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1]2003年在《江苏省县域城镇规模变动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苏省小城镇历来是研究关注的热点,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变,乡镇企业等集体经济的创业优势不再重现,小城镇发展已经进入转折阶段,需要反思和重新定位。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城镇的规模变动及规模结构演化规律,揭示其动力机制,针对县域城镇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作者首先分析江苏省县域城镇规模变动的过程和现状特点,指出等级分化日益显着,县城镇超前发展,建制镇增长过快,乡镇规模过小及区域分异明显等客观事实。 其次,总结全省县域城镇规模结构的演变,划分出密集化向均衡化再向等级化的阶段变迁,并结合具体案例归纳县域城镇空间分布的四种主要模式:向心集中型、双中心分布型、多核心分布型和城市辐射型。 然后,从政府、企业、农民的角度,探讨影响县域城镇规模变动的制度、产业和劳动力环境,进一步分析个案城镇规模变动的特殊机制:外资带动型、资源开发型、依托中心城市型和市场拉动型。 最后,以全省222个重点中心镇为研究对象,对县域城镇的现代化水平进行定量化评估,指出县域城镇规模变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人口吸纳力不足、人均用地严重超标、城建资金匮乏、基础设施滞后等,并提出了进行制度创新、增强城镇集聚能力等对策和建议。
朱彬[2]2015年在《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城乡聚落空间是县域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城乡聚落空间的变动能够映射出城乡社会的发展变化历程。城乡聚落空间成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县域城乡聚落空间的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越来越显着。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是地域空间受城镇化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探索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特征,由表象到内在、由简单到复杂构建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分析框架,探究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规律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期弥补现有城市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不足,为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论文在系统梳理城乡聚落空间的理论支撑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开展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研究内容以“格局一分异一机制一优化”为主线,结合县域尺度的实证分析,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中观,揭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提出城乡聚落空间优化的路径。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的背景、意义,界定研究对象,梳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与框架。第二章为国内外城乡聚落空间的相关研究进展。从研究的历史阶段和研究的内容体系两个视角对国内外城镇空间和乡村聚落空间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与展望。第叁章为城乡聚落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从城乡空间结构、城乡空间组织和城乡空间关系叁方面构筑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为研究区域及技术路线。主要介绍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具体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五章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从空间集聚特征、空间分布密度和空间分布形态叁方面分析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将城乡聚落划分为四种空间分布类型。第六章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从规模和形态两方面探索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规律,综合考虑空间分布、规模和形态叁方面指标将县域城乡聚落划分为五种类型。第七章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在对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驱动力因子,揭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第八章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优化调控。从城乡聚落空间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城乡聚落空间优化的原则,构建城乡聚落空间优化的目标,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第九章为结论与展望。主要对以上研究进行结论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研究,本文得到的结论为:(1)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布格局在空间分布集聚程度、空间分布密度和空间分布形态叁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县域城镇聚落空间分布呈现从南向北集聚程度上升的特征,聚落密度呈现东南部五个高值中心和北部低值连片格局,空间分布形态呈现苏南地区分布均衡和苏北地区集聚分布并存的特征,城镇聚落空间关联程度呈现从南向北递减的梯度特征。县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向西集聚程度上升的特征,聚落密度呈现东部两个高值中心和西部低值连片格局。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集聚程度上升的特征,聚落密度呈现东部高值连片和西北部低值连片格局,空间分布形态呈现环太湖地区均衡分布与沿海地区集聚分布并存的特征,城乡聚落空间关联程度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梯度特征。基于空间分布格局将县域城乡聚落划分为四种类型:以张家港、昆山、常熟为代表的高密度均衡发展型;以如皋、泰兴、扬中为代表的中密度多核心分布型;以海门、姜堰、新沂、建湖等为代表的中密度首位城镇发展型;以沭阳等为代表的向心集中型首位城镇发展型。(2)县域城乡聚落空间分异在规模和形态两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县域城镇聚落规模分布呈现南部高值集聚和北部低值连片的分异格局,规模结构呈现叁大地区内部等级规模梯度变化特征,聚落形态呈现南-北和东南-西北方向阶梯状分布特征。县域乡村聚落规模分布呈现北部高值集聚和中南部低值连片的分异格局,规模结构呈现自东向西等级规模特征逐渐减弱的态势,聚落形态呈现东-西和东北-西南方向阶梯状分布特征。