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人文精神与传统武术文化四论
艾 萌
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历史学研究范式,就中原人文精神与武术技击理论、中原人文精神与武德、传统武术文化所体现的中原人文精神以及二者如何融合发展这四个主题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关键词: 中原人文精神 传统武术文化 武术
1 何谓中原人文精神
中原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中原地区。从历史、考古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原”,所涵盖地域要比现今行政地理区域所指的“中原地区”要广泛。早期的“中原”,或者说历史学、考古学所指的“中原”,包括今天河南大部、河北和山西南部、陕西东部在内的黄河中游广大地区。[1]在上述区域内,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后来的夏、商、周开启了中国文明的历程。中原文化则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形态”。[2]
人民银行计算机机房标准化建设中矩阵式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分行湖北辖内计算机机房建设项目为例李 帆 刘东平 荣红莉 杨 露11-93
无论如何界定“中原”的文化、地理区域,河南地区作为中原文化的起源、发展、壮大之地是毋庸置疑的。中原文化作为当时较为先进的文化之一,始终推动着华夏文化的发展与壮大,直至成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核心。纵观历史,无论是作为“渗透王朝”由鲜卑族所建立的“魏”,抑或是体现出“征服王朝”特点由女真族、蒙古族所建立的“金”“元”,无一不与中原文化有过交往、借鉴与吸收。中原文化在文化传承、国家与民族认同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原人文精神,有学者认为是“中原地带人们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基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人们积极改造世界的进取状态、价值追求,是中原地区精神面貌中最核心、最具有代表性的精神气质,是中原人民的魂魄。”[3]然就其本质而言,中原人文精神的落脚点当为“人文”,是中原文化中更多地具备非物质文化特性的部分,包括观念形态、生活技术、精神产品、民俗文化等。换言之,中原人文精神应着重于关注人的观念、精神、信仰。所谓的人文精神,很难用几句话、几组词汇就能概括,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各方面。由此可见,中原人文精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加以概括、发掘。
时至今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不同文明、不同国家相继走上了文化自觉的道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推广本国、本民族固有之文化与价值观,并将其视之为“国家软实力”。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也开始积极地推广自己的文化。在此过程中,武术已成为中国文化必可缺少的符号。李安导演的《推手》、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中,太极拳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符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本我”与“他者”,武术都已成为传播与认知中华文化的关键符号。
究其根源,少林武术所汲取的禅宗,本身就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纵观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历程,中原地区便是最初的舞台。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在西汉时期,至东汉时期传播甚广。东汉明帝时,遣使西行求法,后建白马寺,是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8]
2 论中原人文精神与武术技击理论
女子用手捂着脖子,踉跄了一下,有鲜血顺着指缝涌了出来。刚才的伤势似乎很重,令她感到十分痛苦,竟没有察觉到来自背后的危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兵器方面产生了“十八般兵器”之类的概念。同时,练习手法如“套子”“套路”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传统武术在技击方面的成熟。伴随着北方民族的南下及异域文化的传入,武术在理论方面也早已摆脱了单纯的技击理论,而是从宗教、哲学层面来对拳种的历史、理论进行历史、哲学层面的构建。在此过程中,中原文化及中原人文精神所扮演的角色并未伴随着社会、信仰的变化而衰退,反而兼容并蓄多元文化,重要地位日渐凸显。
本研究确定了两组分析序列分别为市辖区经济序列(X)和县域经济序列(Y),由于所确定指标的单位不同要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采取极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
以少林拳为例。无论对少林武术的研究还是推广,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其“禅武合一”之特点。众所周知,少林拳所依托的少林寺在禅宗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菩提达摩就是在少林提出了“二入四行”的禅法,开创了禅宗“慧悟并用”的参禅之风。[6]少林武术在具体操作层面也自然而然地向佛教禅宗靠拢:如拳礼上与佛教仪轨相通;功法练习与打坐参禅相结合;功夫心法与禅宗要义相结合,从而将禅宗与武术融会贯通,自成一派。[7]
