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判断产生反差的原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反差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一直存在所谓经济形势判断“反差”问题,即:一方面是宏观经济形势的持续好转和稳定运行,既保证了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又有效地控制了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在微观上则长期存在大批亏损企业,并且亏损面和亏损数额有增无减。反差的存在是否合理?如何解释这种反差?许多人从不同角度作了探索。比如有人认为宏观管理目标与微观管理目标的差别会造成在一定时期内宏观形势与微观形势的差异,同时人们对微观形势认识的不全面也加深了这种反差;也有人认为数据质量问题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宏观上,产值等较多涉及对工作成绩的评价,数据估算容易产生向上的偏误,而在微观上恰好相反,由于牵涉到实际的经济利益,估算的数据常常偏低,两个反方向的偏误就会导致对经济形势判断的差异,至少是助长了这种差异;还有人认为目前对宏观形势的判断有些过分乐观,以至于产生了反差;等等。无论持何种观点,有一点认识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不能把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经济形势割裂开来,如果微观形势持续不好,不可能有持续较好的宏观形势。
本文将从核算原理上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判断与微观经济形势判断的一致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增强这种判断的一致性。
二、造成反差的原因分析
1.两者观察指标的差异。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常常被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每个目标分别对应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可比GDP的年度增长率,国民经济综合物价指数(或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就业率(或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综合差额(短期则用对外贸易进出口差额),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指标是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目前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指标与此基本相符,包括GDP的同期比增长速度,城镇劳动力的登记失业率,同期比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对外贸易进出口差额,此外还有货币供应量、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这些数据基本上是由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的。
所谓微观经济状况主要是指企业经济状况。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主要是资本的安全性,经营的收益水平,以及资金的流动性。表现为经济指标应该是:反映资本安全性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反映经营收益水平的利润总额和利润率,反映资金流动性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些数据都是由企业会计核算提供的。目前用于判断微观经济形势的主要标志是利润,其次是工资发放,所谓微观经济形势不好就是企业亏损面过大,职工工资不能正常发放。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不同于微观经济管理目标。不同层次的核算服务于不同的管理层次,从而所提供的经济信息也就有所不同,它们不仅表现在所用指标的差别上,还表现在整个核算的基础上。整体来看,国内生产总值是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中心指标,因为当经济具有了一定增长率时,就会有较高的就业率,价格由此便会活跃起来,国际收支才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随后就会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利润却是考察企业经营的基础指标,只有保持长期的经营盈余和较高的盈利率,企业才有可能保持较好的资产负债状况和较好的资金流动性。因此,下面主要就国内生产总值和企业利润加以比较。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宏观总量指标,它所对应的企业核算指标是企业当期生产过程所完成的增加值。企业增加值与企业利润却不是同等的概念。首先,增加值和利润包含不同的内容。根据产品价值构成,增加值是劳动者报酬(V)和利润税金(M)之和,而利润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样,当企业利润出现负数时,企业增加值未必也是负数。其次,增加值是一个生产概念基础上的总量,是指企业在当期所生产的产品价值中所包含的新增价值数额,用以反映企业的生产活动成果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企业利润却是销售基础上的总量,是指企业当期所销售的产品价值中扣除成本税金之后的经营盈余,所反映的主要是企业经营成果。除非企业生产与销售处于完全的均衡状态,否则在同一时期,特定企业的生产成果与销售成果不可能一致。对企业来说,销售是继生产之后所发生的行为,生产出来不能销售出去,一方面会形成库存积压,另一方面就是使生产的价值不能得到实现,这时就有可能出现有增加值却没有利润的情况。上述情况放大到宏观,就会导致宏观形势状况与微观形势状况的不一致。
实际上,国内生产总值是在生产基础上进行平衡核算的结果,依据其核算原理,一时期的生产成果无论如何总能得以实现,它们或者被其他生产过程所消耗,或者被用于生活消费,或者被出口,或者被积累起来增加资产,尤其是关于积累的定义,无论是出于扩大未来时期生产规模的目的而主动购入各种固定资产和存货(即通常所说的主动积累),还是因为市场原因销售不畅形成积压从而加大了企业的存货(即通常所说的被动积累),都不加区分地作为积累看待。由于不能有效地反映生产产品的实际实现状况,这就会使宏观观测背离微观状况。就是说,从观测的指标来看,宏观与微观有可能出现不一致。