县域城乡聚落规模分布呈现南北高值集聚和中部低值连片的分异格局,规模结构呈现自北向南和自西向东等级规模特征逐渐增强的态势,聚落形态呈现东-西和东南-西北方向阶梯状分布特征。(3)综合城乡聚落空间分布、规模和形态叁方面内容将县域城乡聚落划分为五种类型:高密度大规模城乡一体化发展型、中密度中规模较高水平城乡均衡发展型、高密度小规模首位城镇空间均衡发展型、低密度中规模首位城镇空间非均衡发展型、低密度小规模较低水平城乡均衡发展型。(4)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组成的,包括自然条件的基础性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核心驱动、交通发展的支撑和政府的规划调控。综合作用力导致城乡聚落空间分异的形成,不同阶段外部条件所起的作用迥异。(5)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存在规模结构不平衡、空间布局不均衡、交通网络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基于系统性原则、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相统一原则和城乡一体化原则等空间优化原则,制定从城乡整体规划入手,重构城乡聚落体系;遵循城乡共建共享,构建聚落体系空间交通网络;实现城乡要素的统筹发展等空间优化的目标,提出合理有序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加强城乡聚落发展的空间分类指导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等空间优化的路径。
孙德中[3]2015年在《“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四化同步”相关文献梳理、数据搜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依托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利用实证计量手段,明晰研究视野、确定理论依据、综合比较分析测度方法、深入剖析研究案例、尝试提出问题解决策略。据此,梳理“四化同步”研究的国内外历史现状;厘清“四化同步”的内涵意义和基本特征;全面综合分析“四化同步”的理论本质和机理基础;综合筛选“四化同步”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比较分析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深入研究分析案例;结合测度评价结论,尝试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的研究结论认为:一是“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基础着力点在于逐步化解区域和城乡发展水平的区域空间差距。二是对“四化同步”的问题区域,应针对性地构筑差异性区域政策体系,促进综合性、整合性的空间区域政策创新转型,优化结构性政策体系。叁是应充分利用影响“四化同步”的主要因素的作用机理,有目的、有方向地控制“四化同步”的演进方向及结构构建。四是推进“四化同步”应依托工业化构建产业基础,打造就业吸纳平台和创造收入机遇;高度关注信息化的融合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继续加大对“叁农”的财政扶持与金融引导力度,促进社会资本向“叁农”领域转移,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构筑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环境,配合人口转移和要素集聚;构筑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宽松体制与政策环境;继续深化户籍制度区域差异性改革;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全面阐释了互动机制的理论基础。系统、全面、综合地梳理分析了“四化同步”的互动机制理论,构建了针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深度诠释“四化同步”中各个“单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努力阐释“四化同步”的系统论、协同论、产业链、地理学、互联网+等理论支撑基础;系统深入地梳理分析了“四化同步”四个层面中,相互排列组合、互动发生作用的6对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基本关系特征;提出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机制导向。二是综合提炼了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全面、系统、合理地遴选分析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四化同步”的测度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理论遴选;采用模糊隶属度、相关度分析等方法,分别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隶属关系和相对关系,为合理精简繁杂指标,科学优化指标结构奠定了基础。叁是比较梳理综合了指标数据预处理。综合分析了指标数据预处理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思想和方法;综述了指标数据的权重赋值思想和方法;综合分析了指标数据权数地位确定的熵值法、标准离差法、CRITIC法等的数理原理方法,以及主观赋权法,使得分析研究可从总体上全面把握“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数据处理思路和方法。四是比较分析了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性。比较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法)、熵值法等四大类测度评价综合发展水平的数理方法原理和适用性之优劣,提升了研究的视野和对问题把握的能力。五是比较分析了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性。较为系统地比较分析了耦合法和协调法、灰色关联度法、单位根--格兰杰法等叁大类测度评价互动关系水平的数理方法原理和适用性之优劣,使得研究能从总体上全局把握“四化同步”互动发展关系测度评价的实质所在和切入点。六是详细构建分析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河南案例。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理论研究文献的综合梳理、理论基础的构建、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比较分析、指标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测度评价主要方法的比较分析选择等等研究结果,具体运用于河南案例的测度与评价实践,并将测度结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事实相对照,以验证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指标数据处理、测度评价主要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性,以增加“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研究的信服度。七是尝试提出了“四化同步”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利用河南案例测度评价的相关结果,结合“四化同步”的发展实际及未来趋势,尝试提出了政策建议,构建了从“四化同步”的理论阐释,到“四化同步”的实证计量,再到“四化同步”发展实际验证的研究逻辑框架和研究过程。本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与科学性改进、评价方法的多元选用比较、数据实证的横纵综合分析完善等方面仍存在遗憾不足和改进空间。
