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发
(浙江省海宁市中心医院<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 嘉兴 314408)
【摘要】 目的:对比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有效完成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X线片复查结果发现患者骨折复位情况理想,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治疗的骨折复位效果更佳显著,然而并发症发生率却更高,临床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对治疗方式进行选择。
【关键词】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119-02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骨折类型,中老年人群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发病人群。临床中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是最常用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在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时,临床中却需要给予手术治疗[1]。本研究主要对比了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全部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60.4±5.3)岁;AO分型为:A型、B型、C型各11例、17例、12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61.1±6.4)岁;AO分型为:A型、B型、C型各13例、18例、9例。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闭合手法复位塑性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复位前,应结合患者的腕关节和检测前臂形态,来对可塑性夹板进行初步塑性,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者局部麻醉,然后进行闭合复位;结合骨折移位情况来对腕关节的固定位置进行确定,复位时应对患肢进行有效的对抗牵引,以此来进行重叠纠正,之后在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通过3根固定带和4个可塑性小夹板来进行固定。复位后应定期进行复查,并对夹板松紧度进行合理调整,对患者进行指导和鼓励,让其进行手指的抓握功能锻炼。
实验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采用臂丛麻醉,并选择仰卧位,临床操作应在电动气压止血带止血的情况下完成,患者的患肢旋后外展位,将桡骨远端掌侧Henry作为入路,从桡侧腕屈肌腱桡侧进入,将开关囊切开,让关节面和桡骨远端得以有效暴露,直视下对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对压缩、塌陷的骨块进行清理,让关节面保持平整,如果存在严重的骨缺失,不能有效支撑塌陷的关节面,则应进行植骨,骨折复位理想后,应结合骨折块来选择“T”型锁定钢板,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并对关节囊进行有效修复。术后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进行相关关节的功能锻炼。
1.3 临床疗效的判断标准
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的腕关节功能,正常握力,活动不受限制,腕屈伸度丧失不超过15°则为优;治疗后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握力基本恢复正常,偶尔存在疼痛感,在剧烈活动的情况下受到限制,腕屈伸度丧失为15°~30°则为良;治疗后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和握力减弱,影响日常工作,腕屈伸度丧失为30°~50°则为可;治疗后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握力减弱显著,影响日常生活,疼痛感持续,腕屈伸度丧失超过50°则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全部患者均有效完成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X线片复查结果发现患者骨折复位情况理想,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1。
表1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对照组患者中,分别有2例患者发生肌腱炎和腕关节功能受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40);实验组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切口肿胀,2例患者出现骨折块显著移位,2例患者出现针道周围红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8/20);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P<0.05)。
3.讨论
临床治疗桡骨远端断骨折的主要原则为让患者的桡骨高度得以恢复,让掌倾角与尺偏角得以复原[2]。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是过往常用的方式,该治疗方法会影响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对关节功能恢复造成影响。手术治疗的复位效果比较理想,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恢复患者的桡骨高度、尺偏角以及掌倾角,具有比较理想的固定效果,患者能及时开展功能锻炼,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但是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大,而且手术治疗的费用也更加昂贵[3]。
对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却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治疗的骨折复位效果更佳显著,然而并发症发生率却更高,临床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对治疗方式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吕扬,周方,张志山,田耘,姬洪权.老年患者简单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5: 1705-1707.
[2]蔡伟雄,李昊为,李小敏.探讨有手术适应证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7:68-70.
[3]姜新华,于国平,董卫星,彭积秋,庞浩,肖慧伦,吕安明,徐勃.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对比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5,04:321-323+328.
论文作者:李启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患者论文; 桡骨论文; 实验组论文; 远端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论文;