河南在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手法上同国家文化宣传策略相同,武术已经成为河南形象不可缺少的元素,“少林武术节”及“武林风”都是这一现象的最好体现。在致力于振兴中原文化,传播中原人文精神的当下,厘清武术与中原人文精神的关系,发掘武术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则可在推广武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播、推广中原人文精神,使得两方面互助互补,以达事半功倍之功。
具体到禅宗,亦非对印度佛教的照搬,它吸取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想,又继承了儒家的人性论及道家的主静说。[6]可以说,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取决于中原文化中“兼容并蓄”“包容”的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繁衍出各宗各派的同时又能将武术与禅宗相融合,体现出中原文化中“重传承,勇创新”的人文精神。[9]
3 论中原人文精神与武德
首先,武术文化多样性体现出中原文化精神所体现的“美美与共”之精神。许多学者讨论中原文化的特点时都会讲到包容性,传统武术技击理论的多样化也体现出中原文化的包容性。传统武术门派繁多,技击原理、招式命名皆不相同,文化、思想亦不相同。如少林拳讲究“禅武合一”,太极拳理则以“太极”“阴阳”为理论来源。除此之外,开封回族的“汤瓶拳”,招式名称等又比附伊斯兰教义。尽管上述拳种之理论、招式各不相同,但本质相同。历史上并未见某门某派要统一拳理、招式,很久以来不同门派、拳种相安无事,这正是传统武术文化所蕴含的中原人文精神中“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之精神;
传统武术中的两大主要流派——少林拳和太极拳,皆发源、兴盛于河南。如果要追溯武术的起源,中原地区亦是发源之地。早期的武术,如剑、戟之属长短兵器技艺训练,在商、周时期已日趋成熟。除此之外,徒手的搏杀技术也见其端倪。[4]与此同时,武术技击原理也开始形成。如《庄子·人世间》就已经涉及到“始卒”与“阴阳”;同见于《庄子》的《说剑》也讲到了后世技击、兵法所常提及的“虚实”、“先发”、“后发”等概念。[4]众所周知,《庄子》与《老子》共同构建了道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据学者研究,《庄子》的作者老庄乃是中原人而非楚人,因此《庄子》所重的“道”与中原文化的“天道观”联系密切。老庄思想受周、鲁文化影响较多。归其原因,也是因为道家形成的核心文化圈仍在东周统治区域。[5]可见,中国传统武术的起源、技击形式起源于中原地区,技击理论亦源自于中原人文精神。
“武德”一词始见于《国语》,其最初内涵并非今人所言之“武术”,而与军事、战争有关。至明代,“武德”一词方被引入到武术的范畴。[10]要之,任何一种思想学说、观念的产生与演变,其发展脉络、演变轨迹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变化,武德的形成与演变亦如此。
武德的内涵表现出儒家的道德观,“仁”“礼”“孝悌”皆为儒家所倡导的道德规范。而儒家思想,同样也是中原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因素。儒学基本上以中原地区为传播策源地。其后,历代学者对儒学的改造,也主要在中原地区完成。[11]儒家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之时,正值东周。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制度便是“周礼”,而东周的政治、文化核心就在中原地区。儒家的新形态——“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时代、区域以及学派,亦离不开中原文化。传统武术的武德以儒家思想为圭臬,而儒家思想又是中原人文精神的核心,因此可以认为传统武术的“武德”脱胎于中原人文精神。
早期的武德,强调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至明代,武德思想、伦理体系方才构建完备。明、清的武德,重要体现在“仁”“义”“礼”“信”等方面。[10]总体而言,大体不出儒家道德、伦理观的范围。归根结底,即对研习者道德的要求:如择徒方面,明人就已经主张“贵乎择人”;《少林十条戒约》所禁止的好勇斗狠及所提倡的“深体佛门悲悯之怀”,体现出“仁”的特点;戚继光所提出的“敬习之道,先重师礼”,与儒家所提倡的社会尊卑、亲疏秩序相一致。清初杨炳《习武序》说得更为直白,授徒学艺务必让其明白“孝、悌、忠、义、廉、耻”之道。[4]
传统武术的武德脱胎于儒家道德观,并形成于明、清时期。但我们考察早期的武德则并非如此。韩非子所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被许多武术研究者所引用。韩非子将“文”与“武”,“儒”与“侠”并论,可见二者并无直接联系。明清时期形成的武德则体现出浓厚的儒家道德观,二者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其中必然体现出深刻的社会变迁。
纳入的18个临床参数分别为: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分级,组织学类型,治疗前血清EBV DNA,VCA-IgA,EA-IgA,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NWR),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比率(ALB/ALP),同步放化疗,诱导化疗。
很多老年人更喜欢护理员年轻一些,“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跟年轻人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心里就高兴。”可是,养老护理员缺口很大,年轻人就更少了。
