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放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战略_精神文明论文

论开放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战略_精神文明论文

试论开放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试论论文,战略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其特有的规律。开放城市,各种文化交织、诸种因素混杂,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更为繁重,背景也更为复杂。要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在澄清认识的基础上,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对原来的工作重点、教育方法、组织手段、调控措施进行重新调整,凸现“重在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尽快实现战略的转换与重构。

(一)战略目标:“九五”期间,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现代化建设亟需的各类人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就开放城市而言,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核心组成主要有:

一是积极引导社会心理、社会思想和社会舆论,形成健康的社会思想价值体系。在开放城市中,随着市场体制的日臻完善,人们的思维逐步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转向多元,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双重标准的影响越来越大,可塑性越来越明显。在“演变”与“反演变”、“颠覆”与“反颠覆”斗争的前沿,开放城市要避免社会心理失衡和离心倾向,必须狠抓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而形成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思潮。

二是切实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用科学文化知识构筑现代文明的思想防线。随着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日益明显,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宣扬反科学、伪科学的活动死灰复燃。要避免精神中毒,开放城市更要重视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摧毁封建迷信和落后愚昧的社会根基。

(二)战略重点:开放城市有着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和较为复杂的社会背景,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重点的确立要突出针对性和具体化。

一是要突出党员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这个重点。在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上,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得好不好,直接左右着公民整体文明素质的高低。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理论教育和廉政建设,切实提高党政干部理论素养、公仆观念和执政水平,使之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典范,成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成为反对各种消极腐败、发扬新风尚的典范,真正做到嘴不馋、腿不软、心不散、手不长。

二是集中抓好市区文明板块建设,市区作为城乡交流的枢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有着巨大的辐射作用。从抓环境净化、窗口单位建设、完善文化旅游设计入手,先期创造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板块,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功能,而且可以拉动全体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在这方面,山东省莱州市认识早,抓得紧,他们狠抓城市绿化、污染源治理,着力创造优良、舒适的劳动和生活环境,实现了几代人“黄土不见天,草坪似地毯,全城月季园”的梦想,跻身于“国家卫生城市”行列,营造了良好的小区气候,收到了极好的感染教化效果。

三是弘扬城市精神,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倡导一种精神,借以凝聚民心鼓舞士气,是一个城市发展所必须的。引导市民弘扬和实践这种精神,为区域发展提供政治动力、精神动力、改革动力是提高开放城市精神文明水准的重要内容。作为地方党委,应充分认识这一点,对地方精神进行归纳、总结和提高,适时提出能为广大市民接受的城市精神并带头实践之。山东省莱州市坚持“没有精神的振奋,就没有经济的振兴”这一辩证的观点,大力弘扬和实践“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奉献进取、争创第一”的莱州精神,极大凝聚了负重奋进、加快发展的合力,在大环境建设趋紧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强大竞争力,一举摘取了“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市)”等多项桂冠,成为弘扬城市精神的典型。

四是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建设,提供给公民精美的精神食粮,打下坚实的智力基础。一方面,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经科教一体化,全面提高公民的科技素质和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既要大力推进文化精品的生产,借以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又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扫黄打非”工作,切实净化文化空气。

(三)战略保障。精神文明建设要抓出成效,必须有过硬的保障措施,这就是说要切实解决好“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象抓经济建设一样抓精神文明建设,在“硬”字上下功夫,为战略重点的落实,建立配套的保障机制。这种机制应当包括:

一是系统规划机制。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的特点。要抓出成效,必须立足当前,看眼长远,制定切实可行的精神文明规划,确保实现规划的专门化。一方面,要制定出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措施,确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避免精神文明建设时紧时松的波动。另一方面,要制定出近期规划,明确年度内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注重可操作性,力求实打实地做几件老百姓关心的实事。同时,地方党委、政府要设立专管的机构,具体负责制定实施专门规划,把精神文明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

二是社会协同机制。精神文明建设涉及面很广,单靠一个部门是不够的,必须通过长期努力,调动各方面力量,逐步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网络。要发挥家庭、机关、企业、学校的教化功能,形成众手合力的工作格局。此外,还要打破各种单位独自为战的局面,引入社区建设理论,形成经济建设联抓思想政治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搞、公益事业联办、科学文化联教的共建氛围。

三是投入支撑机制。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唱“空城计”,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载体支撑。因此,必须牢固树立投入观念,建立实物保障机制。一方面,开放城市经济实力比较雄厚,有条件从地方财政中拿出资金完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教馆、文化馆、影剧院等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强化对社会投入的引导,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形成自我增长的社会机制。在这方面,建立精神文明建设基金是一种有效方式。

四是控制抵御机制。精神文明建设要除恶扬善,对各种文化毒素要严加防范,防止丑恶现象、腐败问题冲击精神文明建设、动摇人们的信心和精神支柱。加大出版管理、文化稽查、治安整治力度,以及提高纪检、监察部门的执纪水平,都是全面抵御、打击精神腐败的有力手段。

五是领导责任机制。政策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开放城市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突出强调一把手到位,形成“一把手抓一把手”的领导机制,认真落实领导责任,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抓得紧而又紧。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一把手”,要坚持“一手抓两手”,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并能经常进行督导,亲自解决重大问题。同时,要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班子内部分工明确,决定了的事大家办,各负其责,做到事事都落实,件件有回音。

标签:;  ;  

论开放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战略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