2.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由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单位,单个企业或许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根本影响,但所有企业合在一起,它们就有了宏观的意义。当足够多的企业经营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宏观经济状况的相应变化;反过来,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常常要以企业为作用点,其调整的力度和效果都要从企业经营上加以体现。当然,这是有条件的,即它要求有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以经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至少在长期上是如此),在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中各种信号传递着十分灵敏的信息,因而企业经营状况会很快传递到宏观,造成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当比较多的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发生亏损时,宏观经济形势随即也会出现逆转。我们可以这样模拟这一过程:企业经营困难产生亏损,可能是销售不畅,也可能是相对于价格有较高的成本,企业经营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然要在企业内部围绕生产采取对策,比如缩小生产规模,改变产品结构,降低产品成本(其中就包括裁减雇员),等等。其结果就会使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受到影响,并引起失业率上升,物价低迷,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反过来,当经济复苏之时,必然有新企业的不断涌现,老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由此使整个经济增长率提高,并带动就业率的提高,国际收支也随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样,在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经济形势之间就具有高度一致的倾向。
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正处在建立过程之中,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无序状态,以及原有经济体制下的固有问题,必然导致各种市场信号失灵,信息渠道不畅,这不仅为从宏观上进行有效的经济调控带来困难,也为人们对经济状况作出明确一致的判断制造了障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只是整个宏观经济计划网络下的一个个生产单位,这样的生产单位无须承担各种经营风险,却担负着更多的社会性职能,比如安置就业,保证职工生活水平等等。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一方面要面向市场做独立的生产经营者,这就要求企业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另一方面企业在短期内又不可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卸下那付社会职能的担子,比方说,不能无条件地破产,无条件地裁减员工,无条件地避免那些具有福利性的行为。这就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事实上很容易造成企业亏损,尤其是那些老企业、大企业、国有企业、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冲击的企业;同时很容易造成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经济形势的反差。因为在企业亏损发生的同时,生产并未收缩,失业并未增加,反映到宏观上就不一定表现为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由此使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经济形势的反差具有了客观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市场发育不完整、企业改革不彻底的情况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反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很强的现实性。
3.指标的构造方式也加剧了宏观与微观的反差。从目前判断经济形势所用指标可以看到,宏观所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以此计算经济增长率),是就整个国民经济计算的,经济中某些部分萎缩可以被另一部分的扩张而弥补,不同部分间是可以相互抵消的;但在微观上所用的却是亏损数额和亏损企业所占比重,这样一些重点突出亏损状况的指标,是仅就亏损企业所计算的。由于在亏损企业和盈利企业之间无法相互抵消,这样,除非直接减少了亏损企业个数和亏损数额,否则即使一时期的盈利企业有很大增加,上述指标水平也不会有根本变化。实际上,面向市场的企业经营,每时每刻总会有一部分存在盈利困难而被淘汰出局,同时又有大量有信心获取盈利的新企业涌现,在产业结构变革过程中这种现象尤其突出。即使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也具有这样的趋势存在:一方面是大量老企业、国有企业的规模萎缩和经营亏损;另一方面是大量新兴行业的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规模扩大和盈利能力加强。因此,目前这种不加区分笼统计算亏损数的做法还有待于改进。
三、两点看法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就如何增强宏观和微观经济形势判断一致性谈以下两点看法。
第一,既然宏观经济是建立在微观经济之上的,既然众多单个企业合在一起就具有了宏观的性质,既然在目前市场不完善情况下企业亏损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根本改变,而且会造成从企业考察和单纯从国民经济考察的不一致,因此,有必要把一个时期内对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的考察作为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要把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作为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好坏的基本特征之一看待,使之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些通常意义上的宏观管理目标相提并论,而不仅仅是作为“目前所存在问题”的点缀。
第二,需要对用于观测和判断的指标做更细致的研究,包括指标的设计,指标内容和范围的修改,数据精度的提高,等等,以便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经济形势。比如,上面所提到的如何设计相应指标更好地反映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如何修改目前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以更全面地反映失业状况,等等。这既是统计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理论界必须积极探索的应尽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