻,碾压环节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整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说碾压施工直接影响路面的稳定性、安全性,影响路面行车的舒适度。在碾压施工环节,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碾压实度”,碾压实度是影响路面稳定性与牢固性的重要因素,而压路机的压实功能又是影响碾压实度的直接因素,因此,在进行沥青路面的碾压施工时,要根据具体的路况适当增加压路机的压实功能,同时对压路机的运行速度进行严密的控制,以此确保路面的压实质量[3]。其次,施工人员应该正确处理碾压速度与碾压次数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碾压次数与碾压速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例如当碾压速度过快时,就要相应增加碾压的次数,这样才能确保碾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碾压次数来弥补碾压速度留下的不足,但并不意味着对碾压速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情况下,碾压施工的速度应控制在2-4km/h之内,轮胎压路机的速度可以做适当的提高,应控制在2-5km/h之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接缝施工技术
在进行沥青路面的施工时,经常会出现横向、纵向的施工缝,这些施工缝不仅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美观性,还会影响路面的安全性,危害较为严重,因而需要对其进行接缝处理。在进行路面的接缝施工时,需根据缝隙的纵、横向具体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4]。就纵向施工缝的接缝施工而言,需同时运用两台摊铺机采用梯队联合的摊铺方式进行施工:首先,于摊铺混合料中余留1-2dm的位置,且不对这部分位置做压实处理,以此形成5-10cm的重叠摊铺层,这时再运用热接缝法跨接碾压,消除缝隙。而对于横线施工缝,则该运用平接缝法消除缝隙,利用3m直尺确定裂缝处理位置,并用切割机向这部分切除重新摊铺,消除缝隙。
2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提升沥青混凝土平整度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平整度所受影响因素较多,既受碾时间、碾压设备等的影响,也受施工接缝、基层处理、施工材料等的影响。这其中,基层处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面层的松铺厚度不一致,导致了厚实度差异,并影响了沥青混凝土的平整度。针对这一问题,主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就是要在基层施工环节,严抓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基层的压实度与平整度。而施工材料对于沥青混凝土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材料的温度差异使其的平整度以及使用寿命受到影响,例如当施工材料温度过高时,就会出现推移以及裂缝问题;当施工材料温度过低时,则会导致路面的压实不足,同样影响沥青混凝土的平整度,针对这一问题,就要从控制材料质量以及温度这两个方面提升路面施工质量,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前,对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材料温度,使其符合施工设计温度,进而确保施工质量[5]。具体来说,每一施工环节的材料温度都是不同的,初压、复压、终压这三个环节对应的材料温度分别为1200C、1100C、1050C。
2.2提升基层平整度
路基施工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进行路基处理时,应根据具体的路基材料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就基础材料为石灰稳定土的路基而言,需要采用平地机刮平直至达到平整度的标准;而对于水泥类路基,则应使用缓凝剂延长其的初凝时间,以此提升路基的平整度,因为水泥类材料对压实时间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受终压影响较大,如果在终压施工环节出现差问题就会影响路基的平整度,同时水泥类材料的接头也较多,因此可以借助缓凝剂有效提升路基的平整度与稳定性。
2.3控制施工裂缝
裂缝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沥青路面出现裂缝,不仅会影响路面的美观性,也会影响路面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甚至引发一些出行事故,危害严重,因此,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另一措施,就是严格控制施工裂缝,有效避免路面裂缝的出现。首先,对于路面基层裂缝的控制,需要从基层材料的收缩性着手:影响材料收缩性的主要因素为干缩与温度,因此就可以采用在施工中采用水泥类材料或是采用缓凝剂减水的方式控制裂缝的产生。其次,对于路面裂缝,需要从沥青材料着手,因为沥青路面的裂缝多为低温引起,因此在选择沥青材料时应综合考虑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控制裂缝的产生。
3 结语
总而言之,沥青路面施工难度大、涉及范围广,施工质量较难控制,这就需要施工单位以及人员要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控制施工材料、管理施工过程,进而有效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欢.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居舍,2018(23):64.
[2]刘天然.探究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8):272-273.
[3]牟文吉.浅谈公路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8(02):335-336.
[4]张国清.浅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福建建材,2018(02):61-62.
[5]王磊.浅析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01):245-246.
论文作者:梅九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材料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路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