叶青清[4]2015年在《江汉平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的实质是一种生产要素流动,是由人口、土地和资金的有序流动产生。城镇的形成以及在空间上的地理分布往往是由人口、土地和资金叁大城镇化驱动因素的流动和流转能力所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加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叁大因素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城镇化的发展和演变不断加速变化。统计数据显示:1978-2010年全国城镇人口总量由1.73亿增加到6.66亿,年均增长0.15亿;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49.70%,年均增长0.99%;城市个数由190个增加到657个,年均增加15个,建制镇的数量增速较快,1978年建制镇数量为2000多个,到2010年增加到1.94万个,年均增加539个。城镇化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民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但是,城镇化发展自身受其体制约束与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城乡间差距进一步扩大,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失速所带来的弊端也在日益凸显,城乡二元矛盾加剧,耕地面积减少,城镇质量下降,粮食生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此现势条件下,如何协调城乡关系,确保耕地资源保护与城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择江汉平原作为研究对象,江汉平原是湖北省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富活力的区域,也是大武汉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腹地,其30多年来的城镇化发展与全国的城镇化发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征。随着近年来江汉平原区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人口压力与日俱增,江汉平原内部各县市城市边界的扩大,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建成区面积逐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当前快速的城镇化发展状况已明显的改变了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状况,尤其是建设占用耕地资源情况突出,伴随而来的土地污染问题严重、人地矛盾不断尖锐等问题深刻的影响着区域的生态状况,使得耕地保护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在此现实背景下,深入探讨江汉平原近30年来城镇化发展进程与耕地资源的耦合关系,利用计算机分析与地理空间分析研究方法定量化的研究城镇化发展对江汉平原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系统分析其变化的驱动机理。以县域为单位,分别对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时空特征演变展开研究,构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重心模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度的协整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模型、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的“脱钩”理论构建协调度模型;采用空间分析方法以及空间统计学等空间特征研究手段,应用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多元回归、主成分分析、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城镇化与耕地资源时序动态演变特征与驱动力成因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借助ArcGIS、SPSS20等软件,对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时空演变、城镇化与耕地重心的演变路径、城乡地区人口与土地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与机理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其成因机制、协调关系及类型划分,构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模型进一步计算出江汉平原的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以县域为单位,将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分类,按照划分的城镇化发展类型提出差别化的国土政策建议,从而更好的解决现阶段城镇化高速发展与耕地资源过度消耗之间的矛盾;并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耕地资源切实保护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绪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从国内外有关城镇化的内涵研究,城镇化发展阶段特征与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城镇化与耕地资源保护协调度分析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着手展开研究综述。第二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研究理论基础。本章节对研究的理论基础做了系统阐述。第叁章为研究方案。本章节简述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并确立本次研究的技术路线;以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土地科学、地统计学等相关理论、方法为支撑,采用定量化的实证研究,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等现代计算手段,充分利用历史资料、统计年鉴、遥感影像等真实数据资源,从时间序列着手开展本项研究。同时,本章节介绍了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江汉平原1980-2010城镇化发展及驱动机制研究;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空间协调度分析;1995-2010江汉平原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空间耦合关系分析。最后,对本次研究的研究区范围界定与研究区概况进行了介绍。第四章为耕地资源与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时空演变分析。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了城镇化的内涵。第二部分,选取江汉平原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7个年度的截面数据分析研究区各县市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空间差异。