理学强调“道统”,致力于建立其所希望的道德、社会制度,达到“正风俗”的效果以巩固统治。因此,士大夫便怀着这样的理想来改造社会,其重点便是基层社会治理[12],途径便是修族谱,建义庄、义学及修订《乡约》,以儒家道德观、伦理规范生活的方方面面,目的就是将儒家思想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这种趋势到元代并未中断,程朱理学甚至在蒙古统治者的支持下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这意味着,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当时思想的正统,成为统治阶层控制知识人的思想工具。明、清两朝就这样沿着宋人的道路走下去。既然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已然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正统,那么明清时期的武德具有浓厚的儒家道德色彩就再正常不过了。宋代的中原地区是文化、政治、军事的中心,而正是基于中原人文精神的“包容性”“开拓性”,才使得宋代文化、思想呈现出别样的光辉。传统武术的武德体系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因此,武德的内涵与中原人文精神是名异而实同。
可惜这块石头很快就被学校搬了回去,原来那学校修理西花园,花钱买来一些石头,结果发现少了一块,弄清楚事情缘由后,学校也没有责怪学生,只是派人派车将石头拖回去就算了。
之所以存在这种变化,恰与唐、宋变革有关。流行于历史学界的“唐宋变革说”认为唐、宋之间并未简单的王朝更替,而是在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重大、深刻的变革,中国社会方从“中世”过渡到“近世”。传统武术武德的最终形成也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完成的。宋代的统治精英与唐代甚至更早的南北朝“门阀世族”不同,科举制度使得大量庶人通过教育、考试得以进入仕途。加之造纸、印刷技术的改进,书籍被大量印制、传播,使得宋代出现了不同于“门阀世族”的士大夫群体,他们即是知识的传承者、传播者又是官员。士大夫所信奉的思想,在宋代也有了变化。作为对隋唐甚至更早时期盛极一时、对儒学产生巨大冲击的佛教的反动,一种强调“道统”且糅合佛、道思想,摆脱汉代儒学穷于经注的“新儒学”得以出现,即世人所言之“理学”。
4 论传统武术文化所体现的中原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武术无论拳理及武德,其起源、形成与发展无不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中原文化这个母体,很难想象能够出现与哲学、伦理紧密相连的武术文化。中原人文精神体现在诸多形式、载体之中,并非只言片语所能概括。那么人文精神也应从不同的形式、角度来发掘、提炼。从武术文化的视角,其蕴含的中原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下几点:
就体育的价值取向而言,西方体育强调人与人的竞争,“更高、更快、更强”就是这一精神的最佳脚注。武术则更多地强调研习者的道德,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规范。这就使得中国的武术具备了“教化”“道德”因素,传统武术中的武德最具代表性。
其次,武术文化交流体现出“兼容并蓄”之精神。传统武术文化并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如同中原文化一样,其形成、发展与壮大并非完全凭一己之力。不同种类、风格的传统武术发展至今日,不仅是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勇于吸收外来文化,从而为我所用,最终自成一派。以河南较为流行的心意六合拳为例,其作为回族特色拳种但非回族人原创。乃姬际可在少林寺五行拳的基础上改造而来[13],其后回族人马学礼随其学艺,将心意六合拳传入河南,进而成为回族特色拳种。纵观心意六合拳的传承历史,从少林到民间,从地方拳种到回、汉两族共习之拳种,表现出武术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正体现出中原人文精神中的“兼容并蓄”。
在一定的温度下,氯酸钠才能氧化矿浆中的金,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氯酸钠氧化能力增强。为了探究最佳浸出温度,本文采用单因子变量原则,考察了不同温度下金的浸出率。温度(℃):70、75、80、85、90;氯化钠:1.0 mol/L;氯酸钠:16 g/L;稀硫酸:3.0 mol/L;矿浆浓度:25%;时间:2 h。不同浸出温度试验结果如图9所示。
5 论传统武术文化与中原人文精神如何相辅相成
对于历史的追溯仅仅是理论的构建,而理论的构建很大程度则是为现实的诉求、行动提供依据、理由。对传统武术文化与中原人文精神二者之关系的剖析,其落脚点仍是希望通过发掘、论证,使之成为中原人文精神的构成元素,将传播传统武术文化与弘扬中原人文精神相统一。这体现为两条主线:如何发掘传统武术文化;如何理解何为中原人文精神,从而与之结合。
传统武术文化与弘扬中原人文精神的结合,并非被动、僵硬地拼凑,而应树立研究导向,增强问题意识。就实践而言,以弘扬中原人文精神为导向,发掘传统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尤其是河南主要拳种具有价值的理论、历史,从而使得外界认识、了解中原人文精神的的途径、方法更具体、鲜活。
既然要发掘文化、精神层面的元素,那么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夯实传统武术发掘、研究之基础。任何一种学说、思想的建立与传播,前提必定是大量地、详细地占有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这就要求必须先将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尽量明晰,明确拳理、武德、传承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及含义,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通过武术文化来弘扬中原人文精神,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发掘、提炼及宣传。仍以少林拳为例,若从武术哲学的角度来对少林拳拳理进行发掘,可将禅宗的中国化及武术与佛教的创造性结合,紧扣中原人文精神兼容并蓄、善于创造的一面。同理,若从武术史的角度对少林武术的历史进行发掘,便能将明朝少林僧兵参与抗倭的史实与中原人文精神中敢于牺牲,追求正义的精神相结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发掘传统武术文化与弘扬中原人文精神仍有底线要遵守,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发掘传统武术文化要避免穿凿附会、神道设教。诚然,与西方体育项目相比,传统武术更具文化特性。但这不意味着传统武术就可以完全脱离武术技击、对抗之本质,成为坐而空口白舌,动则奇装异服,上蹿下跳、低吼高叫之类的“行为艺术”。
其次,弘扬中原人文精神与传统武术文化,不应成为民族沙文主义泛滥的温床。对传统的追溯和构建,虽然可以对民族、社会的整合、认同起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则会走向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的阴暗面。对传统武术文化及中原人文精神的发掘与宣传若不能与多元文化共存、多民族平等的原则相悖,就会沦为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等民粹思潮宣传的工具。若真如此,则传统武术文化与中原人文精神宁可废除不存。
参考文献:
[1]范毓周.中原文化在中国文明形成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88-91.
[2]刘成纪.中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成[J].中原文化研究,2013(2):46-51.
[3]李琳.中原人文精神构建的三重价值取向及路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5(2):69-72.
[4]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17,99.
[5]张松辉.老庄文化应属中原文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4):106-109.
[6]崔玉卿.禅宗的发展以及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作用[J].五台山研究,2007(4):16-22.
[7]万瑜,蔡宝忠.少林武术“拳禅合一”的结合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45-47.
[8]余勇.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4(2):36-38.
[9]刘玉娥.中原地域概念的演变及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J].郑州师范教育,2012(2):38-41.
[10]张煜.武德的发展与演变[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7,51.
[11]王保国.论中原文化道、儒、法、释思想内核的形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社科版),2006(4):12-15.
[12]杨亮军.宋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乡约[J].甘肃社会科学,2015(4):156-159.
[13]王美,范杉.姬际可与心意六合拳的关系探析[J].兰台世界,2013(10):119-120.
The Four Issues on Central Plain Humanistic Spirit and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Wushu
Ai Meng
(Physical Education Faculty,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Henan 455000,China)
Abstract: As the cradle of the Wushu,the Central Plain area also possesses its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the Central Plain Humanistic spirit . For the purpose for propaganda of Central Plain Humanistic spiritand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should combines both and transforms the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by the Central Plain Humanistic spirit. For this purpose, the article chooses four issues about the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and Central Plain Humanistic spirit, to discuss how to combines them ,in order to offer a new angel for the propaganda by the method of the History Discipline though the reading literature.
Keywords: Central Plain Humanistic spirit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Wushu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839(2019)7—0025—04
作者简介: 艾 萌(1983~),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史、体育史、武术史。
标签:中原人文精神论文;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武术论文; 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