第叁部分为县域土地城镇化时空演变分析,人均城镇化面积选取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这四年的截面数据,按照每五年一个时间节点进行研究。第四部分为江汉平原1980-2010年的耕地数量变化分析,研究耕地的现状与变化趋势。第五部分为江汉平原县域城镇化区域差异分析,利用变异系数法测算江汉平原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各县的城镇化率差异度。最后一部分为小结,总结本章研究内容并对江汉平原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率与耕地面积增长率的关系做进一步分析。第五章为耕地资源与城镇化协调时空变化研究。对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研究是基于耕地资源与城镇化重心演变路径分析,运用重心模型对江汉平原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总人口、人口城镇化、耕地资源进行重心位移变化分析,同时进行了重心位移路径的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化重心轨迹与人口重心的演变轨迹从方向上看呈基本一致的演变路径。城镇化重心的移动方向整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人口重心的移动方向则整体呈现由西向东,东进南移的变化态势。城镇化重心的移动方向整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而耕地重心的移动方向则整体呈现由东向西,西进南移的变化态势。在总体移动方向上,江汉平原耕地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与城镇化比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通过对江汉平原耕地资源与城镇化时序协调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脱钩理论及其相关模型研究江汉平原耕地资源与城镇化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空间耦合关系特征及农业劳动力人口与耕地面积的并依据空间耦合特征,然后将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迭加组合,得出1995-2010江汉平原城乡人口与城乡土地空间耦合类型,以县域为单位划分其耦合类型分区。以江汉平原县域为单位,可将城乡人口与城乡土地空间耦合类型划分为12种类型。第六章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因果关系检验。本章研究内容包括:江汉平原城镇化发展驱动机制分析,主要对城镇化发展进程与特征以及城镇化发展驱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对江汉平原1980-2010年耕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发展进行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表明: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城镇化率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城镇化率的提高是促进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Granger原因,而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变化不是城镇化率变化的Granger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的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存在长期协整,但短期内二者交互胁迫,城镇化发展对耕地集约利用率的传导作用将滞后3期,并且有逐步放大的态势;第七章为江汉平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差别化国土政策建议。本章首先归纳总结了近30年来江汉平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城镇化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为指导,全面把握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本文第四章、第五章的分析结论为基础,提出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江汉平原县域地区差别化国土政策建议,以期化解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为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的智力支持、政策参考与决策依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总结了文章的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并结合本文的不足之处做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展望。
王爽[5]2016年在《江苏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动力因素时空演变分析(2000-2011)》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重要作用。而县域城镇化除了上述作用,还有利于减轻人口涌向大城市带来的压力,同时帮助解决“叁农”问题,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异,。在回顾梳理江苏省城镇化阶段、发展历程和动力基础上,本文以江苏省49个县和县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到2011年为研究时段,从人口、经济、社会和地理学视角出发选定9项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和线性加权法对江苏省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分析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法分析县域城镇化发展背后驱动力的时空演变。(1)基于全面、完整和科学的原则选取综合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现城镇化在人口、经济、社会、土地方面的演进特征。县域作为小的区域单元,其综合城镇化水平能够更全面、更详细、更直观地反映城镇化基础单元发展质量。,本研究对于中小城镇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2)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和线性加权和法,综合度量江苏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结果表明:2000年到2011年,江苏县域城镇化水平波动上升,虽然苏南、苏北、苏中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但差异朝向缩小方向发展。(3)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江苏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空间异质性和集聚性显着,高水平集聚苏南,表现稳定;低水平区域分布西北和东部沿海,波动性较强。区域内部表现各异,苏南有明显的异质性和集聚性,太湖东岸成为优势区域中的优势区域;而苏北和苏中则没有明显的内部差异,存在普遍性和集体性的水平陷落,缺乏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镇。(4)地理加权回归法提供动力因子在不同空间单位的贡献系数。通过对系数的分析,行政因素是江苏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的主要的驱动力,12年间影响力度由强减弱,呈现下降趋势,但在城镇化发展仍为重要影响,在空间分布上由南向北逐渐加强;市场力演化规律则不大明显,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其表现也有所不同,但从长期来看市场作用在各地城镇化过程中有加强的趋势;同时与行政作用构成一种互补态势。内向力的贡献不断提升,是未来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外向经济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经历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并且减弱趋势明显。江苏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由单一因素趋向多元化和均衡化,极化倾向有所改善。(5)通过对江苏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和驱动力的分析,分别从整体层面和区域层面提出促进县域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建议,在整体层面上要尊重人的意愿,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经济为中心;其次发挥市场竞争作用,提升驱动力的品质;第叁,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社会保障、扶贫,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区域层面,分别针对叁大区域的发展情况,提出科技创新、鼓励创业和培育增长极,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等建议。
张海姣[6]2015年在《我国县级城镇发展的空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级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最稳定的单元,连接着城市和农村,是城乡关联度最大的居民点,是城乡一体化的主战场。“县域城镇化”是以县级城镇为主要载体、通过加速县域范围内农村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为城镇居民的一种城镇化发展范式。基于此,论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县级城镇对于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性是论文首先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为了得到这一答案,论文首先从理论分析和现实分析两个视角论证了县级城镇对于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性。理论分析主要从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相关性角度进行分析论证;现实分析主要展开了对我国现有城镇化发展路径的优劣比较分析。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状况,论文指出县级城镇对于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性,即县级城镇是我国城镇化重要的空间载体、是统筹城乡最好的节点、也是农民转移为城镇居民的最佳路径。在此基础上,论文将从时间、空间、功能叁个维度展开对县级城镇发展问题的研究。从时间角度分析我国县级城镇发展演进,分别采用纵向比较分析、类型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法研究我国县级城镇发展的历史过程、发展轨迹和发展现状。分析表明:县级城镇的稳定性是县域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县级城镇发展较为落后的局面需要县域城镇化推动县级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水平的提升。空间维度的研究是论文研究的重点。从空间维度,论文主要从我国城镇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县级城镇发展状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首先,从区域视角和城镇体系角度,运用ARCGIS等空间分析工具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城镇等级规模、县级城镇的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了空间可视化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特别是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在分析差异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城镇化路径,论文提出了“东小西大”的城镇化区域布局策略,以界定不同区域范围的县域城镇化道路。其次,从相邻城镇角度,论文选择浙江省作为典型代表省份进行了省域范围内县级城镇发展状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与空间相关性研究,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为县域城镇化如何推进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回归城镇个体,从功能角度研究县级城镇的发展问题。一方面,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县城公共服务水平、非农户口比重在推动县域城镇化进程中作用显着。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城镇化功能”的概念,并结合典型案例,从经济、户籍、公共服务叁个角度提出完善“城镇化功能”的建议和做法。
刘凌云[7]2015年在《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过程、机制与空间范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中西部城镇化相对滞后,县域经济及县域城镇化发展缓慢是其主因,在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背景下,县域城镇化特征及规律受到普遍关注。自组织理论是揭示城镇化演化、机制及空间组织的有效工具。首先,本文借助该理论建构城镇化“外部作用一边界作用—内部作用”的动态演化机制模型,据此考察湖北省县域城镇化的演化过程及动力机制。其次,用单一指标排序和复合指标聚类的方法对湖北省县域城镇化做横向比较与分类。最后,选取典型案例,运用数据统计归纳和空间分形分析的方法对每类县域的自组织表现特征、空间结构作深入剖析和探究,在趋势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空间范型。研究发现:(1)建国以来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演化过程经历了“萎缩徘徊—补偿增长—差异演化—深度分化”四个发展阶段,其演变过程逐渐走向开放、竞争、分化、重组。(2)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动力机制整体表现为:外部作用弱,边界作用抑制、内部作用极化。(3)湖北县域城镇化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地理条件和交通区位的影响,大致可分成叁种典型:大城市城郊型县域、平原农业地区县域以及山区欠发达县域。(4)大城市城郊型县域是一种大城市功能外溢下快速增长的城镇化模式,其空间组织呈现出自极化组织结构(U型)特征,并有逐渐向自均衡组织结构(M型)转变的趋势,其空间范型为:综合新城(组群)引领,空间“近-中-远”板块分化,交通双心放射加环路,多元自均衡发展。(5)平原农业地区县域是一种区域交通引领下较快增长的城镇化模式,其空间组织呈现出自极化组织结构(U型)的雏形特征,并逐渐趋于完整、完善,其空间范型为:中心、副中心城市引领、空间“城-乡”板块分化,交通中心放射加主轴带动,一元多层次自极化发展。(6)山区欠发达县域是一种多力均弱作用下缓慢增长的城镇化模式,其空间组织呈现出自分化组织结构(S型)特征,并且有向自极化组织结构(U型)转变的趋势,其空间范型为:中心城区、中心镇引领、空间“中心一沟域”板块分化、交通由中心向沟域枝状、掌状延生,一元自极化发展。通过以上研究,揭示了湖北县域城镇化共性特征和叁类典型县域差异,为差异化县域城镇化空间组织及推进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对城镇化自组织规律的研究丰富、完善了城镇化演变过程、动力机制和空间组织的理论认知。
张春花[8]2004年在《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及其重构》文中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未能步入城乡协调、一体、均衡的发展道路,乡村在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统筹城乡发展势在必行。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概述县域城乡空间组织的演变过程及现状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化研究,划分类型,分析差异及原因,提出重构措施。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的演变经历了城镇密集化、均衡化以及等级化阶段。目前,全省城乡空间组织的现状特点:城乡相互作用日益增强,县城镇超前发展,城乡空间组织区域分化明显。 第二,基础设施、经济、制度、资源配置是影响县域城乡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其中,基础设施是县域城乡空间组织的基础条件;经济因素是县域城乡空间组织的动力所在;制度、资源则为其提供保障。 第叁,全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度空间分布极不平衡。从全局看,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格局。从局部看,沿江县市自沿海向内陆呈圈层递减的特征;县域城乡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联系的区域分异表现出不一致性;县域城镇化水平与城乡空间组织度排序并不吻合。 第四,为优化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提出如下重构措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沟通城乡关联渠道;优化城乡聚落空间组织;进行企业空间整合,优化产业结构;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
王亚华[9]2013年在《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作为人口、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并发挥着载体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推进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累积的人地矛盾日益凸显,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呈现不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并以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土地城市化明显超前于人口城市化,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大量外流、虚假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两栖人口"双重占地等现象最为明显。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如何认识其演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现实课题,也是迫切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探讨的科学问题。根据系统科学理论,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相互耦合的演化过程,既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又具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因此,有必要借助地理学综合集成的思想,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解析与综合、表象与机理等多重视角,对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时空格局、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不仅在探索人口-土地城市化一般过程和耦合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人口城市化进程调控、遏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协调区域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社会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土地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基于"格局—过程—机理—调控"的研究路线,整合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城乡发展及经济社会等多源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形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重点对1991-2010年期间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格局、耦合过程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章:第一章:绪论。论述了开展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研究的背景,界定了研究对象,梳理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目标,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还对研究数据及其来源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主要涉及人口城市化相关研究、土地城市化相关研究、人口-土地城市化关系研究、耦合理论和模型在城市化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第叁章: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格局。以城市统计年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城乡建设统计年报等为支撑,采用GIS空间分析、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的空间格局及其特征。全省人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城镇体系结构的变动,居住与工业用地推动了土地城市化的快速增长,人口-土地城市化空间格局分异明显,苏南地区呈多中心网络结构的城市群发展、苏中地区逐渐形成沿江沿高速的轴线发展、苏北主要表现为单中心极化发展。第四章: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在分析人口-土地城市化过程表现为Logistic曲线形式的基础上,借助人口-土地城市化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了阶段划分。研究运用异速生长模型,对不同阶段的人口-土地城市化异速生长系数进行了评价,进而形成异速生长系数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上的连续变化曲线,得到人口-土地城市化的一般过程。通过研究不同省辖市市区、县域的人口-土地城市化增长指数、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的变化特征,将其划分为中心型、集聚型、均衡型和过渡型4大类型。结合人口-土地城市化的一般过程和耦合类型,研究对市区、县域所处的耦合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第五章: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机理。首先基于AR模型对人口-土地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量化评价,并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和背景,集聚、转移和滞后效应方面对作用关系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解析。其次,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耦合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将其归纳为社会力、市场力和政府力。最后,选取典型地区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过程进行剖析,总结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耦合发展模式与机制,从而揭示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在机理。第六章:调控策略。针对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模式差异,从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区域统筹协调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针对不同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模式提出分类指导的具体调控措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跳出了人地快慢关系的感性认知,从综合集成的视角,对人口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二是深入研究了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过程与机理,揭示了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一般过程,总结了基于社会力、市场力、政府力叁大驱动因素的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动力机制模型。
王冉[10]2005年在《江苏省城市化战略转型的理性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回顾2000年江苏省“城市化战略”提出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化战略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效与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城市化发展所处宏观环境的变化指出城市化战略转型的迫切性,依据国内外经验指出江苏城市化发展转型的内涵与方向,最后在分析江苏城市现代化和县域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首先分析了江苏省实施城市化战略以来取得的成效,并指出重视量的扩张,忽视质的内涵,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兼顾不够,城市发展投入产出效益不高以及城市化相关政策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等客观现实,得出城市化发展将进入转型阶段的论断。 其次,总结江苏城市化面临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了城市化转型面临的新形势,指出“打造城市化的江苏”应是江苏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并根据城市化的内涵提出江苏城市化转型的方向是:“城市现代化、县域城市化,打造城市化的江苏”。 再次,分别以城市和县域(农村)为研究单元,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了城市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相应提出城市化转型的方向与策略。 最后,根据城市化战略的目标,分析经济社会转型及相应采取的措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努力营建市民社会和流动社会,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保障城市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县域城镇规模变动及机理研究[D]. 高珊.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2].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朱彬.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3]. “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D]. 孙德中. 河南农业大学. 2015
[4]. 江汉平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D]. 叶青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 江苏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动力因素时空演变分析(2000-2011)[D]. 王爽.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6]. 我国县级城镇发展的空间问题研究[D]. 张海姣. 中国农业大学. 2015
[7]. 湖北省县域城镇化自组织过程、机制与空间范型[D]. 刘凌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8]. 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及其重构[D]. 张春花.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9].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及其机理研究[D]. 王亚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10]. 江苏省城市化战略转型的理性思考[D]. 王冉.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江汉平原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四化同步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